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夷于飞:天文图里读周易系列之《明夷》卦

周易》是照着卦气图写的。

卦气图上把六十四卦与周天星象和节气对应起来。

《周易》的卦爻辞,就是不同时节的时训月令。

比如《明夷》。

《明夷》卦中,最著名的爻辞就是

“明夷于飞,垂其左翼”。

这个会飞的明夷,显然是一种鸟。

我们说过,《周易》里的所有的鸟,都是特指天上的南宫朱鸟。

不信?翻开卦气图。

卦气图上,《明夷》是九月卦。

九月季秋,我们恰好能够看到这只南宫朱鸟。

月令就说:

季秋之月,旦柳中。—《礼记.月令

这是说,每当季秋九月的凌晨,南宫朱鸟七宿中的柳宿刚好出现在南方中天。

柳宿属于鹑火之次,原本就被视为鸟。

《周礼》就记载:

鸟旟七斿,以象鹑火。

鹑火柳宿,正像是仿佛一只振翅飞翔的大鸟。

但是,作者为什么要把这只鸟称为“明夷”?这只明夷为什么还要“垂其左翼”?

首先,“明夷”是“鸣雉”的一语双关。

“夷”和“雉”古音都属脂部,二字互通。比如“辛夷”又写作“辛雉”。

雉鸟被古人视为君子的象征。比如:

高宗祭成汤之庙,有雉升鼎耳而鸣。高宗问祖乙(己),祖乙(己)曰:‘远方君子殆有至者。’”祖乙(己)见雉有似君子之行,雉性耿介,有似于士,故云:“有似君子之行。”

因为雉鸟(明夷)比喻君子,所以“明夷于飞,垂其左翼”的下文接着就说“君子于行,三日不食”。

这是以垂其左翼的鸣雉来比喻三日不食的君子。

九月季秋的凌晨,南宫朱鸟正在南方中天,接下来随着时间推移,寒气越来越重,阳气越来越低落,朱鸟也不断向着地下坠落,所以说“垂其左翼”,左为阳,朱鸟下垂的左翼譬喻的就是那季秋之后日益衰微的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