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2024年03月16日10:25:20 财经 1789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收到消息,这两天,国债市场可以说是异常火爆,国家首批发行的300亿国债被一抢而空,而且是半个小时不到就卖完了,用疯抢来形容一点也不过分。

具体利率情况,3年期年利率2.38%;5年期年利率2.5%。与此前动不动就三四个点的利率相比,确实差了一些。问题是才两个多点的利率,为啥大家会疯抢呢?


讲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讲一讲当前的存款市场。数据显示,2020年到2024年2月,中国家庭的银行存款增加了约59万亿,相当于2009年—2019年的新增存款总量,其中超过80%的都是定期存款。

都知道,这些年市场大环境不好,银行都在下调存款利率,以中行为例,到目前为止,中国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为0.20%,定期存款三个月利率为1.15%,六个月利率为1.35%,一年利率为1.45%,两年利率为1.65%,三年利率为1.95%。

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国债利率虽然也降了,但是再怎么样也比当前存银行要好一些,获得的利息收益更高一些。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其实,这也应验了2019年原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某论坛上说过的那句话——“十年后,要买一款年收益3%的理财产品,会像车子摇号一样,完全凭运气了”

如今,离他说这话也就过去五年时间,但是在投资市场,能实现3%的稳定理财的产品其实大都已经消失了。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那么,为什么会消失?

一方面,基数越来越高,经济增长的难度加大,比如,过去增长10%的GDP,是6万亿,但现在要增长10%,那就需要12万亿,所以,只能增长5%。

另一方面,各国都在通过降低资金利率,以促进经济发展。让大家都去消费、投资,为GDP做贡献。我们这两年存款利率降到历史最低,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而且,随着刺激消费力度的不断加码,可以预见,“通胀潮”还是来了…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01.

物价上涨的信号

中央已明确

关于今年的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预期目标,中央已经明确,定在3%左右。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简短的两句话,释放的信号很确定。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1.明确要让物价上涨。

根据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物价环比1月份有1%的增幅,商品价格已有上涨的势头,但同比上涨才0.7%,与今年既定的3%增长目标,还有2.3%的差距,可以说,物价增长还有较大的空间,需要在剩下的10个月内完成。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2.如何完成?

货币支撑!道理很简单,在商品数量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增加货币供应,形成狼多肉少的趋势,才能推动物价上涨。

当然了,官方表达是比较含蓄的,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要求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一个是财政扩张,主要依靠发债。今年已知新增的规模:4.06万亿赤字规模+3.9万亿地方专项债+1万亿新增不列入赤字的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去年四季度发行的1万亿特别国债+5000亿以上的PSL,总共10.4万亿。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另一个就是新增货币供应M2,白话就是“印钞”。2024年1月货币供应量M2高达297.6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7%,如果全年按这个速度的话,那么今年全年增加的资金大概是35.8万亿。

比2022年和2023年平均每年26万亿的货币支持,2024年将高出一大截。毫无疑问,这为今年物价增长3%的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2.

手持三样东西

心里不慌

虽然社会流通货币瞬间快速增加,但并不意味着接下来,所有商品价格都会明显上涨,而且,即便有的价格东西涨了很多,但进入门槛高或者不具备准入条件。所以,对于大多数家庭而言,只能拥抱核心资产。比如以下这三样: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1.黄金。

黄金本身的稀缺性是不用质疑的。全世界每年可以生产的黄金只有3000吨。也正是因为稀少,所以在人们的眼中非常的珍贵,也不会因为人为因素而贬值。相比之下,纸币的价值则容易受到政策变动的影响而贬值。



第二,优质证券。

通胀后,由于社会资金量增多,而储蓄也不断从银行搬到股市,如此,股市上涨无疑。但是选择上不能盲目,一要确定行业,二要分析企业的长期现金流,三要看好管理。当然自身的投资专业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分析也很重要。

总之,选择长期收益稳定的企业,风险更低。

中央信号确定了!“通胀潮”还是来了 - 天天要闻


第三,优质房产。

目前,除了一线城市以外,其他绝大多数城市的房价确实出现下跌空间较大,包括空置率较高,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供过于求现象,但是对于部分一线城市来讲,尤其是城市核心区,具备地段优势的房子,依旧比较稀缺。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政策东风吹拂海洋经济 概念股批量涨停 - 天天要闻

政策东风吹拂海洋经济 概念股批量涨停

来源:证券时报 记者 陈见南7月2日,A股海洋经济板块大幅拉升,中证海洋经济指数盘中最高上涨2.81%,收盘上涨1.65%。海洋经济概念股掀起涨停潮,克莱特30%涨停,国联水产20%涨停,大连重工、獐子岛、亚星锚链、振华重工、巨力索具等10
我国创新药获批上市呈井喷效应 - 天天要闻

我国创新药获批上市呈井喷效应

2024年获批数量达48种,今年上半年已近40种我国创新药获批上市呈井喷效应2024年我国药企完成超90笔海外授权交易,总交易金额超500亿美元近年来,江苏省连云港市加快发展以医药行业为主的新质生产力,医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建立起强大的超过万人的研发团队,加速由技术输入变为技术输出,融入全球医药创新链。图为连云港高...
狂揽50亿订单,2300亿白酒巨头,挑战茅台! - 天天要闻

狂揽50亿订单,2300亿白酒巨头,挑战茅台!

周期下行,几乎所有酒企都在承担销售压力,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小酒企可能会被淘汰,头部酒企也受到影响,业绩增速放缓。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保持高成长难上加难。但山西汾酒2024年三季报中,却出现了三个超预期的数据。第一,成长速度超预期。
美债雪球滚至36万亿,全球央行深陷美元陷阱 - 天天要闻

美债雪球滚至36万亿,全球央行深陷美元陷阱

——美国国债总额高达36万亿,到2025年年底可能突破40万亿大关。若将这些债务分担到全球,平均每个人需要背负4500美元。这个庞大的债务雪球已经压得美国财政喘不过气,单每年的利息支付就要花费上10000亿,相当于美国年度的军费支出。
标普、纳指再创新高!特斯拉涨近5%,市值大增3400亿元!比特币涨近4%,油价大涨、工业金属普涨 - 天天要闻

标普、纳指再创新高!特斯拉涨近5%,市值大增3400亿元!比特币涨近4%,油价大涨、工业金属普涨

每经编辑:毕陆名美东时间周三(7月2日),美股三大指数涨跌互现,截至收盘,纳指涨0.94%,道指跌0.05%,标普500指数涨0.47%。科技股集体上涨,特斯拉涨近5%,甲骨文涨超5%,英伟达、苹果涨超2%。热门中概股涨跌互现,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涨0.06%。富时A50期指连续夜盘收涨0.13%,报13448点。周三纽约尾盘(周四北京时间...
丸美生物:创新驱动 向美妆科技企业战略转型 - 天天要闻

丸美生物:创新驱动 向美妆科技企业战略转型

来源:东方财富近期,丸美生物成功通过ISO56005《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二级认证。丸美生物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孙怀庆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公司将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引擎,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美妆科技企业。
能源早新闻丨中国与沙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 天天要闻

能源早新闻丨中国与沙特重大能源合作项目取得重要进展!

新闻聚焦◐外交部:希望各方能够相向而行,推动伊核问题重回政治解决的轨道。据央视新闻报道,7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在回答有关当前伊朗局势的问题时,毛宁表示,近期中东爆发了严重的冲突,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中方希望实现持续有效的停火,推动中东地区重回和平与稳定。关于伊朗核问题,这...
三名高管火速套现超千万!万辰集团股价闪崩9% - 天天要闻

三名高管火速套现超千万!万辰集团股价闪崩9%

7月2日,万辰集团(300972.SZ)(下称“万辰”)股价开盘后一路下行,盘中一度跌超11%,截至收盘跌幅收窄至9.73%,报168.67元/股;总市值304亿元,较上一日缩水约33亿元。这一股价异动,或与前一日披露的高管减持公告有关。7月1日晚,万辰发布公告,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王丽卿、董事兼副总经理李博、副总经理王松,以集中竞价...
再迎利好!万亿赛道大爆发 - 天天要闻

再迎利好!万亿赛道大爆发

【导读】利好政策密集出台,海洋经济概念股狂掀涨停潮中国基金报记者 牛思若海洋经济领域再迎重磅利好!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发展海洋经济。政策东风催热板块行情。7月2日,A股开盘后,海洋经济概念股狂掀涨停潮,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