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跳动的时间节奏:Arnold & Son DSTB 表盘跳秒腕表

对不那么了解钟表的人来说,每秒跳动一格的秒针是石英时计的共同特征(借此降低能量消耗)。的确,跳秒功能对机械表而言,是极复杂而罕见的功能,对于真正懂机械表的行家来说,像Arnold & Son(亚诺表)的DSTB 表盘跳秒腕表这样的甄品,是收藏腕表完整履历里不可或缺的傲人杰作。


Arnold & Son创作当代表厂少人触及的跳秒腕表,其来有自。因为亚诺表的创始人John Arnold名声鹊起的最主要原因正是他所发明的极精准的精密航海时计,这些时计都拥有称为“dead-beat”的机械结构,也称为是“true second”跳秒指针。这种机械结构的秒针每分钟会跳动六十次,显而易见地从一个刻度跳到下一个刻度,而非按着机芯的摆频每秒移动好几次,令秒针看似不停行进。由于秒针每一秒的移动都对应着分钟刻度圈上显而易见的标记,可让人清晰的读时,也令人同时联想起制表工坊内的规范式时钟(Regulator)和精密航海时计(Marine Chronometer),这两种时计都得极之精准而且清晰可读。


Arnold & Son的DSTB表盘跳秒腕表呼应了John Arnold“致力追求测量时间的极致精准度”的制表科学,更特别的是,DSTB所搭载的A&S6003自制自动上链机芯,并非将跳秒机械结构结合到机芯内部,而是将整组结构于在表面一方(“表盘”跳秒因此得名),不单可一览无遗,更重要的是,秒针跳动之间极为引人入胜。这个别具匠心的跳秒显示,可见于一片巨大的透明宝石环下,环上缀有浅蓝色的标记。这些部件非常精细,品牌得采用LIGA 技术才能成功制作;也就是说它们并非经机械加工而成,而是以与制作微型处理器相似的方式来生产。

这系统的运作方式和棘爪式擒纵相似。机芯以一个带坠铊的杠杆推动一个非直接的秒轮,与一个末端装有红宝石托石的杠杆连接。每一秒,累积的能量都会提起托石,释放跳秒轮和指针向前跳动一格。然后一条弹簧会将杠杆弹回原位。系统的中心是一个十分显眼的锚,担当着坠铊的角色。锚不单是品牌的象征并见于标志之中,亦点出了其一脉相承自致力研发精密航海时计多年的Arnold & Son的制表传统。


亲眼看到DSTB表盘跳秒腕表,目光绝对会被亚诺表制表大师创作的复杂机械结构所吸引。43.5毫米不锈钢壳所容纳的蓝色面盘上,除了偏心显示的白色漆面时分小表盘和大器的蓝水晶跳秒表环外,杠杆、齿轮及三条钯金属缎面处理的跳秒桥板,大器地占据表盘的大半部,让人目光舍不得离开。跳秒杠杆更特别打造成锚状,让人联想到海洋及冒险,别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