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以巽卦为疾病

2022年10月03日19:32:53 风水 1281


易经以巽卦为疾病 - 天天要闻

巽为疾病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见于说卦传,我们熟知。但是巽也为疾病,我们就聊聊这个卦象吧。

易经代表疾病的卦象,一般来说有三个卦,分别是坎卦,坤卦和巽卦

巽卦代表疾病是因为巽为陨落,为颠,为腐烂败坏。周易的遯卦三爻讲,有疾厉。就是以互巽为疾病,三爻上无应,又前行遇阳爻为敌。所以讲有疾厉。丰卦的第二个爻讲,往得疑疾。也是互巽为疑,为疾,五爻与二爻不相应,所以讲往得疑疾。无妄卦的第五个爻讲,无妄之疾。三四五爻构成一个巽卦,巽为疾,为药,巽药被艮火所焚,五爻与二爻相应,下卦震为笑乐,为喜,所以讲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易林这本书也是以巽卦为疾病,易林兑之蛊讲,疮痍多病。蛊卦上艮为节,为疮痍,下巽为疾病。巽之鼎讲,病伤不治。鼎卦下巽为病,互兑为伤,初至五爻泽风大过的象,大过为死。所以讲病伤不治。大壮之遯讲,火烂销金。就是以互巽为烂,下艮为火,遯卦阴消阳,干为金,所以叫火烂销金。

巽为疾病是因为阴消阳始于巽,乾卦下面第一个爻变成阴爻,阴爻已经入侵阳爻了,杂卦传讲,剥,烂也。这个烂就是有巽卦开始的,一阳入侵开始腐烂,逐渐侵蚀到五阳剥一阴就是剥卦,剥蚀殆尽,乾象就毁了,变成了坤卦,坤为死亡。

我们在观象玩辞的时候,看到巽卦就要联想到疾病,当然巽卦代表的万物类象很多,巽为疾病只是其中的一种,在实际的占断中要注意运用。

风水分类资讯推荐

易学风水入门——十天干己土,以及己土人的格局喜忌? - 天天要闻

易学风水入门——十天干己土,以及己土人的格局喜忌?

各位好,本期我们来了解下十天干中的己土,以及己土人的格局喜忌。《滴天髓》有云:己土卑湿,中正蓄藏。不愁木盛,不畏水狂。火少火晦,金多金光。若要物旺,宜助宜帮。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己土卑薄软湿,乃戊土枝叶之地,亦主中正而能蓄藏万物。
家里摆放神位,什么朝向最好?很多人都选错了! - 天天要闻

家里摆放神位,什么朝向最好?很多人都选错了!

请您在阅读本文之前,击文章上方的“关注”,以后您就可以免费收到“风生水起”每天推送的最新文章动态。感谢您的关注!很多人喜欢在家中摆放神位,祈求神灵庇佑。然而,你可知道,神位的摆放朝向大有讲究。今天,我们来探讨神位摆放的最佳朝向,提升家居风水。
解读老祖宗说的:“家开青龙门,赛过祖宗坟”,青龙门是指什么 - 天天要闻

解读老祖宗说的:“家开青龙门,赛过祖宗坟”,青龙门是指什么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我们的先辈们留下了许多富含深远智慧的谚语。其中,“家开青龙门,赛过祖宗坟”就是一个引人深思的例子。那么,“青龙门”究竟是指什么呢?这又是如何成为了家庭繁荣的象征呢?让我们一探究竟。“青龙门”在风水学中被用来指代家庭的正门。
门后的秘密:风水学如何决定你的财富与健康 - 天天要闻

门后的秘密:风水学如何决定你的财富与健康

风水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门重要学问,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环境关系的一种认识和处理方式。风水学的核心思想是“气”的流动和积聚,通过合理布局和观察环境,来达到调节家居风水,改变人的运势的目的。
属鼠的你,家里这些风水忌讳要警惕,别让小失误酿成大错! - 天天要闻

属鼠的你,家里这些风水忌讳要警惕,别让小失误酿成大错!

点赞加关注,评论一句我接,从此一顺百顺!在古老的东方文化中,风水学被赋予了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是一种生活哲学,更是一门关乎家宅安宁的神秘学问。特别是对于属鼠的朋友们来说,家居风水布局上的一些细节,可能会影响到整个家庭的运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那些不容忽视的风水忌讳吧。
搬新家记得,这“3处”放硬币,“寓意好”建议收藏! - 天天要闻

搬新家记得,这“3处”放硬币,“寓意好”建议收藏!

搬新家记得,这3处放硬币,寓意财运亨通,生活更如意——你可千万别忽略了新房刚搬入时,是最适合进行一些风水布局的时候。不仅为了美观,更为了家庭运势。在这之中,放置硬币便是一个既简单又实用的方法。很多人可能对此并不在意,但你知道吗?硬币的摆放位置,实际上关乎着家庭的财运和和谐。
梦见逝去的亲人,是上天在给你这五个提示,大吉大利 - 天天要闻

梦见逝去的亲人,是上天在给你这五个提示,大吉大利

在阅读之前,温馨提醒您,本文仅供参考娱乐,不可迷信!梦,是心灵的窃窃私语,是潜意识的涟漪。当我们在梦中与逝去的亲人重逢,那朦胧的身影,那熟悉的笑容,仿佛是穿越时空的深情呼唤。在民间传说中,梦境被认为是阴阳两界的桥梁,是生者与逝者沟通的神秘之地。
一图搞懂“风水煞” —— “开口煞” - 天天要闻

一图搞懂“风水煞” —— “开口煞”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有一些看似神秘而又无处不在的事物,而风水学中的“开口煞”就是其中之一。它虽然无形,但却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潜在的影响。接下来,我将继续为您揭示更多关于“开口煞”的奥秘,以及如何应对它带来的潜在影响。首先,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开口煞”的定义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