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欧洲收购创12年来最低,德媒:变得不再重要

2024年02月28日22:35:12 财经 1806

中企欧洲收购创12年来最低,德媒:变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闻

中远收购德国汉堡港码头股份。

2.02 亿美元和100亿美元

根据报告,去年交易量进一步下降。投资和收购的价值从43亿美元下降到20亿美元。 然而,对于大多数收购,没有有关购买价格的信息。

在德国,中国投资者的收购和投资数量从26起小幅上升至28起。 然而,这远低于 2016 年创纪录的 68起。德国的投资额为2.02 亿美元,也处于 201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主要包括中远收购德国汉堡港码头股份等。不过,这个数字来没有把初创企业的收购包括在中国企业的风险投资中。而德国在中国投资却超过100亿美元。

中企欧洲收购创12年来最低,德媒:变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闻

电视一台报道

“中国企业在德国收购数量的小幅增长尚未扭转这一趋势。”安永西欧中国商业服务合伙人兼主管孙毅表示:“中国企业在欧洲收购方面仍持谨慎态度。”在工业和高科技领域,中国投资者更倾向于在德国投资。在欧洲高科技行业的 26 笔交易中,有 7 家受到影响的德国公司。安永表示,24 起收购工业公司的交易中有 8 起发生在德国。

中企欧洲收购创12年来最低,德媒:变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闻

去年收购创新低

美国仍是主要投资目标

安永的数据显示,中国在德国的投资总体上只占次要地位。 德国以28笔交易与日本西班牙并列第九。 美国以 225 笔交易位居榜首,其次是英国(113 笔)。 顺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2016年,中国仍然是德国第四大投资国。但从中国人的角度来看,德国是2023年欧洲的主要目的地。 2021年和2022年,欧洲交易量最多的是英国。

总体来说,欧盟国家受欢迎度越来越低。这与欧盟国家越来越差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有关。由于俄乌冲突、难民危机、高通胀等一系列危机的影响。与其他国家相比,欧洲公司的税收负担或能源成本较高,其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差。此外,破旧的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方面的缺陷、过多的官僚主义、教育系统的问题以及社会日益老龄化,都是大问题。

中企欧洲收购创12年来最低,德媒:变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闻

美国仍最受中企欢迎

外国投资的高门槛

这是该研究表明可以解释交易水平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潜在的中国投资者正在仔细研究某些收购候选人的选择是否会导致政府的抵制和公众辩论,”孙解释道。

现在,欧盟外国投资的障碍非常高,尤其是在关键领域,以至于在早期阶段就放弃了原本具有战略意义的收购。 德国联邦政府去年7月通过的“新中国战略”就是一个例子。新中国战略的后果是什么?该战略呼吁德国企业降低与中国开展业务的风险。 据称,中国越远离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规范和规则”,个别行业或公司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就越严重,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报告称,德国应该努力降低与中国经济关系的风险。

中企欧洲收购创12年来最低,德媒:变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闻

收购Kleo Connect公司被禁止

根据这一战略,德国联邦政府可以施加条件或禁止收购或参股国内公司。 据称,该测试标准可能损害德国或欧盟的公共秩序或安全,或损害德国的基本安全利益。 投资项目影响的行业对公共秩序或安全越重要,审查准入门槛越低。

截止去年9月,德国联邦经济审查了来自潜在外国买家的 40 项投资。其中,对中国投资者审查最多,达到12项。不过,对来自美国的潜在投资者的审查也达到10 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为5 项。与中国相关方正在进行的案件涉及机械工程(四起案件)、信息和通信技术和航空航天(各两起案件)以及卫生、金属和钢铁工业、媒体和能源领域。德国内阁去年禁止中国大股东上海航天通信卫星技术有限公司(SSST)收购德国卫星公司Kleo Connect GmbH。经济部长哈贝克部长还多次对中国投资者的企业投资表示担忧。

中企欧洲收购创12年来最低,德媒:变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闻

华为在德国的欧洲总部

收购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安永专家表示,通过并购活动进军欧洲,对中国企业目前来说已经不再重要。 孙说,中国企业在欧洲收购方面仍持谨慎态度。 这些公司专注于现有的投资组合并改善自身的业务状况。

“其中一部分还包括欧洲投资的分离,例如汽车行业的投资。” 尽管收购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但一些中国投资者正专注于“在欧洲建设大型工厂,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电池领域”。

中企欧洲收购创12年来最低,德媒:变得不再重要 - 天天要闻

欧洲处于持续危机之中

此外,中国专家表示,新冠疫情导致出入境和并购活动受到大规模限制。 但后来并没有出现预期的追赶效应,孙说。 原因是中国企业在许多欧洲国家有时会面临相当大的政治阻力。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许多中国企业现在加强自主研发,许多领域已经超越欧洲。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过去五年,中国在全球绿色技术领域的专利数量,已经从 11000 项增加到 37000项,遥遥领先其他国家。相比之下:德国在同一时期注册了近 10000 项此类专利。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数字龙华”向企业发出盛情邀请 - 天天要闻

打造全球投资首选地,“数字龙华”向企业发出盛情邀请

6月14日,“投资龙华 共赢未来”——上市企业走进深圳龙华专场活动暨2024年龙华招商大会正式开幕,活动邀请30余家上市企业走访辖区产业一线,促成龙华区与国内多家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筑了一场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高端对话,更是“数字龙华”向世界发出的最强音——这里,是全球投资的优选之地,是共创辉煌的...
金融监管总局公开第六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18家公司被点名 - 天天要闻

金融监管总局公开第六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18家公司被点名

极目新闻记者 李贤诚6月14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简称“金融监管总局”)公开第六批重大违法违规股东名单。此次名单共涉及18家股东,其违法违规行为主要包括:入股资金来源不符合监管规定;违规代持银行保险机构股权;隐瞒关联关系、一致行动关系;存在涉黑涉恶等犯罪行为。近年来,金融监管总局不断加强和改进银行保险...
油价“一夜大涨”!6月17日调价后92号汽油价格,蛋价、豆油如何 - 天天要闻

油价“一夜大涨”!6月17日调价后92号汽油价格,蛋价、豆油如何

豆油市场:本周,6月份USDA数据出炉,对于美豆旧数据进行了一定调整,同时,下调了巴西大豆产量预期100万吨至1.53亿吨,报告呈现中性偏空的局面!受此因素,美豆市场呈现震荡偏弱的走势,国内连粕价格随盘下行,现货豆粕以及豆油价格有一定下行的表现!其中,在豆油方面,截止本周四,国内主流沿海油厂,一级大豆油批发均价...
中银宏观:政府债发行节奏加速,助力社融增速回升 - 天天要闻

中银宏观:政府债发行节奏加速,助力社融增速回升

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0684亿元,同比多增5088亿元,略高于wind一致预期。5月社融存量同比增长8.4%,较上月上升0.1个百分点。5月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加速是拉动社融同比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表内融资受禁止手工补息、金融“挤水分”等
M2下滑、LPR降息与央行“不断警告债市风险”--理解当前的“货币逻辑” - 天天要闻

M2下滑、LPR降息与央行“不断警告债市风险”--理解当前的“货币逻辑”

本周发布的最新金融数据引发市场颇多关注,其中社融与M2双双下滑,叠加剪刀差加速走扩成重点。背后的原因究竟有哪些?社融数据发布后,有不少机构对此进行了深度剖析,在理解当前“货币逻辑”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思路。比如国泰君安在6月15日发布的研报中便提到了“如果短期内LPR不下调,那么破解这一循环的最好方式...
2024年1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7.8万对,全年数据或继续下降 - 天天要闻

2024年1季度结婚登记同比减少17.8万对,全年数据或继续下降

界面新闻记者 | 赵孟2024年6月14日,民政部发布2024年1季度民政统计数据显示,1季度全国结婚登记数为196.9万对,较之2023年同期的214.7万对,减少了17.8万对,降幅明显。与此同时,离婚登记也从去年同期的64.1万对降至57.3万对,减少6.8万对。在人口负增长、老龄化、少子化的背景下,结婚登记数的变化不时引发热议。长期追...
给小微企业的“及时雨”...... - 天天要闻

给小微企业的“及时雨”......

法治体检真是我们小微企业的及时雨。近日,沭阳县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来到某公司开展法治体检,针对公司各种合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同时,介绍小微企业生产销售的相关保障政策措施,以及向相关部门申请的渠道与方式等。沭阳县司法局、县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协会联合开展“法治护航同心暖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 天天要闻

50年石油美元协议到期 沙特:不再续约

沙特石油资源储备丰富,在中东地区扮演着重要角色。 人民日报供图  据《今日印度》周刊网站6月13日报道,据媒体报道,沙特阿拉伯决定不再与美国续签已有数十年历史的石油美元协议。该协议于今年6月9日到期。该协议最初签署于1974年6月8日,是美国全球经济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官员希望该协议能鼓励沙特生产更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