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则已,兵贵神速:如何解读最新这一次,央行超预期降准动作?

2023年03月17日22:35:08 财经 1129

不动则已,兵贵神速:如何解读最新这一次,央行超预期降准动作? - 天天要闻

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官网

央行表示,本次降准是为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提高服务实体经济水平,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银行将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保持货币信贷总量适度、节奏平稳,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更好地支持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搞大水漫灌,兼顾内外平衡,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与2022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前“预告”降准不同,本次央行降准时间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向好恢复态势明显,前两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增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超过12%。在实体经济和融资市场整体改善的背景下,专家普遍认为近期降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都不大,当下应尽量为未来多留出政策空间。

实际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近期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尽管易纲的发言已有“暗示”,但随着日前人民银行开展48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市场普遍认为本次宽幅超额续作落地后,短期内降准预期兑现的可能性走低。

这篇文章,契合热点,普及常识,将从降准的意义解读和现实影响入手,结合现实,对本次央行超预期降准动作,进行专题解读分析。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 头条独家文章,抄袭搬运必究!(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选择大于努力,思维决定层次,是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下的重要规则。

不动则已,兵贵神速:如何解读最新这一次,央行超预期降准动作?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常识科普:降准是怎么一回事?对国内经济环境会带来哪些影响?


借这个最新动向,正好可以给很多普通人普及一下关于“降准”的相关认知,如果是老司机,那么这段内容可以选择跳过,直接从第二部分开始阅读。

“降准”,说白了其实属于经济学范畴。

将“降准”两字分开,“降”的概念想必就不用再过多解释,就是“下调”、“下降”的意思。关键“准”是什么意思呢?

众所周知,银行在吸收大众存款的同时,也在不断对外发放贷款,而这部分资金主要来自于老百姓的积蓄存储,也就是说,老百姓存储资金越多,银行对外放贷也就越多。

但作为银行,肯定需要一定规避风险的手段。所存储的金额并不会全部放贷出去,不然当人们来取钱时一旦没钱可取,可能就会对社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如此一来,银行就必须留出一部分资金以备不时之需,而额外保留的这部分资金,就被称为“准备金”。

准备金的概念了解后,从而延伸出另一个概念——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什么意思呢?

就是根据法律规定,每家银行必须留出一定量的准备金,且所留比例均由国家设立与管理。什么意思呢?

就是银行所预留的这部分钱,必须交由国家代为管理,而国家代管的部门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央行。所以各大银行交由国家代管的这部分资金,又被称为中央准备金。

说到这里,想必大家对于“准”的概念已经了解了一部分。

降准”的概念,其实就是降低各大银行准备金存入央行的比例。

央行的公告说: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3年3月27日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6%。

也就是说,这次降准基本上是一次全面降准。

根据当前存款状况推测,此次降准大约可以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

这5000亿元资金相当于基础货币,当前货币乘数大约在7.65左右,理论上可以衍生出最多3.825万亿元的广义货币M2。

平时对于基础货币的概念大家几乎很少接触,在笔者看来“基础”二字却是重中之重。

基础货币的作用和能力都非常强大,我们就一起先来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基础货币”。

在国家无法印发货币的前提下,市场中的货币总量一定,无论怎样流转都是不变的。而这里“有限的货币总量”指的就是“基础货币”。也就是说,在同样的前提下,你每年所赚到的钱对货币总量并不会产生影响,只不过是这部分货币刚好流转到你手中而已,其实本质上货币并没有增加,你将所赚的钱消费出去,无形之中又成为别人赚到的钱。也就是说,这只是货币与货币之间的流转。

也就是说,在货币总量一定的前提下,有人盈利自然就会有人亏损,所以大家辛辛苦苦一辈子的打拼,在获取收益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货币的流转,一般情况下并不会新增加货币。

对于“基础货币”的概念,上述所提到的“流转中的货币”其实就属于“非基础货币”,而“不容易新增的这部分货币”就属于“基础货币”。

说白了,基础货币其实就是货币的总量与增量。例如某地新发现一座金矿,这部分黄金流入市场后就属于“新增”,但当基础货币流入市场后,就成为了流转货币,所以流转货币与基础货币的概念其实是相对而言的。

之所以说基础货币的作用和能力强,关键在于其流转能力。假如世界货币总量为1块钱,在全国每个人的手中都流转一遍就是14亿。也就是说,在货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1块钱就可以带动14亿市场的运转,这还仅仅只是一次?如果是10次、100次呢?作用之大不言而喻。也就是说,每增加1块钱的货币供应,可能产生的效应要比其千百倍还要多。不过在正常的市场中,流转速度肯定没有例子中得这么快,不过即便没有这么快,流转的力量也是非常强大的。

所以央行降准,在意的并不是比例与数额,而是降准之后所产生的效应。

降准意味着给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释放低成本长期资金,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资金成本,提高银行放贷的意愿,也有助于通过让利,进一步推动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改善市场预期、提振实体有效融资需求。

总的来说,降准就是国家金融释放流动性的公开信号,降准是一种扩张性货币政策,它会使市场中的信贷规模增大、货币供应量加大、货币流动性加强、也能刺激市场经济增长

不动则已,兵贵神速:如何解读最新这一次,央行超预期降准动作?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为什么说这一次的央行降准,是“超预期”的?该如何理解?


与2022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前“预告”降准不同,本次央行降准时间点超出市场普遍预期。

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向好恢复态势明显,前两月的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幅增长,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连续两个月超过12%。在实体经济和融资市场整体改善的背景下,专家普遍认为近期降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都不大,当下应尽量为未来多留出政策空间。

实际上,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近期召开的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用降准的办法来提供长期的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综合考虑还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使整个流动性在合理充裕的水平上。

尽管易纲的发言已有“暗示”,但随着日前人民银行开展481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市场普遍认为本次宽幅超额续作落地后,短期内降准预期兑现的可能性走低。

对比历次降准,本次0.25个百分点的降准幅度较为适度。也明显那比较谨慎。

客观来看,中国1-2月社融惊为天人了,而且下周美国加息落地,居然还有降准空间,实话说是超出了市场主流的预期的。

而且发布的时间点也很妙,在一周交易日结束以后发布的。

毫无疑问,这次降准不可简单的和过去降准比,这次降准是主动的,更是在时间拿捏和行动实施上,体现了一个兵贵神速:

第一,国家降准,一定是有的放矢,虽然一二月份金融数据复苏势头表现良好,但是实际上降准释放流动性,一方面是复苏势头需要巩固,另一个方面,就是对应需求:如果不是市场和经济环境某一个板块缺乏流动性,国家银行何必降准?

第二,结合外围环境来看,实际上3月份以来,欧美银行四处暴雷,这次降准就是给国内外资本市场展示信心,流动性足够,以及中国金融风控的实力,未尝不是借势欧美金融和银行业当下的危机氛围,通过实际行动来吸引全球风险资本进入中国。

第三,外部防通胀,国内防通缩,新班子未来2年工作重心就是发展经济,刺激消费。温和放水,释放多出来的资金主要进楼市,股市,消费贷经营贷等,给企业放贷鼓励扩大生产规模。‍‍

毫无疑问的是,这一次降准,只看对内而言,给中国当下的经济环境,资产领域,金融市场,以及消费马车,释放了非常积极的支持信号:钱管够,放心搞!

降准对于绝大多数行业,经济个体来说,每一次都是利好,没有例外。就这么简单粗暴。

毕竟,欧美银行暴雷,和国内普通百姓,经济个体来说,能有多大的冲击和关系?是不是?

不动则已,兵贵神速:如何解读最新这一次,央行超预期降准动作?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结合现实,趋势研判:接下来中国货币政策和经济走向,该怎么看?


这次降准,有两个重要背景值得关注:

第一,是2023年1-2月份的已经公布的国内通胀数据(不是金融数据),有短期“通缩”的表现和特征,居民端消费和杠杆的信心和预期明显不足,这给促内需,拉消费的经济规划主线提出了警示信号,这次加息,体现了国家管理层对当前“疑似通缩”的局面有所关注。

第二,3月以来,在美国、欧洲连续出现的银行倒闭(硅谷银行)、银行危机(瑞信集团),给全球需求造成了进一步现实打击,毫无疑问,明显让接下来全球经济回暖,以及中国马车的运行,造成难度加大的风险,需要货币政策发力,提前布局,就很重要了。

基于这两个背景,实际上对于2023年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兼顾外围动向,发力国内经济,就成了中国货币政策,一个比较明确的走向。

外围动向,中国无法决定如何发展和变化,只能“抱最大的希望,做最坏的打算”。

汇率,隔离风险,降低国家资本对美元计价资产的持有(降低美债比例),配合大国竞争和博弈的阶段性需求,提高中国国家资本在海外投资的风控等级……这是外围不确定性没有明确以前,必然的选择。

而对内发力,提前发力,加大发力,或将成为中国国家货币政策接下来一条重要的主线。

降准,包括降息,都是直接向市场释放流动性,2023年中国经济环境中的货币成本还有下行的期待想象力。

利好消费,利好内需制造,利好楼市房价企稳,对股市持保留态度。

总的分析下来,此次超预期降准,对于接下来中国经济环境来说,是一个积极正向的利好信号。其实3月17日的股市已经给出了具有提前量的反应和表现。

后续,对中国经济和货币政策的支持力度,值得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言简意赅,直击本质,观点清晰,一目了然。


以上,就是对2023年3月17日,中国央行最新的降准动向,进行的热点和专题解读分析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不动则已,兵贵神速:如何解读最新这一次,央行超预期降准动作?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银之杰 恒生电子 大金融概念股反弹 股价回调结束了吗? - 天天要闻

银之杰 恒生电子 大金融概念股反弹 股价回调结束了吗?

大家好,本期视频共同来看一下迎知杰与恒生电子。这两支票是和大金融息息相关,而且作为金融服务行业的题材,其实在短期结构整体市场走暖的情况之下,尤其是向上不断创新高的情况之下,确实还是起到了相应的正相关的作用。
恒宝股份 中科金财 稳定币概念股继续走强 股价新高后如何看? - 天天要闻

恒宝股份 中科金财 稳定币概念股继续走强 股价新高后如何看?

大家好,本期视频共同来看一下恒宝股份与中科竞才这两支票近期的表现,确实非常的强势,尤其是恒宝股份依然还能够保持继续的创新高。它的走势自从低点所形成的涨幅还是非常的惊人,而且指标层面所形成的多头走势依然还能够保持和上方所形成的骨架继续的向上多
牧原股份,穿越“弱周期” - 天天要闻

牧原股份,穿越“弱周期”

在生猪价格走低的不利市场环境下,牧原股份依然取得了惊人的业绩增长。7月9日,国内生猪养殖行业巨头牧原股份发布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为105.00亿元–110.00亿元,同比增长924.....
联合利华高层新任命:曾管过中国业务的龙嘉华“开启新篇章”,美妆与健康总裁接棒 - 天天要闻

联合利华高层新任命:曾管过中国业务的龙嘉华“开启新篇章”,美妆与健康总裁接棒

作者:潘娴(原创)继今年3月迎来新CEO后,联合利华再有高层任命。昨日晚间,印度联合利华宣布(HUL),现任联合利华美妆与健康总裁Priya Nair将被任命为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自2025年8月1日起生效。在联合利华工作了37年后,龙嘉华(Rohit Jawa)将于2025年7月31日卸任印度联合利华首席执行官兼董事总经理一职,...
涨涨涨!飙涨!创13年来新高 - 天天要闻

涨涨涨!飙涨!创13年来新高

北京时间7月11日,国际现货白银价格持续攀升,突破每盎司38美元,现达到每盎司38.06美元,创2012年以来最高水平。国内白银价格同步走强,现报8.62元/克,年内累计涨幅超24%。据此前报道:今年以来,白银价格一路上涨,成为全球大宗商品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 天天要闻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大智慧 视觉中国 资料图大智慧预计上半年实现大幅减亏。7月11日晚间,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60151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20万元到-280万元,上年同期为-1.38亿元,据记者计算预计同比减亏超1.33亿元。此外,大智慧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4000万元到...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出台,中证协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 天天要闻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出台,中证协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中国证券业协会 视觉中国 资料图7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向各家券商下发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中证协今后一段时期的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整体来看,《实施意见》共28条,主要包括八方面内...
2025北京丽泽国际消费季启幕  创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 天天要闻

2025北京丽泽国际消费季启幕 创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7月11日,由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管委会主办的2025丽泽国际消费季在京启幕。本次活动以“盈丰而上 镜启繁融”为主题,融合“果甄蔬适节”市集等丰富活动,构建“15分钟自然生活圈”消费场景,为市民带来集消费、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为京城夏日注入全新消费活力。活动现场(央...
8股本周获机构大手笔净买入!一周牛熊股出炉 - 天天要闻

8股本周获机构大手笔净买入!一周牛熊股出炉

今日(7月11日),沪指冲高回落,全市场成交额1.74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超2000亿元。收盘上涨个股近3000只,其中收盘股价涨停的有69只。从一周表现来看,沪指本周累计涨1.09%,深证成指累计涨1.78%,创业板指累计涨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