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3日(记者张维纳 朱建华)“这次与知网的纠纷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4月12日下午,92岁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退休教授赵德馨谈起他的100多篇论文重新在知网上架时说。
一头银发,身上的红色毛衣让老人看起来很精神。赵德馨17岁上大学,20岁开始发表学术文章,退休后仍笔耕不辍,坚持在电脑上写作,新书《经济史学:历史与理论》出版于去年12月。长江日报记者在赵德馨家看到,客厅的茶几上摆放着一尺多高的各种资料。与记者交谈时,他的双手会不由自主地抖动。对状告知网维权的往事,老人记忆犹新。

4月12日,赵德馨教授在家中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记者苗剑 摄
4月12日上午,赵德馨收到一份快递,这是他与知网主办单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签订的《作品授权协议书》。赵德馨把自己100多篇论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免费、非独家授予知网。他可以通过实名制认领的方式,免费在知网下载个人文献。
记者看到,《作品授权协议书》上赵德馨的签字时间是今年3月11日,知网方面的签字时间是4月8日。
为何把100多篇论文免费授予知网?赵德馨解释,之前他通过打官司已获得赔偿。他回忆,2016年发现下载自己文章要向知网付费,他觉得不合理,就决定起诉知网。
起诉知网后,赵德馨的100多篇论文被知网下架。赵德馨诉知网案,经过取证、法院一审和二审,直到2021年,他全部胜诉获赔70多万元。
“长江日报带头报道后,知网工作人员曾三次登门,提出尽快恢复我的作品上架。”但赵德馨听取律师建议,希望等整个事件结束再上架,并签订协议。

赵德馨在阅读他去年12月出版的新书《经济史学:历史与理论》。记者苗剑 摄
近日,赵德馨向一家学术杂志投了一篇稿件,他收到的回复是:杂志社已同知网签订协议,支付给作者的稿费中已包含知网支付给作者的版权费用。赵德馨认为,这种模式下,作者不知道知网给了自己多少钱,杂志社也说不清楚其中有多少钱是知网给的。
赵德馨希望知网在制度上能进一步改进,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在他看来,现在是大数据时代,知网可与作者直接产生联系,这在技术上没有困难。
赵德馨诉知网案引发广泛关注后,知网出台一系列措施进行整改。“赵教授一人维权,全国知识分子受益。”过去几年,很多人向赵德馨表达敬意。
前不久,赵德馨前往一家医院看病时,医生看到他的名字后,向他确认“您就是向知网维权的赵教授吗?”这位年轻的医生向他表达了敬意和谢意:“因为您的维权,我们下载论文方便多了”。
点击图片阅读长江日报《九旬教授状告知网维权》连续报道↓

【编辑:姚昊】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59222222。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