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谎言茶楼123
东汉以后看风水所指的地理,就是堪舆之术,并且是从晋朝的名士、精通《易经》的郭璞开始,他擅长用五行来相地、观察地理。郭氏著有《葬经》,是讲安葬死人法则的学问。
不去讲这本书有没有道理,只他本人的结局就令人感慨。晋朝宰相王敦想谋反做皇帝,欲拉拢郭璞以防他反对,所以请他吃饭予以暗示。郭璞硬是不同意,王敦立即翻脸,问郭璞既能先知,可知自己的命运?郭璞笑着说:我的命,到今天中午就完了!因为你要杀我。王敦说,我正是这个意思,就把他杀了。
五行学说在天文、地理和克服沙漠与航海等困难的运用上,有相当的贡献。我国古代开矿既没有地质学,也没有专业仪器,完全凭堪舆之学就可以断定矿源、藏量及深度等。
刘兆元先生的《海州民俗志》道出了堪舆之学在民间寻找水晶的具体运用:东海山民在夜间观到水晶“火苗”后,先破土找“水晶路”,找到了路,就有把握找到水晶。水晶分散在一条线上,那里常发现“鸡窝矿”,即水晶聚积在一个小范围内,就如母鸡生了一窝蛋。矿床俗叫 “塘子”,通常有四层土石结构,一尺多厚的表面熟土层下,有一层白土,白土下有一层黄泥,黄泥下有一尺多厚的岩层,俗叫“石篷”,简称“篷”。石篷若发亮,便是石英,俗叫“火石”结构,即石英脉,老百姓土话称它为“石龙”,有龙必有晶。水晶一般在石龙的阴面。见了石龙再找石路,石路有两种,一叫明碴路,一叫狗牙路(曲折断续);石路上有灰紫色沙质物,称为“马干烟”,又叫“烟子”,俗称“石屎”,沿着石屎即可找到水晶。
宋、明以后又有了三理的说法,读书人必须懂三理,即“医理、命理、地理(堪舆)”,这是由孝道的观念来的。知识分子要懂得这三理,因为父母病了,自己要懂得照顾,这就要懂医理。“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要懂算命。父母这年有问题,为儿女的要特别小心。万一出了事,要找个好风水,就得懂地理。宋朝的大儒范仲淹、朱憙(朱子)的风水就很高明。
“风水”所依据的理论是:人为宇宙的产物,又是宇宙的组成部分,因此,人的住处和死后的“阴宅”(墓地)必须与自然环境(风水)谐调。举例讲,人们建房子决不会找一个风口浪尖,起码找一个避风聚气之处,这就是风水。风水就是人与自然,人与阳光、空气、环境之间相互协调的关系。
现代人都知道,人与周围环境,周围物体在微粒子方面随时都在相互交换,也即相互影响。不良环境、物体使人心情不畅;好的环境,物体使人心旷神怡。除了阳光、空气、环境,还有能量场对人都有影响。科学证明有形的物体有能量,与人在交流、交换;无形的东西也在对人产生影响,例如射线,电磁波等等。人们到一个环境会感到舒服或不舒服,就是有形、无形的物质和物体对人产生影响、与人交换产生的结果。人都需要一个舒适的环境,或种些花草,或摆些物品,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调整着所谓的风水,西方人称为环境地理学。科学地选择环境,改善环境是一门学问。
当代哲学大师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一书中指出:“术数或法术本是来自迷信,但它们往往是古代科学的萌芽。方术和科学都试图以积极态度解释自然现象,使人得以征服自然,使自然为人所用。方术对超自然力量不再迷信后,它便开始试图解释自然现象,而向科学转变。人类最初对自然力量的观念尽管十分原始简单,但它终究是科学的开始,这是阴阳家对中国思想的贡献。阴阳家试图以自然力量来解释自然现象,它代表了一种科学探索的倾向,它总是和事实打交道,就这一点来说,它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此看来,如果风水学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则必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这些故事和人物说明,对于风水学尽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个12字法则供参考:去伪存真,不必迷信,不要不信。
文化是人心灵的一种表达,心灵有共同的特性,但是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文化来表达。应该说,把七重轮、生肖、风水、生辰、星座等与各种“商业水晶”搭配在一起,既有分别来自东西方的不同的悠久文化传承与融合,也不乏大胆的创新、重新思考与组合。这就是典型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
值得重视的是,人类祖先留下的庞大的共同文化遗产,人人都有权开采。
大话石界
大话石界︱《奇石铭》
奇石见证《中国金融史》续一︱卖过石头的管子(下)
奇石见证《中国金融史》续一︱卖过石头的管子(上)
奇石见证《中国金融史》
石贵流通、法贵流通︱聊聊当下怎么玩石
大话石界︱精品、绝品奇石的拍卖模式
大话石界|处暑说石
大话石界|胡润排行榜透露的玄机
大话石界——法贵流通、石以载道
半畂石堂
从观赏石传承朱子(熹)廉洁文化说开去︱“廉石”说“廉”(六)
从观赏石传承朱子(熹)廉洁文化说开去︱“廉石”说“廉”(五)
从观赏石传承朱子(熹)廉洁文化说开去︱“廉石”说“廉”(四)
从观赏石传承朱子(熹)廉洁文化说开去︱“廉石”说“廉”(三)
从观赏石传承朱子(熹)廉洁文化说开去︱“廉石”说“廉”(二)
由观赏石传承朱子(熹)廉洁文化说开去︱“廉石”说“廉”(一)
大漠“砚”遇
秋山瘦益奇
秋水孤舟——(胡抱石奇石漫画)
分享︳好书:《赏石之美·悠然居士文集》三
石头的风骨︱笔筒
征稿启事
茶 坊
品茶︱存世仅三片的八十年代茯砖开汤
饮茶有道︱戏说宝玉飺(ci)茶
寻茶︱湘西黄金茶
围炉茶话之寒露
说茶︱茶如人生,七段锦
子口——我的故乡茶
轮回里的茶香——读《漫饮茶》感怀
四访武夷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