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何意?有没有道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其中的一个分支,便是俗话。俗话,具有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特点,很多俗话,是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的。俗话,同时也是人们对日常生产生活的观察和总结,取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涉及的范围和领域,极其广泛,有这么一部分俗话,是关于房屋布局的,例如今天要讲的这句——“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何意?有没有道理呢?

大门的建造,在人们的眼中,非常重要,古代的富裕人家,会将大门修得很气派,认为这是“门面”,因此,衍生出一些成语,例如名门望族、高门大户、门当户对等等。

风水,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学问,风水分为阳宅风水和阴宅风水,阳宅风水涉及了房屋的选址、建造、布局等诸多方面,而大门被认为是一座建筑,招财纳福、藏风聚气的通道,如果房屋建两个大门,则不利于防风聚气,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兜不住财”,此外,房屋开两个大门,俗话认为会导致气场涣散。

古代的建筑,是“一门一户”,即人们所说的门户。可以开侧门、可以开“二门”(即四合院中常见的‘垂花门’),但是,大门有且只有一个。

在传统习俗中,大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新媳入门、祭祀先祖、迎接圣旨等等典礼,都要经过大门,如果一户立两个大门,举行这些礼仪时,如果有两个大门,在选择上会造成困扰。除此之外,人们会在门上安置门神,一户安置一个门神,如果两个大门,同样会造成混淆。

很多地方,认为大门代表着家里的长辈,如果“一户开两门”,则被认为主次不分,长幼不尊,而在旁人看来,“一户开两门”,则代表着家里人各走各道,有“分家”的寓意。

屋主迎接客人、来宾,是从大门将客人带进去的,如果是“一户开两门”,哪个才是正式的“大门”呢?如果是“一户开两门”,无论走哪个大门,都会被认为是对来访者的不尊重。

众所周知,人们建筑房子,喜欢“坐北朝南”的格局,这种房屋布局是存在一定道理的,从房屋的采光、防寒等角度,都有其科学合理的依据,所谓的坐北朝南,是将大门安置在房屋的南墙,如果是“一户开两门”,则会增加南墙的承压,在古代没有钢筋混泥土的情况下,房屋的稳定性会大打折扣。

总结:

以上,便是“一户开两门,人财都难存”的解释,这句俗话点明了大门的唯一性,一户人家,有且仅有一个大门。这户门,作为人们进出阳宅最主要、最正式的通道。这句俗话,也告诫人们,大门除了唯一性,还有重要性,大门不仅仅是人们进出房屋的通道,不仅仅是将房屋与外界划开的界限,同时大门被赋予了许多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古代的礼仪上,有着突出的奉献。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