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监管总局成立行政处罚委员会 研究建立行政处罚系统平台“长牙带刺”,这是金融监管总局成立以来,尤其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召开以来,金融监管总局系统频繁提及的监管思路。金融监管总局处罚局(全称“行政处罚局”)发表学习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的文章表示,将切实担负起从严监管职责使命,坚决做到“长牙带刺”,以高质量行政处罚促进金融监管效能提升,推动金融风险防控和市场秩序规范。金融监管总局处罚局是新成立的局之一,职责是承担行政处罚案件审理等工作,提出审理意见,组织听证和集体讨论,送达行政处罚决定并执行。如何理解行政处罚“长牙带刺”的重要意义?金融监管总局处罚局认为在三方面:一是“长牙带刺”是重塑金融监管的政治任务,二是“长牙带刺”是防控金融风险的必然要求,三是“长牙带刺”是维护市场秩序的必要手段。
·静待“窗口期”,国内跨境支付服务商继续寻求上市机会 尽管全球IPO市场尚未全面复苏,境内跨境支付服务机构仍在继续寻求上市机会。在业内人士看来,客户数量与TPV的持续增长,有助于提升连连数字的IPO胜算。毕竟,随着跨境电商支付服务市场竞争激烈,越来越多二级市场投资机构日益关注跨境支付服务商的获客能力与业务增长潜力,且这两项数值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跨境支付服务商的业务增长可持续性。记者了解到,随着越来越多国内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模式“出海”,不只是国内跨境支付服务商纷纷涌现,海外跨境支付服务商也在积极布局中国市场。尤其在成功上市后,dLocal等境外跨境支付服务商正凭借资金实力与全球各地本地化支付资源整合能力,持续扩大中国市场的业务版图。
·美国大型银行去年四季度盈利集体滑坡,花旗将大幅裁员2万人美联储大幅加息所带来的丰厚贷款利差收入,却无法扭转华尔街大型银行业绩下滑趋势。近日,华尔街多家大型银行公布去年四季度财报,其中,摩根大通当季实现净利润93.07亿美元,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29%和15%;美国银行当季实现净利润31.44亿美元,环比和同比降幅分别为59.7%和55.92%;花旗集团当季净亏损18.39亿美元,较前一季度扭盈为亏;富国银行当季实现净利润34.46亿美元,环比下降40%。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直言,企业业绩“非常令人失望”。在业内人士看来,去年四季度华尔街大型银行业绩普遍下滑,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季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向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大型银行收取约86亿美元的特别费用,对后者的盈利水平造成显著冲击。
·创业板指震荡调整跌0.88% 旅游等大消费股全天强势市场全天震荡分化,沪指小幅反弹,创业板指领跌,北证50跌超3%。截至收盘,沪指涨0.15%,深成指跌0.36%,创业板指跌0.88%。盘面上,大消费股集体活跃,其中旅游股领涨;零售股震荡走高;半导体板块震荡反弹;氢能源概念股盘中异动。下跌方面,军工概念股陷入调整。总体上个股跌多涨少,全市场超3100只个股下跌。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6109亿,较上个交易日缩量658亿。个股方面,高新发展成交额29.61亿元居首,贵州茅台、宁德时代、新易盛、中国中免、隆基绿能、赛力斯、长安汽车、软通动力等成交额在20亿元之上。

“与辉同行”首秀金额过亿,一个东方甄选拆出无数个董宇辉?
小作文风波后,董宇辉不仅摇身一变成东方甄选新股东,还自立门户成立了新直播间“与辉同行”。首秀当天在抖音平台正式开播,首秀就创下了惊人的成绩:直播间人气高达1.2亿,销售额超过1.1亿,单品最高转化率达到了12.8%。这一数据让无数网友和行业人士为之震撼,也让董宇辉再次成为了全网的焦点。前两天,董宇辉首次独挑大梁的直播间“与辉同行”成为2024年第一个全网瞩目的直播间,首播“开门红”。数据显示,开播3小时后,直播间销售额就已经突破1.5亿元;4小时的直播过程中,直播间最高在线人数达170万,累计达5348万人,点赞量超过12.4亿次,并冲上带货总榜第一名、即时人气第一名。
2024年1月MLF操作点评:开年MLF操作利率“按兵不动”,短期内仍有降息降准可能
近期经济修复势头边际减弱,物价持续负增长推高实际利率,市场对政策利率适度下调的预期升温;1月MLF操作利率“按兵不动”,或显示政策面仍在观察前期稳增长措施效果,一季度MLF操作利率仍有下调可能。主要受房地产行业下滑、消费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2023年四季度官方制造业PMI指数持续运行在收缩区间;11月以来服务业PMI指数也连续两个月处于荣枯平衡线之下。这意味着在2023年三季度经济复苏动能转强后,四季度经济运行稳中见弱,货币政策实施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上升。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旦官方制造业PMI指数连续3个月以上运行在收缩区间,宏观政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就会显著加大。另外,刚刚公布的物价数据显示,2023年12月CPI同比为-0.3%,降幅较上月收敛0.2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同比负增长;当月PPI同比为-2.7%,降幅较上月收敛0.3个百分点,工业品价格继续处于较为明显的通缩状态。
去年民航亏损近300亿,航空公司啥时候才能赚钱?
过去几年,民航业可以说遭到了较大的冲击,各家航空公司都在艰难求生,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终于2023年民航迎来了复苏,不过2023年民航业还是亏损近300亿,让人不禁想问航空公司什么时候才能赚钱?民航局为2024年定下了“行业整体盈利”的目标。2023年,全行业大幅减亏1872亿元。民航局长宋志勇在刚刚召开的2024年民航工作会上透露了上述数据。去年年初,宋志勇曾在2023年民航工作会上透露,2022年全行业亏损达2160亿元。2023年减亏1872亿元,意味着中国民航在2023年还是亏了近300亿元。根据民航局的统计,2023年的国内航线客运规模已经超过了之前水平,比2019年增长1.5%。但如果加上国际市场,整个2023年的旅客运输量6.2亿人次、货邮运输量735.4万吨,分别只恢复至2019年的93.9%、97.6%。
量化择时周报:继续等待缩量见底信号
在市场经历了连续下跌后,若出现明显缩量,市场或有阶段性反弹,但反转需要等到大幅放量信号或者赚钱效应转正来进行确认。我们的行业配置模型显示,进入1月份,我们的行业配置模型继续持有困境反转板块,继续推荐医药,消费电子;此外TWOBETA模型1月开始推荐成长板块如新能源。当前行业建议继续关注医药以及消费电子和新能源。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