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3年期紧俏5年期难觅!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因为近年来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

2024年04月24日09:55:09 财经 1722

半岛全媒体记者 姚文嵩

近期,“银行停发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等话题频频登上热搜。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家银行手机银行上的大额存单栏已不见5年期产品,3年期也成稀缺产品。另外,大额存单利率接近定期存款利率。受访专家普遍认为,调整大额存单产品供应意在降低负债成本。在银行业净息差不断缩窄的情况下,银行需要采取多种方式降低负债成本,保持合理息差。记者还发现,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长期限大额存单“隐退”的背景下,四月发行的国债成为“抢手货”,上线瞬间被抢购一空。

市场现象:

多家银行难觅5年期大额存单

大额存单因其稳健和收益较定期存款高的特点,一直以来是银行吸储的“利器”,同时也颇受稳健投资者的青睐。然而,近期“银行停发3年期、5年期大额存单”等话题引市场关注。

近日,记者登录招商银行手机银行进入“大额存单”一栏看到,目前在售的大额存单产品只有1个月期、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2年期,对应的利率分别为1.65%、1.70%、1.90%、2.00%、2.15%,的确已看不见3年期、5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信息。然而记者却在“定期存款”中的“整存整取”一栏发现,该行依然有3年期、5年期产品,其中3年期年利率为1.95%、5年期年利率为2.00%,均低于2年期的年利率2.15%。

记者查询其他银行手机银行发现,中长期的产品同样难觅踪影。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显示,该行在售产品分别为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和3年期的大额存单,5年期大额存单没有在售;而中信银行手机银行上,只显示了3个月期、6个月期和1年期的大额存单,没有1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

国有大行方面,在工商银行手机银行,大额存单一栏里在售1个月至3年不等的大额存单产品,利率从1.5%至2.35%不等,各期限产品基本均有额度,除了2024年第二期3年期大额存单需要300万元起存外,其他产品均为20万元起存。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手机银行依然提供3年期大额存单,均为20万元起存,利率为2.35%,5年期大额存单同样缺席。

实地调查:

大额存单利率已无明显优势

记者走访了岛城的几家银行了解到,5年期大额存单的确难以寻觅,3年期及以下的存单依然存在,只是每家银行的购买难易程度不同。记者在走访中还发现,近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与定期存款的利率相近,已没有明显的优势。

“现在5年期的没有额度了,3年期的利率2.35%,还可以买。”市南区一家工商银行的理财经理告诉记者。而在市南区的另一家股份制银行的大厅里,记者看到该行的大额存单公示栏里公示了1个月期至3年期的产品,利率从1.5%到2.35%不等。

在香港西路上的一家股份制银行的理财经理同样表示没有5年期的大额存单,“3年期的需要预约,利率在2.55%~2.6%之间,得看情况而定。”她还表示目前大额存单比较“鸡肋”,除了能锁定收益外,基本没有什么优势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舍弃了大额存单转投能锁定长期收益的保险了,因为目前保险的优势更明显。”

正如上述理财经理所言,记者走访中发现,各家银行所公示的大额存单的利率与定期存款的利率非常接近,在上述香港西路上的股份制银行里,1年期的定期存款(1000元起投)利率为1.95%,1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为2%,相差仅0.05%。以20万元为例,一年下来,存大额存单只比定期存款多收益100元。

原因分析:

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是主因

大额存单是商业银行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的一种存款产品,起存门槛较高,一般为20万元或30万元起不等。尽管存期较长,但很多大额存单可以在到期前转让,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同时,大额存单安全性较高,作为商业银行的存款产品,其本金和利息的支付受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受到不少投资者青睐。

在多数市场人士看来,银行纷纷将中长期限的大额存单下架,主要因为近年来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特别是当前客户存款的意愿依然较强,虽然银行流动性相对充裕,但在资产端投放相对乏力的情况下,将成本较高的中长期定期存款或存单压降有利于管理净息差。

在多数银行的财报中也体现了这一点。具体来看,在2023年年报上,招商银行净息差为2.15%,比上年下降了25个基点。据2023年相关年报显示,6家国有大行的净息差均有所下降,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净息差也分别较上年下降了31个、31个、30个、16个、20个、19个基点。其中邮储银行的净息差继续保持在2.00%以上,其余五大行的净息差均不高于1.70%。

从行业情况来看,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为1.69%,首次低于1.70%,较2023年前三季度下降了0.0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大行的净息差降至1.62%。

而息差收窄,依然是银行高管们在业绩发布会上共同探讨的问题。例如,中国银行副行长张毅曾表示,展望2024年,净息差仍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在负债端,该行将持续推动负债成本下降,促进低成本结算类资金的占比不断上升。同时,对高成本的存款压降力度加大,包括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三年期以上的大额存单等。民生银行副行长兼董秘李彬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整体的存款成本相对较高,要努力拓宽低成本稳定资金来源。

在多数专家看来,今年对银行业而言,压降高息存款规模、继续降低存款利率仍将是“主旋律”。光大金融市场部宏观组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只要目前银行负债成本及净息差压力不减,银行仍有动力主动优化负债结构,部分高息存款产品发行将控制在较低水平。”

此外,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呈祥预计银行将主动调结构,缩短存款久期、压降高定价存款占比。“2023年以来,中小银行持续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同期限大额存单和定期存款的利差逐渐收窄,银行对高定价存款的偏好程度不断下降。”

相关新闻:

储蓄国债线上额度“秒光”

在银行存款利率下行、长期限大额存单“隐退”的情况下,国债产品再次成为投资理财的热门选项。根据财政部官网信息,4月10日至19日,2024年储蓄国债(电子式)第一期和第二期正式发行,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额合计450亿元。比去年10月发行的两期储蓄国债(电子式)最大发行总额380亿元,增加了70亿元。然而,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网友发帖表示“根本抢不到”,也有少部分网友吐槽,“能抢到国债真不容易”。

“还没到时间我就进入APP等着抢,开始一直进不去,等进去了却显示‘额度不足’了。”市南区的张女士向记者讲述了她在一国有银行抢购国债的经历。

“国债八点半开售,当天八点刚过,就有不少人来门口等着了,这期国债线上线下均有发售额度,有些有经验的客户就会选择来行里买,抢不到线上的还可以抢线下的。”市南区一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线下虽然没有线上这么快,但是依然很抢手,基本上半个小时就抢没了。

至于抢手的原因,张女士告诉记者,相较于定期存款,储蓄国债还具有投资门槛较低、按年或一次性付息、利息收入免征个人所得税等优势。“虽然利息不高,但最新一期发行的储蓄国债(电子式)利率水平目前较国有银行定期存款仍有一定优势,再就是一直买,已经成为习惯了。”她说。

“首先,国债的稳定性比较高,客户相对比较信任国债。其次,近期利率下调,与银行存款相比,国债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上述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近年来储蓄存款尤其是定期存款利率下行明显,储蓄国债能较好兼顾收益和流动性需求,导致部分投资者进行一定储蓄替代,进行多元化资产组合。此外,部分居民对未来存款利率下行仍有一定预期。”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储蓄国债按年付息,提前支取灵活,分段计息,避免普通存款提前支取面临的利息损失,储蓄国债还享受一定的税收优惠。

大额存单3年期紧俏5年期难觅!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因为近年来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2000+经销商撑起123亿收入,“速冻一哥”港股上市! - 天天要闻

2000+经销商撑起123亿收入,“速冻一哥”港股上市!

7月4日,速冻龙头安井食品(02648.HK )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而早在2017年,安井食品就已在上交所上市。此次顺利登陆港股,也意味着安井食品正式成为速冻食品行业里,首家“A+H”股双重上市的企业。安井食品的H股发行价为60港元/股,上市首日破发,截至7月4日收盘,安井食品的股价定格为57港元/股,市值超189亿港元。01.速...
中国大地保险被罚22万元 - 天天要闻

中国大地保险被罚22万元

【大河财立方消息】7月7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披露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国大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保险费回扣或者其他利益,被罚款22万元。
济宁银行四维服务体系护航外贸企业“扬帆出海” - 天天要闻

济宁银行四维服务体系护航外贸企业“扬帆出海”

“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启动以来,济宁银行以“千企万户大走访”为行动引擎,锚定科创、小微、产业链及外贸等市场主体,通过“专班对接+网格走访+定制服务”创新模式,构建全链条金融服务体系,为外贸企业在国际市场“破局突围”注入强劲动能。
鑫闻界|央行罚单“送”到海尔消金 - 天天要闻

鑫闻界|央行罚单“送”到海尔消金

这个7月,央行罚单“送”到海尔消费金融。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青岛市分行披露一则行政处罚决定信息,海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因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处罚款25万元。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6月,公示期限3年。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 天天要闻

高盛谈“反内卷”: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

“反内卷”正在进行时,钢铁、水泥业利润有望改善。据追风交易台消息,高盛7月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释放了重要政策信号,明确提出要发展“统一大市场”,并首次明确提及打击企业间“过度激烈竞争”导致的价格下跌问题。据澎湃近日报道,7月1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推进全国统...
AH股震荡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活跃,恒科指跌1%,阿里京东美团齐跌,国债上涨,商品下跌 - 天天要闻

AH股震荡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活跃,恒科指跌1%,阿里京东美团齐跌,国债上涨,商品下跌

7月7日周一,A股早盘低开,三大股指小幅下跌,创业板跌1%,稳定币概念再度活跃,多元金融、房地产等板块走强。港股同样低开,恒指、恒科指也下跌,京东、美团、阿里巴巴齐跌,茶饮股反弹。债市方面,国债期货上涨,商品方面,国内商品期货回落。核心市场走势:A股:截止发稿,沪指跌0.17%,深成指跌0.57%,创业板指跌1.00%...
中信证券:AI算力对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 头部公司业绩增长具持续性和确定性 - 天天要闻

中信证券:AI算力对高端PCB需求快速增长 头部公司业绩增长具持续性和确定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报称,AI算力对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长,在今年带来AI PCB明显供需缺口。随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续扩张,ASIC芯片的增长有望成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该行测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于80~103%区间,供需偏紧的状态有望持续。各家PCB厂商的增量产值释放情况将对其AI业务的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