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智慧小石头
刺激经济的政策需要民心支撑,否则会影响政策效果
最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虽然政策落地尚需要时间,但是影响民生改善的问题依然如故,这势必影响刺激政策的效果。
最近国家出台的刺激政策,主要体现在:第一,房地产政策方面。自然资源部向若干省下发通知,土地招标中不再限制地价,完全交给市场;远郊不再受容积率1的限制,这对大房地产商应该是利好,但是对民众购房影响还难说。
第二,金融政策方面。银行大幅度降低贷款利率,特别是降低首付比例,第一套为20%,第二套房为40%,而且“认房不认贷”,这应该是购房人的利好,但是真实情况是,三年疫情影响严重,老百姓还是买不起房,这些利好杯水车薪。
第三,财政政策方面。全国人大六次会议批准国务院今年可发行1万亿特别国债,有些经济专家高呼这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体现,理由是财政预算赤字首次突破3%的限制达到3.8%,但特别国债是“防灾减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专项资金,对经济发展和民生直接促进意义不大。
第四,产业政策方面。在“一带一路”会议期间我国宣布彻底放开机械工业对外资的准入限制,这项产业政策是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从总体上来说是提高我国机械工业由制造大国向科技大国迈进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将会对中小民营机械工业形成冲击,短期看不是利好。
第五,消费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出台了一系列的消费刺激政策,但都是从卖方出发的刺激政策,我国现在说买方市场,各类产品不仅是丰富而且是过剩,因此消费刺激,雷声大雨点小,效果并不明显。
国家这些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如果不能与民生改善政策相配合,老百姓在三年疫情后,基本花光积蓄,许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破产倒闭,没有钱是最大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其政策的实际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当务之急是改善民生,提振民心民气
当前影响民生改善和民心民气的主要问题,从目前看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民生没有明显的改善,因而民气不是很兴旺是主要问题。主要症结大体上是:
第一,不能低估三年疫情的影响的严重程度和滞后效应。
三年疫情相当多的中小微民营企业破产倒闭,许多中小民营企业经营者不仅关门倒闭,而且是负债累累,高额的银行贷款利息已经把他们压得喘不过气来,许多人已经上了失信黑名单,这部分群体问题不解决,不仅是没有翻身的能力,而且也会减少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第二,不能低估三年疫情对老百姓影响的严重程度和滞后效应。
三年疫情除了体制内的人员还能保证基本收入外,大多数体制外的群体,由于停产停业,多年的积蓄不说花光,起码也没有再消费和投资的能力,另外疫情期间就是没有工资收入,房贷是必须还的,这几乎把再买房子的能力扼杀在摇篮中。
第三,不能低估老生常谈的社会保障问题,对民心民气影响的严重程度。
医疗卫生,教育养老,就业压力,子女教育、市场物价、收入差距、基层公信力等等没有根本改善,底层群体的民心和民气提升依然十分严峻,这样的影响带有普遍性和群体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腐败问题依然是影响民生民气的重要因素。
一是,国家反腐力度加大,揭发出来的贪腐问题触目惊心,影响民心民气,比如辽宁省三任副省级公安局长,合计贪腐资金竟然达到了10亿人民币,就连号称明星民营企业家许家印都能祸害2.44万亿资金,让群众心潮难平。
二是,基层公检法特别是基层法院,执法不公已经成为当前民怨的热点问题,疫情三年民事纠纷案件大量增加,基层法院和法官不能公正执法,甚至贪赃枉法,严重影响了民心和民气,这些问题如果不在短期内有个改变,凝聚民心就很难。
总之,我们正处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特殊的转变时期,这个时期妥善解决民心民气问题,是当务之急,提振民心提升民众凝聚力,是一切工作的最重要环节,万万不能掉以轻心。
感谢阅读,欢迎关注,智慧共享!#秋日打季卡##图文创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