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行存定期,这3件事不要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2022年09月29日07:54:08 财经 1678

中国人酷爱存钱的特点,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年轻人的经济负担重,每个月偿还了车贷房贷,再给家里添置一点东西,就没有什么钱能攒下来了;反观我们这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每个月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即使什么工作都不做,也能定期领取到一定的退休金。再加上过去几十年里,自己积攒的积蓄,当前手里的存款,都是以万为单位的。

不少上了年纪的人一向保守,不会将这部分资金用来投资,我们往往选择将其放在银行存定期赚利息。如果你也正在这样做,或者有这样的打算,一定要牢记住以下“3不要”,否则个人资金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搞不好会得不偿失,来一起看看:

在银行存定期,这3件事不要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 天天要闻

第一,不要向外人透露自己的密码

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变得愈发智能化,在银行办理业务时,很多老人由于搞不懂这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就特别依赖银行的工作人员。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毕竟他们都经过专业的训练,我们只需要口述一些东西,业务就能被办理妥当。可一些防范意识薄弱、耳朵不灵敏的老年人,在此过程中,会将自己的银行卡密码直接告诉工作人员,也不管旁边有没有人。该隐私信息一旦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听去,我们存进去的资金就非常有可能被盗。骗子的作案手法大家不得而知,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自己一时疏忽泄露密码,导致账户内资金不翼而飞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银行存定期,这3件事不要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 天天要闻

第二,不要盲目存长期

一般情况下不论是国有还是中小型银行,存定期的时间越久利率就越高,毕竟银行是盈利机构,办理各种贷款业务谋利时都需要足够的现金流。一些老人一看有机会能获得较高收益,就开心地走不动道,便不假思索存了个三五年定期。这样的做法属实太冒险,因为我们无法保障,自己在这几年中,遇不到需要花大钱的地方。能把损失利息收益拿出来还好说,以大局为重自己也算没白亏损,万一拿不出来就相当麻烦了。

要想在获得较高的收益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采用“阶梯型”的储蓄方式,即将全部资金的1/3存1年、再1/3存两年、剩下的存三年,具体的比例大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

在银行存定期,这3件事不要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 天天要闻

第三,不要在单家银行存款超过50万

近些年来疫情对经济消极影响尚未消散,各大金融机构暴雷事件也愈发得多,此时存款我们得着重注意一下,个人资金的安全性是否能得到保障。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可知,一般情况下,有存款保险标识的金融机构,只要储蓄人在银行的存款+利息收益不超过50万,就算银行倒闭,这笔钱也能返还至个人账户。所以大家一定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最好是分散储蓄,同时在每家银行的存款总额,不要超过50万。

往期文章:

在银行存定期,这3件事不要做,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旭日集团回应真维斯澳大利亚业务调整:有序关停实体店,向电商渠道发展 - 天天要闻

旭日集团回应真维斯澳大利亚业务调整:有序关停实体店,向电商渠道发展

4月8日,据旭日集团消息,旭日商贸(中国)有限公司日前发布声明称,近日澳大利亚真维斯公司基于全球零售业态变革及当地市场环境变化,作出了正常业务调整,重整了线上线下业务,优化运营模式,全力推动澳大利亚公司向电商渠道发展,同时根据澳大利亚当地法规有序关停澳大利亚实体店,以更适时高效的方式服务当地消费者。声...
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黄金ETF基金连续7天净流入 - 天天要闻

央行连续五个月增持黄金,黄金ETF基金连续7天净流入

截至2025年4月8日 13:10,黄金ETF基金(159937)下跌0.23%,最新报价6.85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7日,黄金ETF基金近2周累计上涨1.40%。流动性方面,黄金ETF基金盘中换手1.46%,成交3.05亿元。拉长时间看,截至4月7日,黄金ETF基金近1周日均成交7.37亿元,排名可比基金前3。份额方面,黄金ETF基金最新份额
清盘提示 | 业绩长期低迷,农银国企优选混合基金资产净值持续低于5000万元 - 天天要闻

清盘提示 | 业绩长期低迷,农银国企优选混合基金资产净值持续低于5000万元

农银汇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今日发布第二次提示性公告,称旗下农银国企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主代码:019642)自2024年3月26日基金合同生效以来,截至2025年4月21日,若连续5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将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条款。根据《基金合同》约定,一旦触发终止条款,基金管理人将成立基金财产清算小组,...
积极看好内循环方向消费医疗复苏,科创医药指数ETF上涨2.63% - 天天要闻

积极看好内循环方向消费医疗复苏,科创医药指数ETF上涨2.63%

截至2025年4月8日 13:01,上证科创板生物医药指数强势上涨1.60%,成分股诺禾致源上涨7.37%,益方生物上涨5.87%,奕瑞科技上涨5.66%,微芯生物、百济神州等个股跟涨,科创医药指数ETF(588700)上涨2.63%。流动性方面,科创医药指数ETF盘中换手3.88%,成交1287.46万元。规模方面,科创医药指数ETF近3月规模增长3595
港股创新药行业在估值层面更具性价比,恒生医疗指数ETF近3月累计上涨17.72% - 天天要闻

港股创新药行业在估值层面更具性价比,恒生医疗指数ETF近3月累计上涨17.72%

截至2025年4月8日 13:05,恒生医疗保健指数强势上涨1.09%,成分股一脉阳光上涨16.26%,锦欣生殖上涨9.32%,三生制药上涨7.51%,方舟健客、健康之路等个股跟涨。恒生医疗指数ETF(159557)回调整固。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4月7日,恒生医疗指数ETF近3月累计上涨17.72%。流动性方面,恒生医疗指数ETF盘中换手8.08%,成
特朗普欲再加关税50%,孙玉良:把中国逼成独立自主的超级大国 - 天天要闻

特朗普欲再加关税50%,孙玉良:把中国逼成独立自主的超级大国

“面对挑战,只有坚持到底,才能迎来胜利。”中美贸易战,不仅仅是关税的争斗,它的背后是一场关乎全球经济格局的博弈。特朗普加税50%,企图通过高压政策逼迫中国屈服,但中国并没有低头,而是选择了反击。这场战斗,背后充满了复杂的博弈和深远的战略思考
超65%的人睡不好觉?苏宁零售云助力县域好睡眠 - 天天要闻

超65%的人睡不好觉?苏宁零售云助力县域好睡眠

在静谧舒适的夜晚,房间里的空调静静地运转,智能新风系统不断将新鲜地空气输送到全屋,空气加湿器缓缓喷出水雾,智能手环发出微弱的光亮,默默监测着休憩者的睡眠质量。这些便捷、智慧的家电,正加速成为消费者的“新宠”。
拆解股份行零售业务:利润普降、不良率升,发力对公“补短” - 天天要闻

拆解股份行零售业务:利润普降、不良率升,发力对公“补短”

银行零售业务“躺赚”的时代一去不返。近期,随着上市银行纷纷披露2024年报,各家银行零售“成绩单”也陆续出炉。南都湾财社记者梳理9家上市股份制银行(A+H股,华夏银行尚未公布年报)零售业务数据发现,在已公布数据的银行中,除招商银行零售业务营收实现微增外,其余营收无一例外均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滑,尤以渤海银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