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减产风波,中国这个世界级油品储备基地怎么应对

2023年04月05日19:15:10 财经 3401

石油减产风波,中国这个世界级油品储备基地怎么应对 - 天天要闻

近日,沙特带头多个产油国家突然宣布加码减产,出乎全球市场预料。

这次的减产规模较大,7国合计减产约110万桶/日;执行时间迫近,将从5月开始持续到2023年底。

计划一出,原油价格应声看涨。国内原油期货(sc)价格周一大涨8%,到周二收盘合计上涨10.62%,油价再次回到两个月前的高位。

作为全球大宗商品之王,原油起伏牵动着全球经济的神经。这样的减产计划意味着什么?作为石油进口大国的中国如何应对?浙江的油品战略储备怎样?

常见中的不寻常

opec+(沙特为首的石油输出国组织)宣布减产,其实挺常见。

史上最大减产协议就在2020年4月。当时疫情造成原油需求大幅下滑,opec+以2018年10月的产量为基准,减产近970万桶/日,随之油价迅速反弹。

不过,这次有两个不同寻常之处。

其一,会议前宣布。opec+原定4月3日召开联合部长级监督委员会会议,以往将在会上商讨原油供需状况,集体做出产量决策。这次却在会议召开前,由成员国各自宣布减产计划,在美国前期对opec+减产决策施压的背景下,此举体现了组织的空前团结。

其二,短期再加码。去年10月,opec+各产油国同意减产200万桶/日,原计划持续到2023年底,各大机构也预计这次会议将维持原计划。谁料,半年内再现大规模减产。

石油减产风波,中国这个世界级油品储备基地怎么应对 - 天天要闻

减产还在蔓延。同样也是4月2日,俄罗斯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明确将此前自愿减产50万桶/日的计划期限延长至2023年底,5月之后,全球总计减产量将达到约165万桶/日。他还警告称,更多产油国可能会加入削减原油产量行列。

此前,石油供需已出现复杂情况。浙能产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德智认为,一方面,一季度原油供需相对健康,由于中国经济复苏,原油需求持续恢复,三月国际原油出口还大幅增长、创下新高;另一方面,一季度美联储的加息和欧美的银行危机,市场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加剧了原油需求下滑的风险,导致原油价格在需求增长的情况下不断下跌。

接二连三的动作,给市场供需又增加新变量。表面上看,减产对冲原油价格下跌的趋势。4月2至4日,欧洲原油定价体系布伦特原油价格合计涨幅6.9%,油价回升到85美元/桶;美国原油定价体系wti原油价格涨幅6.8%,回升至80.85美元/桶。要知道,欧美银行危机后两项价格曾一度跌到70.13美元、64美元。

更长远看,供需天平失衡,原油将开启供给偏紧的状态。原本各大机构原油平衡表普遍预测,二季度全球原油市场将小幅过剩30-70万桶/日,但减产消息之后,预测已经转向,市场普遍认为此次减产如果严格执行,将会导致原油市场的供不应求。尤其美国汽油消费逐渐步入旺季,预计6至8月海外市场将转向明显的原油短缺状态。

连锁反应

中国是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70%原油从国外购入,受全球供需紧张和油价上涨影响在所难免。

不过,付德智认为不必对能源供应安全过于忧心,目前来看风险仍在国内炼油企业的可控范围内。

2020年4月大减产前夕,国内企业就曾抓住“囤货”的机会。疫情爆发初期,原油价格随需求减少而持续走低,国内炼化企业普遍看准机会大量进口低位原油;同时,国家为炼化企业提供原油专项贷款,鼓励低位购入。

当前虽没有低价购入的条件,但主要原油进口企业仍可以抓紧时间做好原油的套期保值工作。“国内炼化企业凭借长期在原油市场点价和套期保值所积累的经验,可以从容应对此次opec+减产带来的风险。”付德智说,此外,国内成品油定价规则中,原油价格也会向成品油价格传导,以纾解原油涨价对炼化企业的风险,保障足额供应。

石油减产风波,中国这个世界级油品储备基地怎么应对 - 天天要闻

在价格方面,由于欧美今年来的经济低迷和高通胀带来的高利率环境,市场普遍认为油价虽然近期从低谷反弹,但是大幅上涨、创出去年新高仍然很难。

因此,减产对于煤炭和天然气等其他能源产品、石油下游日化产品的影响都相对有限。“opec+对于产量的控制会随着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如果传导造成更大的能源危机,一般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付德智说。

当前,欧美面临经济下滑叠加通胀高企,此前的加息政策已对地产业、银行业造成明显冲击,但仍未抑制通胀;后续叠加“大宗商品之王”石油的涨价,无疑会加剧通胀局势。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将在抗通胀和防风险之间进退两难。

“油价关系到欧美和产油国的切身利益,双方的博弈仍需持续观察。”他说。

能源安全

着眼长远,提高油品储运能力和上游资源的可控能力、不断发展新能源,才是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

浙江正在打造世界级油品储备基地:以舟山片区和宁波片区为核心,以山体地下洞库储备为重点,加快建设岙山、黄泽山等一批储备项目;同时建设海岛石油储备设施,探索开展海上储油技术研究。

到2025年,全省油品战略储备能力达到7000万吨以上,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到9000万吨以上,成品油生产和供应能力满足消费需求。

石油减产风波,中国这个世界级油品储备基地怎么应对 - 天天要闻

浙能集团旗下的浙石油是仅次于央企之外的省内第三大石油储运贸易销售企业。2018年起,企业就实施石油储运体系建设计划,建成运营黄泽山—鱼山原油管道,推动黄泽山基地仓储能力持续扩容,以此增强原油供应安全的保障能力。

除此之外,多年来我国也在不断巩固海外油气权益产量,通过“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保障国际油气来源的稳定。

4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在回答“减产对中国的短期能源安全有何影响”时说:“石油是全球大宗商品之一,确保全球能源供应安全和石油市场稳定至关重要。中方愿同包括‘欧佩克+’在内的有关方面就维护市场平衡和长期稳定保持沟通、加强合作。”

前不久沙特和伊朗“北京和解”、本次opec+减产,都表现出非美经济体自发的联合意识在增强。“近年来,中国在促进中东和平、中东各国和解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沙特参股多个中国炼化项目,也体现出中国与产油国之间的协作更为紧密,客观上让中国的原油供应有了更大保障。”付德智说。

随着全球各国碳达峰目标的推进,各主要国际机构预测2028-2035年全球能源需求将达到峰值,此后新能源提供增量需求,将会有效平抑石油、煤炭等其他能源价格。届时,原油市场将迎来价格承压下的份额之争,这也是中东非常愿意与全球最大石油进口国的中国搭建合作关系的原因。

“转载请注明出处”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 天天要闻

广交会观察:从代加工到品牌出海 中企展新气象

中新社广州5月4日电 (记者 程景伟)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持续展现中国企业出海新气象。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制造”曾是“贴牌代工”的符号。改革开放数十年来,中国制造业一路迅猛发展,并逐步建立起自主品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 天天要闻

特朗普关税大棒之下,转口贸易有用吗?

刘远举:特朗普的极限施压,从他的社交媒体到各国现实,隔着无数出于利益的阻碍。想把这些产业链从中国带到美国,短期内是不可能的。 文 | FT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远举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仅13小时后,他又在其社交媒体平台上突然宣布,对超过75个国家实施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措施,同时将中国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4%提升至125...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 天天要闻

缅甸洋葱出口价如何?

根据四月第三周的出口市场报价,缅甸出口的洋葱按规格不同,FOB(离岸价)定为每吨240至370美元。 缅甸洋葱、大蒜及厨房作物种植生产出口商协会每周都会发布出口洋葱、大蒜、酸角、姜黄、长辣....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 天天要闻

订单多了!一季度医药研发外包上市公司业绩超预期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 )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国内11家CXO(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上市公司已发布2025年一季度最新财报,其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化成和博腾股份新签或者在手的订单超预期,公司业绩有所改善。据药明康德公布的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截至2025年3月末,药明康德持续经营业务在手...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 天天要闻

三个“爆品”,藏着中国外贸秘籍

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云集,我国制造业的产品琳琅满目,最近,和各大景区一样火热的,还有广交会现场。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在广州分三期举办。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时,已有来自全球219个国家和地区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 天天要闻

直击奥马哈中国投资人峰会|感受巴菲特的重要观点,判断投资的可为机会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闫军)又是一年巴菲特时刻,当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宣布计划今年年底退休时,不仅震惊在场股东,也让今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弥足珍贵。陪伴了国内投资者15年中国投资人峰会在5月4日如约而至,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场进行。...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 天天要闻

宁泉资产李源海:关心AI进展,重视估值和现金流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奥马哈场正在进行中。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就投资与社会公益之间的良性循环注入新思考。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 李源海财联社记者梳理主要观点,以供读者参考。李源海强调,投资不应止步于...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的投资机遇有哪些?宁泉资产李源海、睿郡资产薛大威,兴证全球基金童兰在奥马哈亮观点

财联社5月4日讯(记者 周晓雅)在当前科技浪潮席卷下,如何看待新旧动能转换中的投资机遇?投资与财富观、社会价值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2025年5月4日,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投资·可为|2025年度中国投资人峰会”在奥马哈进行。宁泉资产研究总监兼投资经理李源海,睿郡资产合伙人、副总经理薛大威,兴...
每分钟超1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每分钟超1000万元!

每分钟超1000万元!中欧贸易持续向好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从建交初期的24亿美元到现在的7800亿美元,中欧双边贸易持续向好发展。据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对欧盟进出口1.3万亿元,同比增长1.4%,相当于每分钟都有超过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