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武汉的绿色福利大礼包来了!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9日讯(记者明眺生 通讯员孙姝)2月28日出炉的《武汉市2024年绿化工作方案》,给市民提供了一份沉甸甸的绿色福利大礼包。

这份“大礼包”包括:全市新建绿地800公顷、植树造林2万亩以上。新改建各类公园110座,建设绿道105公里、林荫路110公里,复合利用公园绿地建设体育设施100处以上。加快推进绿色驿站进社区,举办公园文化季活动600场以上。

持续扮靓花城

80条道路景观将升级

东西湖区慈惠街毛家台小微湿地。 记者李子云 摄

今年,武汉将按“一路一策”原则,对发展大道等80条道路的绿化景观进行改造与提升,持续扮靓花城,包括建成南泥湾大道等20公里月季花带快速路,对芳草路等26条樱花、紫薇特色路进行景观升级,将深入推进特色花漾街区、花园路口、专类花园建设,彰显花城魅力。

“月季大道”洪山区珞狮南路。 记者高勇 摄

武汉还将实施降温增绿行动,包括建成东湖绿道三期、环汉口绿道二期、东西山系生态人文廊道示范段等精品绿道,总计建成串山连湖、分隔热岛的绿道105公里。

其中,环汉口绿道二期重点建设两段:长5.7公里的江汉段(张公堤东西湖大道路口至古田一路出口);长6.6公里的汉黄段(堤边路江岸路路口至张公堤岱黄高速路口)。

东西山系生态人文廊道示范段,将续建环月湖绿道的外围部分,即琴台大道和鹦鹉大道一侧的“l”形路段;另将启动龟山段的建设。

武汉将申建候鸟迁飞通道研究中心

沉湖国际重要湿地的候鸟。 王玉明 摄

今年,武汉将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保护和系统性修复,进一步擦亮“国际湿地城市”名片,重点实施东湖、涨渡湖、草湖等湿地保护修复,并建成小微湿地10处,还将申报成立城市湿地保护与发展国家创新联盟,以及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武汉研究中心,以便深入了解候鸟迁飞规律,有的放矢地加强对候鸟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

绿色惠民

再建绿色驿站110个

武汉市园林科学研究院绿色驿站。 记者刘帅 摄

今年武汉将做优绿色驿站品牌,新建绿色驿站110个,深入推进绿色驿站进社区,还将完善绿色驿站的“绿小武”线上服务平台,拓展专家库、社区园艺师库、园丁志愿者库三支队伍,开展植物医生进社区等活动,促进社区绿色指数和居民幸福指数双向提升。

江岸区拾叶口袋公园。(市园林和林业局供图)

【编辑:丁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