西部证券拟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 千亿资产整合面临股权冻结难题

2024年06月21日20:50:10 财经 3971

券商行业并购整合仍在继续。

6月21日,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西部证券”)宣布,公司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融证券”)控股权事项。随后,券商股震荡拉升,西部证券涨超7%,湘财股份、国盛金控、首创证券、太平洋等跟涨。截至6月21日收盘,西部证券报收6.77元/股,涨4.80%,总市值302.59亿元。

贝壳财经就上述收购事项联系西部证券,对方表示:“相关工作仍处于筹划阶段,后续如有进展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具体价格比例以最终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为准。”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券商宣布并购整合。5月14日,国联证券宣布拟募资20亿收购民生证券100%股权;5月8日-5月10日,浙商证券三天内连发两则计划参与国都证券股份竞拍的公告。

标的券商去年扭亏为盈,“西部+国融”总资产或超千亿

6月21日,西部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基于自身发展需要,正在筹划以支付现金方式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事项,具体收购股份比例以最终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为准。

西部证券表示,上述事项不构成公司关联交易及重大资产重组,亦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次交易尚处于筹划阶段,交易方案仍需进一步论证和协商,交易存在不确定性。公司将根据相关事项的进展情况,履行相应的决策程序和信息披露义务。

2018-2021年,西部证券业绩稳步提升,营收从22.37亿元提升至67.51亿元,归属净利润从2.004亿元提升至14.10亿元。近两年,西部证券业绩有所波动,2022年营收、归属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21.37%、69.47%至53.08亿元、4.305亿元,2023年又有所恢复。

西部证券拟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 千亿资产整合面临股权冻结难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东方财富网截图

2023年年报显示,西部证券实现营收68.94亿元,同比增长近三成;归属净利润11.66亿元,同比增长170.76%。其中,营收占比最高的自营投资板块2023年收入大涨173.71%。

“自营业务继续发挥公司利润稳定器作用。”西部证券称,2023年,公司自营投资板块实现利润总额16.44亿元,同比增长192.00%。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数据显示,公司证券投资收益在全行业排名第12位、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排名第26位。

反观收购标的,国融证券在2022年出现亏损。年报显示,国融证券2022年实现合并营收6.98亿元,同比下降51.63%,合并净亏损2.57亿元。不过,2023年国融证券实现合并营收9.67亿元,同比增长38.42%;合并净利润4185.34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其中,国融证券2023年债券承销业务收入创历史上第二高业绩,全年主承销各类债券63只,承销规模184.84亿元,同比增长25.17%。从员工人数来看,截至2023年,国融共有1377名员工,经纪业务系统员工830人,占比超6成,投资银行业务279人,占比20.26%。

券业资深人士王剑辉对贝壳财经记者指出,国融证券属于小型券商,但是其经纪业务收入占比较高,营销能力相对较好,此外,国融证券在投行、债券承销方面表现较好。西部证券收购国融证券,两者各业务条线互补空间比较大。

从资产端来看,截至2023年末,西部证券资产总计962.21亿元,国融证券资产总计176.75亿元,若并购整合完成,“西部+国融”总资产或超千亿元。

收购面临股权冻结难题,券商行业并购按下“加速键”

“证券行业同质化竞争依然明显,业务集中度不断提升,中小券商弯道超车的压力和难度不断加大,证券公司开展横向整合并购已成为打造强大金融机构的战略趋势。”西部证券在2023年年报中称。

西部证券虽有收购意图,但国融证券却有问题难解。工商资料显示,国融证券股东北京长安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安投资”)已被列为被执行人。企查查显示,其所持有的国融证券部分股权被冻结。

西部证券拟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 千亿资产整合面临股权冻结难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截图

西部证券拟收购国融证券控股权 千亿资产整合面临股权冻结难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企查查截图

国融证券的股权问题要追溯到八年前的ipo融资对赌旧案。

2016年,原日信证券增资扩股、完成改制并更名为“国融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普润星融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等5家公司以4.98元/股的价格从侯守法旗下的长安投资手中受让了3.26亿股国融证券股份。控股股东长安投资承诺如果国融证券五年内未上市,则回购股份。

在此期间,国融证券未能成功上市,触发长安投资回购义务。此后,多位中小股东一同将长安投资推上被告席,长安投资面临巨大的资金周转压力。2021年4月,青岛国资旗下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曾与长安投资集团达成意向,以68.42亿元总价对国融证券控制权发起收购,但最终未能完成。

王剑辉指出,国融证券近年来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西部证券业绩也呈现波动态势,这次收购会给西部证券带来一些挑战。但若顺利并购整合,双方“1+1>2”的优势将会在中长期经营过程中得到体现。

今年以来,券商行业并购整合按下“加速键”。5月14日,国联证券宣布拟募资20亿收购民生证券100%股权;5月8日-5月10日,浙商证券三天内连发两则计划参与国都证券股份竞拍的公告。

6月19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支持上市公司运用各种资本市场工具增强核心竞争力,特别是要发挥好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主渠道作用,助力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横向、纵向整合协同。

早在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新“国九条”并明确提出,支持头部机构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竞争力,鼓励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

华龙证券分析师杨晓天认为,券商行业并购重组仍然是2024年投资主线,头部券商通过并购重组、组织创新等方式做优做强,中小券商差异化发展、特色化经营的行业特征得到进一步验证,券商板块并购重组将持续发酵,行业将持续受到并购重组事件催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徐雨婷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卢茜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2024年养老金即将迎来调整,哪些人会多涨钱?看看有你吗 - 天天要闻

2024年养老金即将迎来调整,哪些人会多涨钱?看看有你吗

2024年养老金即将迎来调整,哪些人能多涨钱看看有你吗?2024年养老金即将迎来调整,哪些人可以多涨钱?来看看有没有你。每一年养老金的调整都知道是根据三结合的原则,这里面包括了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
FF宣布重获纳斯达克上市合规的计划,并承诺按时提交财报 - 天天要闻

FF宣布重获纳斯达克上市合规的计划,并承诺按时提交财报

消息显示,Faraday Future宣布公司重获纳斯达克上市资格的计划,董事会已批准了一系列提案,包括实施公司普通股反向股票分割、增加授权股份为战略融资扫清障碍。FF表示,公司为重获纳斯达克上市合规要求,已向纳斯达克听证小组提出听证请求,
坚定国际化,明星企业Shein何错之有? - 天天要闻

坚定国际化,明星企业Shein何错之有?

/量子连线-带你进入商业与科技的前沿认知/出海,已经是中国商业的大势所趋。最近我接触的企业不是已经出海,就是创始人正紧锣密鼓的带着团队在参加各种出海学习营,摩拳擦掌。特别是几位消费领域创始人,他们表示在国内疯狂内卷的当下,出海不但竞争少,而
百邦科技诡异暴跌!荐股截图引“杀猪盘”质疑,公司:基本面稳定,不清楚原因 - 天天要闻

百邦科技诡异暴跌!荐股截图引“杀猪盘”质疑,公司:基本面稳定,不清楚原因

社交媒体上的荐股截图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陈锋 北京报道6月27日10:58分左右,百邦科技(300736.SZ)股价直线跳水后封板跌停,引发市场关注。部分投资者在股票拉高阶段买入后遭受损失。此后,有股民在社交网络晒出了一些截图,引发“杀猪盘”质疑。相关截图内容显示,有多个股票群内“老师”在百邦科技股价...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再破7.3关口,“7.3底部区间”还有效吗?业内:可以密切关注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动 - 天天要闻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日内再破7.3关口,“7.3底部区间”还有效吗?业内:可以密切关注人民币中间价的变动

每经记者:赵景致    每经编辑:马子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3关口,“7.3底部区间”还有效吗?在昨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跌破7.3关口,创年内新低后,今日盘中再次突破了这个关键点位。从走势来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本月初开始走弱。截至6月27日19时,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报价为7.299,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价为7....
货基收益率跌破1.5%,能否稳住? - 天天要闻

货基收益率跌破1.5%,能否稳住?

今年以来,随着无风险资产收益率的持续走低,“余额宝”“现金宝”等货币型基金的收益率有所下行。截至6月26日,证监会确认的13只重要货币市场基金的7日年化回报平均收益率为1.5275%,已逼近1.5%关口,个别货币基金跌破1.5%。
泰隆银行在沪网点首设贵金属服务专区 - 天天要闻

泰隆银行在沪网点首设贵金属服务专区

图说:泰隆银行在上海的首个贵金属服务专区开门迎客 采访对象供图新民晚报讯(记者 杨硕)6月26日,泰隆银行在上海的首个贵金属服务专区在其松江支行正式开门迎客。泰隆银行上海松江支行行长罗毅在开业致辞中表示,泰隆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拥有遍布多个省份的分支机构和员工,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
加密货币:金融领域的未来走向 - 天天要闻

加密货币:金融领域的未来走向

近些年来,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热烈的讨论。从科技爱好者到普罗大众,再至主流金融机构,均在深入探寻这种新型数字货币所蕴含的潜力以及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