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2024年05月17日15:35:20 财经 1326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

在逆全球化的趋势之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且又复杂的变化,中国企业发展海外投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提升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实力,挖掘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潜力成为在当前局势下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红塔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在《北大金融评论》发文分析当前中国海外投资的整体形势,并结合当前中国企业发展海外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就如何挖掘中国发展海外投资的潜力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9期。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现状及特征

第一,中国对外投资整体较为活跃。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1041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长5.7%,其中,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9169.9亿元人民币,增长16.7%。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240.9亿元人民币,增长28.4%,中国海外投资的实力凸显。

第二,中国对东盟的投资力度提升,对欧盟的投资力度有所改善。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存量情况来看,近些年中国对于亚洲尤其是对于东盟国家的投资明显提速,2022年中国对东盟投资的存量为1546.6亿美元,同比增长10.25%,增速位于我们所统计的几个区域之首。与此同时,对欧盟的投资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2022年中国对欧盟投资的存量为1011.9亿美元,同比增长5.52%,增速在我们统计的几个区域中排名第二位(见图1)。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

与此同时,还有几个数据值得关注,2022年底中国对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投资存量同比出现了负增长,分别下滑了7.43%和14.07%,而亚洲依旧是中国对外投资的重心,从流量来看2022年中国在亚洲的对外投资为1242.8亿美元,占当年所有对外投资的比重为76.19%。

第三,“一带一路”倡议硕果累累。“一带一路”倡议在与共建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繁荣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与发展。截至2022年12月,“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占比为17.9%,近年来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截至2023年11月,年内“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累计为1,478.80亿美元,自2015年以来排名第二位,仅次于2019年全年的新签合同额水平。(见图2、图3)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

第四,投资结构明显改善。2004—2022年,三大产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净额分别从2.89亿美元、26.82亿美元、25.27亿美元增长到5.10亿美元、491.5亿美元、1134.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3.21%、17.54%、23.53%。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

2004年,对外投资的主要流向为采矿业,规模达18亿美元。而到了2022年,对外投资的主要流向为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规模达434.80亿美元。根据《202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22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涵盖了国民经济的18个行业大类,其中流向租赁和商务服务、制造、金融、批发和零售、采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投资均超过百亿美元,分别为434.8亿美元、271.5亿美元、221.2亿美元、211.7亿美元、151亿美元、150.4亿美元。上述六领域合计投资1440.6亿美元,占当年流量的88.3%。

中国企业发展海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第一,政治风险。在海外投资的过程中,中国企业面临着来自目标国政治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例如政策调整、政治动荡、外交关系紧张等。这些政治风险可能导致投资项目受到政府干预、政策变化等影响,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

第二,经济风险。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还面临着来自宏观经济环境和微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与挑战。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汇率波动、通货膨胀经济衰退等风险,影响企业的投资回报率。同时,微观经济因素如市场竞争、消费者偏好、供应链问题等也可能对企业海外投资造成影响。

第三,社会责任风险。随着全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度不断提高,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中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包括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社区发展等方面。如果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出现了违反当地法律法规或社会伦理等行为,可能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引发公众对企业的负面评价和抵制,给企业带来不良后果。

第四,文化差异。不同的国家往往在法律、文化、制度、风俗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差异,如果不能实现跨文化的沟通交流,在投资活动和经营管理中就很容易出现误判,以及在风俗习惯、用工、社会保障、税收等方面面临各种问题,甚至产生纠纷和冲突,进而影响到项目的正常推进和企业的长远利益。

挖掘中国发展海外投资潜力的建议

第一,继续发挥“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拉动海外投资的积极作用。当前正值“一带一路”倡议的黄金机遇期和窗口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这为进一步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指明了方向。

更好地发挥“一带一路”倡议作用,一是可以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将清单调整公开化,简化行政审批流程,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赋予更大的主动权。二是将准入门槛前置,流程、准入标准公开化和透明化,让企业能够通过公开信息判断自身是否符合申报“一带一路”项目的标准,避免资源浪费。三是设置专门的部门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提供专项服务,统筹政策制定、指导监管、信息传递等职能。四是在劳工签证办理、专业设备输出、税务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为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提供便利。五是在一些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领域,给参与“一带一路”共建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适度降低参与门槛。六是创新参与机制,鼓励并加快通过国企带动民企合作等方式,组成联合体共同参与国际竞标,积极有序开拓国际市场。比如采取股权出让等方式,在政府出资或者国有企业投资的“一带一路”基建项目中,吸纳一定比例的民营资本参股,共同建设。或者可以由地方政府牵头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并且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进行“一带一路”项目投资

······

本文完整版刊登于《北大金融评论》第19期,

现在征订全年刊和三年刊,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即享超值优惠

快扫码订阅吧~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

本文编辑:杨静雯

相关阅读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

记得点+在看

李奇霖: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透视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等被出具警示函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等被出具警示函

5月9日,黑龙江证监局对黑龙江珍宝岛药业及控股股东黑龙江创达集团等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黑龙江证监局提出,2023年1月至9月,珍宝岛控股股东黑龙江创达集团有限公司因未按时偿还向哈尔滨湖时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双笙商贸有限公司、哈尔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