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水之紫禁城,建筑学的典范。


北京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四年,也就是1406年。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其中布局符合建筑风水学,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


说到建筑风水,就要从龙脉开始说起,紫禁城的龙脉是从昆仑山发源,昆仑山在古代又称为“中华龙脉之祖”,昆仑山发脉经过燕山山脉,绵延至万寿山结穴,万寿山也就是紫禁城的靠山,那紫禁城的穴位在哪里呢?


穴位在故宫的交泰殿,所谓交泰指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古代皇帝和皇后曾在这里生活。这里有一个故事,发生在清嘉庆二年,乾清宫发生过一场大火,火势绵延至交泰殿,两大宫殿在这场大火中焚毁,之后嘉庆重新建造。也就是这场大火把穴位破坏,改变了清朝运势,嘉庆朝之后清政府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国运也日趋衰落。


在交泰殿的前面是乾清宫,后面是坤宁宫。干为天,坤为地,有天地交泰之意。


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的地方,在乾清宫南书房里,年轻的康熙皇帝曾在这里智擒鳌拜。而坤宁宫是皇后娘娘居所。


说完穴位在交泰殿,就不得不说结穴还有一个条件,就是水,在故宫的前方就是金河水,如玉带环腰,俗话说,龙脉遇水而止,乘风则散。因此有这水的存在,才使得紫禁城整个风水布局完整。


这里还要说一个中轴线,从万寿山到交泰殿,乾清宫,坤宁宫,金河水都在这条中轴线上,中轴线又叫子午线。为何都建在中轴线上?是为天下定一根中轴,即以自己为世界中心,中国一词就有中央之国的意思。


紫禁城的风水布局是符合建筑科学的,对于后代的建筑设计与建造都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