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梁建章: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应该先去结婚生子

2022年11月27日23:49:09 财经 1943

世界上有两类专家。

一类是踏踏实实做学问的那种真专家,科学为依据,事实为准绳,用实验数据说话。另一类是整日里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伪专家。

伪专家又有两类。第一类是心里面什么都明白,但是因为个人的利益关系,昧着良心说假话,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第二类是真的不懂,又不说自己不懂,于是就有了各种奇葩言论。

梁建章,携程集团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研究教授。今年6月,凤凰网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了一场“2022凤凰网财经(夏季)云峰会”,主题是“明日的世界”,盛邀近60位海内外政商学界顶级嘉宾,解读大变局下的世界与中国经济增长之路。

经济学家梁建章: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应该先去结婚生子 - 天天要闻

梁建章教授发表高论

6月16日举办了一场特别对话,题目是“我们为什么要再谈人口问题”,梁建章教授发表了高论。

梁建章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养育孩子的成本最高,而且人口基数大,这意味着中国将无法通过移民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中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机会。中国政府需要实施严厉措施,投入大量财政支出来帮助家庭抚养孩子,以扭转低生育趋势。

凤凰网财经:对于那些正在努力找工作的年轻人,您有什么想说的?

梁建章:也许可以接受更多的教育。我认为,这应该是就业市场的短期波动。因此,如果你短期内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接受更多的教育培训,甚至自我培训,提升技能水平,然后等待经济好转,或者去结婚生子也行。

梁教授给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支了两招。第一招是参加教育培训,第二招是结婚生子。

这两招,都不着调。

先说第一招:继续教育培训。

2022年,中国有1100万大学生毕业,超过一半以上大学毕业生们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窘况。这一状况早在数年前就已经显现,并且,还将在未来几年内延续下去。

按照梁大教授提供的方案,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不停地参加教育培训,不停地考这考那,通常情况下,一个考试周期为一年。也就是说,在这一年内,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在离开学校之后,还要继续学习,应付不同的考试。而在这个考试大军当中,有一年前、两年前甚至是多年前沉淀下来的考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年,还会有新鲜的血液融入进来。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幸运儿,僧多粥少是残酷的现实。直到有的人撑不下去了,陆续退出了这场残酷的竞争,转投他行。退出,则意味着过去数年的青春白白耗费在了这场无谓的竞争之中,即便是考中了,这两三年的进修,又有多少能够应用于工作当中?

有人会说,只要学习进修就会有收获。问题是,中国的学习进修,纯粹是应试性质的学习进修,从学习方法到学习内容,都是为了如何通过考试,而不是为了应用于实践。此外,参加考试的这些年轻人,本来就是大学毕业生,重复学习、重复教育,浪费了巨大的社会资源?

所以,梁大教授的这第一招,是歪招,更是昏招。其实质,是耗费家长的毕业积蓄,鼓励年轻人心安理得地躺平。

再说第二招,去结婚生子。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教育,四年大学教育,有的还经过了两三年的研究生教育经历,经过这么多年的学习,花费了家长无数帑币,最终的结果却是,在智力、体力、精力、能力全都处于最佳状态的人生阶段,结婚生子。人们不禁要问:这几百万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年轻人,靠什么买房?靠什么结婚?靠什么生子?

梁大教授,你这是正大光明地鼓励年轻人啃老啊!

更进一步深入追问下去,一个人,在人生各方面处于最佳状态的阶段去生儿育女,今后,还有没有机会投入到新的学习,适应新的工作?

我们不妨假设一下,有一对年轻人,听从了梁大教授的歪理邪说,在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下生儿育女,后来,这对年轻夫妇当中的某一个,考进了体制,另一个未能考进去(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两个人都考进去的概率很小)。这个家庭的状态,就成了一人工作,养活全家(且不说会有多么劳累),工作的这个人,每天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交际,社交面会不断扩大。而另一人全职照顾家庭,每天都要面临的是柴米油盐,每天想着的就是围着孩子转,社交面日益萎缩,长此以往,两个人的差距一定会越拉越大,共同语言一定会越来越少,这个家庭迟早会走向解体。

不得不说,梁教授,你真的好坏。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消费“挖潜” 发展“提速” - 天天要闻

消费“挖潜” 发展“提速”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21.6%,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9%。在广袤神州大地上,平均每秒有5700多件快递、每天有5亿件快递在穿梭流动。快递业务量增长,映照中国消费的红火气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服
经贸合作为中拉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 天天要闻

经贸合作为中拉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

3月7日,2025拉美国家投资推介会在广州举办。新华社发新华社广州5月15日电 题:经贸合作为中拉经济持续发展增添新动力新华社记者陆浩、陈雨峥在不久前结束的第137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共有来自21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9万名境
定了!油价或将大反转!时隔44个月之后有望重返“6”字头 - 天天要闻

定了!油价或将大反转!时隔44个月之后有望重返“6”字头

5月19日(下周一)24时,国内汽柴油即将迎来调价的时间窗口。从目前的情况看,届时油价下调基本成定局,而车主用得最多的92号汽油也有望时隔44个月之后重返“6”字头。据金联创测算,截至5月15日第八个工作日,参考原油品种均价为61.55美元/桶,变化率为-4.42%,对应的国内汽柴油零售价应下调240元/吨。折算到每升的话,92...
吸引全球创新人才,这场创新创业大赛在浦东张江举办 - 天天要闻

吸引全球创新人才,这场创新创业大赛在浦东张江举办

为加速智算产业创新突破,激发创新创业活力,5月15日下午,2025年“海创浦东”归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暨895创业营(第十六季)智算专场开营仪式在张江举行。本次活动由浦东新区人民政府主办,浦东新区区委统战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活动汇聚了数百名海归创业者、企业代表、行业专家,共同聚焦智算...
打造创新创业“强磁场”,2025上海海峡两岸青创大赛启幕 - 天天要闻

打造创新创业“强磁场”,2025上海海峡两岸青创大赛启幕

5月15日,2025上海海峡两岸青创大赛发布会在上海金山区隆重举行。今年大赛迎来十周年,将以“创梦十载,共筑未来”为主题,分为“青聚·追梦”“携手·筑梦”“智创·圆梦”三个篇章,优化赛事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助力两岸青年实现梦想。上海市台办副主任、一级巡视员王立新,金山区委常委张恂,上海市台协会长张简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