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跳跳说科技
前一阵子,笔者看到了一则有趣的消息,那就是韩企现代汽车用800元的价格,出售了自己在俄的工厂。
会有这么低的价格,并不让人意外,因为在频繁的禁令之下,韩国企业在这个市场上的工厂相当于寸步难行,还不如提前的卖出去。但与此同时,韩国企业也有要求,两年之内可以回购。
也就是说,等着合适的时机,他们还是会进入这个市场。不得不说,这下了一盘好棋,不仅解决了当下的问题,还为自己留好了后路。
这个热闹看够之后,没有想到美国企业也开始出售工厂给中企了。
在这个月,立讯精密宣布和美国射频大厂Qorvo达成了收购协议。将出售大陆两家的工厂,至于交易的金额没有透露,不过看样子价格不低。目前,这一则协议还没有正式达成,需要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准。但苗头已经凸显,那就是美国公司在禁令的大环境下,已经开始采取新的行动了。
那么这是他们撤离中国市场的打算吗?
并不是,相反,这家美国公司还强调了在出售工厂之后,这家企业需要配合他们完成在大陆市场上的产能。相当于说,工厂卖给你了,我不在这上面继续投资,但借助你的产能我还是可以继续深度绑定中国市场。如果再往深层次来想,那就不仅仅是要绑定中国市场了,而是依靠中国产能的规模和供应链价格的优势,继续帮助他们增加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
当然,与此同时立讯精密也有更好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产能规模,也能够在技术上有不错的助力。这从表面上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可事情是否真的这么单纯呢?就个人看来,美国企业或许和韩企一样,正在下一盘“大棋”。
众所周知,现如今是一个外界因素不是很稳定的局面。
随着老美强硬的态度,不少的美国企业都开始在追求多元化的供应链策略。比如说将手中的工厂产能出售,亦或者说直接迁移自己的供应链。实际上,这家美国射频大厂并不是第一个。在今年的8月份也出现过同样的事情。美国大厂捷普电路以158亿元将一家公司全部股权卖给了比亚迪。
虽说产能是出手了,但他们内心并不愿意离开有巨额营收的中国市场。据相关数据统计,美国企业来自大陆营收超过40%占比的占一大部分。在这个时候,他们如何才能平衡外界因素和自身营收的局面呢?显然,出售自己的工厂,并且也顺势绑定自己的深度客户,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到时候,在中国市场上的钱也赚了,产能优势的价格也占据了,还不用担心美国禁令下,随时而来的“制裁”和“断供”。总的来说,这一次美国企业不亏。而到我们中企的头上,虽说也没有什么亏损,只是这种典型拿着我们当跳板的操作,真的能忍下去吗?
对此,你们是怎么看待美国企业出售自己工厂的事情呢?欢迎对此进行留言评论、点赞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