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通联手菜鸟放大招,设立17亿元物流基金,投资物流不动产

2024年02月05日18:55:14 财经 1953

2月2日,申通快递宣布,该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申彻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及公司下属子公司上海佰荔物流有限公司,与中诚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太平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人保资本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及关联方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杭州游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合作设立的嘉兴保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嘉兴保仓”)已于2024年2月1日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并取得了嘉兴市南湖区行政审批局颁发的《营业执照》。

申通快递方面此前表示,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合作设立基金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投资方向,在保证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有助于加快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公司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良性互动,优化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申通联手菜鸟放大招,设立17亿元物流基金,投资物流不动产 - 天天要闻

新华社照片

菜鸟担任运营管理人,其与关联方合计出资超八成

公告显示,嘉兴保仓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出资额为17亿元整,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杭州游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中诚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以私募基金从事股权投资、创业投资活动(须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完成登记备案后方可从事经营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据10月31日申通快递发布的公告,申通快递全资子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对嘉兴保仓的出资比例为17.64%,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菜鸟”)作为嘉兴保仓的有限合伙人,拟认缴2.74亿元,认缴比例16.12%;浙江菜鸟及其与太平资本、人保资本的关联计划的合计出资比例达到82.24%。值得一提的是,浙江菜鸟由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00%,与此同时,浙江菜鸟持有申通快递25%的股份,双方构成关联关系。

申通联手菜鸟放大招,设立17亿元物流基金,投资物流不动产 - 天天要闻

据此前披露的信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浙江菜鸟营业收入83.84亿元,净利润29.24亿元,资产总额约369.73亿元,净资产约124.44亿元。此外,浙江菜鸟也是杭州游鹭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控股股东,持股99.9%,后者实际控制人为阿里巴巴集团。

据介绍,该基金规模为17亿元,主要投资于菜鸟方及/或其指定关联人士当前持有且由包括但不限于申通方或其关联人士主要承租之位于中国的物流不动产的若干项目公司,即持有固安一期、郑州四期、济南二期及合肥经开物业的项目公司。南都记者注意到,其中前三个项目目前皆由申通快递有限公司租赁。

根据双方协议约定,自固安一期项目、郑州四期项目、济南二期项目三个项目投资中每一项目的项目投资交割届满3个周年之日起至市场化退出启动日,以及在市场化退出启动日和最终退出流程启动后的特定时间内,申通方或其指定的关联人士对固安一期项目、郑州四期项目、济南二期项目的三宗物业资产和持有该物业资产的项目公司的100%股权享有申通方优先收购权。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公告,申通快递股东浙江菜鸟作为嘉兴保仓的有限合伙人,还将担任项目公司及物业的运营管理人,为项目公司的日常运营和维护、招商租赁及物业管理等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并向项目公司收取运营管理费;除上述情况外,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他持股5%以上的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未参与投资基金份额认购,未在投资基金中任职。

快递行业专家赵小敏对南都记者谈道,鉴于申通的股权架构和现有的管理团队,自身没有相关的专业人才,所以这个事情相当于由菜鸟和保险公司来主导操作,搭建这样一个资本平台,由菜鸟方负责具体业务,整合资源做联动。现在申通实质上也是由菜鸟的管理团队运营,所以此举就是借助于保险公司的资源和资本平台,提升固定资产的流动性,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对申通的预期。

当前,申通快递的市值仍然徘徊在100亿以下。2月2日,申通快递股价再次创出历史新低,股价跌至6.35元/股。截至2月5日,申通股价为6.45元/股,下跌2.57%,总市值98.74亿元。对于股价的连日下滑,申通董秘近期回应投资者称:公司重视市值管理,积极对接资本市场,透传公司经营亮点。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业务发展,提升公司价值。

仓储物流被企业视为战略资产投入

当前,菜鸟正处在上市进程中,自2020年申通快递获阿里增持后,二者的融合也不断深入。2023年6月,申通快递股东上海德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前者以38.78亿元转让25%的股份给后者,每股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0.134元。本次转让完成后,浙江菜鸟为申通快递第二大股东。申通快递原有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这并不是菜鸟首次通过投资基金的方式涉足仓储物流领域。南都记者留意到,2023年5月,菜鸟与中国人寿共同设立了仓储物流股权投资基金,总投资规模超过30亿元,聚焦于投资长三角经济圈多处高标准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根据报道,最早在2017年,菜鸟就已与中国人寿在仓储物流股权投资基金领域开展合作。此外,仓储物流、综合物流、物流科技等也一直是菜鸟投资的主要领域。

物流地产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过去十年,伴随我国经济和国内物流业快速发展,物流仓储设施建设需求增加。有分析指出,总体来看,我国仓储物流行业供给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大量低端仓库长期闲置与高端仓储供不应求的局面长期存在。出于提升经营能力的需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将仓储物流视为战略资产投入。而在新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产业链的底盘,高标准的物流及产业基础设施是支持产业升级、推动新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年12月,顺丰公告称,拟以子公司持有的部分物流产业园项目作为基础资产,开展公开募集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申报发行工作,投资侧重区域以中国内地长三角、京津冀、长江中下游航运中心地区为主,以及位于国内机场空侧的顺丰控股所持有的仓储物流资产。此举将有助于盘活公司旗下物流产业园基础设施资产,使用募集资金再投资于物流产业园等基础设施项目,从而实现投资良性循环,增强公司可持续经营能力。

2023年2月,首只民企仓储物流REIT——嘉实京东仓储物流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登陆上交所,该基金具体基础设施项目位于廊坊、武汉和重庆,均系稀缺的高标仓代表作,总估值15.65亿元。据介绍,基金通过主要资产投资于基础设施资产支持证券以间接持有基础设施项目,以获取基础设施项目租金、收费等稳定现金流为主要目的,通过获取基础设施项目运营收益并提升基础设施项目的价值。

第三方机构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仓储物流行业的总收入达到7.2万亿元,同比增长8.9%;仓储物流行业的总资产达到4.8万亿元,同比增长9.1%;仓储物流行业的总利润达到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仓储物流行业的规模和效益均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水平,显示出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随着国家对仓储物流行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线上消费的爆发式增长,消费者对商品品质和服务体验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技术创新的推动、产业转型的需求,仓储物流行业专业化、智能化和集成化成为趋势,也将具备更多细分市场发展潜力和投资价值。

采写:南都记者 傅晓羚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3600亿巨头再敲钟,要保“王冠” - 天天要闻

3600亿巨头再敲钟,要保“王冠”

更多药企加入战局,恒瑞要去证明自己还是最耀眼的那一个。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谭丽平编辑|张昊头图来源|视觉中国就在A股“药王”恒瑞医药(以下简称“恒瑞”)确定港股发行价之后,“贵不贵”成了创新药板块投资者最核心的议题。这甚至被认为是之后一段时间的“风向标”,随着创新药市场有回暖迹象,启动港股IPO重新...
黔东南保险行业协会开展2025年度车险理赔服务质量现场测评 - 天天要闻

黔东南保险行业协会开展2025年度车险理赔服务质量现场测评

进一步推动黔东南州财险公司改善车险理赔服务质量,提升保险消费者满意度,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黔东南监管分局的指导下,根据《车险理赔服务现场测评工作指引》的要求,5月23日,黔东南州保险行业协会于2025年5月23日对黔东南州15家财险公司开展了车险理赔服务现场测评活动。本次测评以报案环节、调度环节、现场查勘环节...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向纵深推进 - 天天要闻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向纵深推进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市场资源是我国的巨大优势,必须充分利用和发挥这个优势。要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今年以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向纵深推进。
全球顶尖投资机构集体发声! - 天天要闻

全球顶尖投资机构集体发声!

【导读】全球顶尖资产管理机构共话“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机遇”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吴娟娟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地缘政治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资产配置,如何把握中国市场的独特机遇,成为当前投资界最为关注的焦点。5月20日,由中国基金报主办的首届全球资产管理论坛在深圳举行。论坛圆桌讨论环节聚焦...
深圳证监局:个别私募向外部出借股票,相关人员涉非法经营被侦办 - 天天要闻

深圳证监局:个别私募向外部出借股票,相关人员涉非法经营被侦办

来源:深圳证监局近年来,深圳证监局在日常监管中发现,辖区部分私募机构从事让渡产品投资管理职责的“通道”业务,将投资管理职责委托他人行使,未独立行使投资决策权,未恪尽职守, 未履行谨慎勤勉义务,违反《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私募条例》)以及《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私募管...
公募改革“触及灵魂”,中国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难题 - 天天要闻

公募改革“触及灵魂”,中国正破解金融的世界性难题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长期存在“规模至上”的发展偏差,固定管理费模式导致基金公司过度追求规模扩张,却忽视基民投资回报,导致“基金赚钱、基民不赚”的行业痛点。证监会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是中国资本市场治理模式的突破性探索,打破传统固定费率框架,通过利益绑定机制倒逼行业回归 “代客理财” 本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