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isu
随着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亚冬会”)的筹备工作进入关键阶段,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二外”)的多语种志愿者团队正式加入赛会服务行列。这支由小语种专业学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凭借出色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技巧,成为亚冬会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即将为赛会的顺利举办提供有力的服务支持。

冰雪之约,志愿同行
正值春节期间,24位二外志愿者告别家人,于2月1日从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发,踏上志愿服务征程。他们与冰雪相约,从全国各地汇聚哈尔滨,用语言专业和人文素养,在8个场馆全力保障亚冬会开闭幕式大型活动、媒体运行、赛事保障、医疗卫生等,用志愿精神和青春激情服务亚冬体育盛会。


部分志愿者机场合影
家住广西的陆秋雨将在医疗卫生与反兴奋剂部用阿拉伯语开展咨询翻译工作。临行前,她激动说道:“这几天,我反复熟悉志愿服务流程,背诵引导知识,还特意练习了常用外语表达,就盼着能在亚冬会中提供优质服务。我深知,自己不仅代表个人,同时还代表着哈尔滨的热情与友好,代表着二外优秀学子的精神风貌。”

春风送暖,厚积薄发
为做好亚冬会志愿者服务保障,学校依托北京国际志愿服务基地平台资源优势,开展多场培训,党委宣传部专业骨干为志愿者开展摄影技巧专题培训;组织媒体记者、部分专班成员单位教师召开3次交流会,研究制定了突出人文交流、彰显志愿风采的宣传工作方案;组织召开行前动员会,由校团委副书记丁一部署了志愿服务岗位安排和工作要求、宣传报道报送机制和成果要求、以及服务保障的基本措施。学校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按照一人一策原则全力保障志愿者交通、住宿、基本物资保障等实际需求,确保志愿者全身心做好志愿服务工作。




部分培训剪影(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来自中东学院的尹鹤霏临行前在日记上写道:“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到如此大型国际赛事中,难免有些紧张,但看到二外的老师同学以及组委会的认真与贴心,也让我放下了一部分紧张。很期待本次亚冬会志愿服务活动,我相信会从中获益良多,也会成为我独特的美好回忆!期待见到一起做志愿服务的同学们,也期待着自己的工作内容,我将会以无限的耐心与热情做好本次志愿服务。”

多语种优势,服务国际赛事
本次派出的二外志愿者,在亚冬会中承担着语言翻译、文化交流等重要任务,他们分别来自中东学院、亚洲学院和汉语学院。除英语外,志愿者们还擅长阿拉伯语、波斯语、朝鲜语、越南语、泰语、哈萨克语等多种语言,能够为来自亚洲部分国家的运动员、媒体记者及观众提供优质的语言服务,在跨文化交流中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来自亚洲学院的赵子翊写道,“正月初三,家中仍洋溢着春节的喜庆,而我已整装待发,即将前往哈尔滨,投身于亚冬会的志愿服务中。此刻,我心中既有对未知挑战的忐忑,也有为亚冬会贡献力量的激动。想象着赛场上的热血沸腾,运动员们的拼搏身影,以及那份跨越国界的友谊与团结,我深知此行意义非凡。感谢学校培养了我们复语复合的能力,让我们有更多机会得到实践锻炼。愿我能以最诚挚的微笑,最专业的服务,为亚冬会增彩,为学校争光。”

今日立春。立春至,万物生,带来温暖与希望。随着哈尔滨亚冬会冰雪之约脚步的临近,冰雪竞技碰撞,冰雪文化传承,冰雪经济繁荣,这座城市也将从“冰城”变“暖城”,成为乙巳年开年的美好印记,值得期待!
伴随着温暖与期待,亚冬会,二外多语种志愿者来啦!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出品
来源丨校团委
文字丨林涛
编审丨徐满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