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算是来到深秋了。
都说秋天是黄金美容季,但今年的美容大计恐怕实现起来有难度。风木能量太过的岁运,气候感觉像个电吹风似的,风大不要紧,要紧的是把水汽都吹跑了,干燥得不行。
中医讲“风胜湿”,到人身上也是如此,眼干鼻干口干皮干头发干,这股超强秋燥大家都深有体会了。遭罪的尤其是嘴唇,美容季分分钟就成了毁唇季,发干、起皮甚至出血,连大笑都不敢,生怕扯出口子来。
要知道,光干燥还没啥,嘴唇最怕的就是风,经常刮风的天气,嘴唇动不动就干裂起皮,涂了唇膏也不管用。这是怎么回事呢?日常有哪些常见的毁唇习惯?怎么由内到外缓解唇干不适?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个话题。
嘴唇容易干,是因为娇嫩吗?
你说嘴唇娇嫩吧,又算不上,至少摸上去不怎么细滑。之所以容易发干,是因为比起身体其他部位,嘴唇的皮肤和粘膜薄得很,只有周边皮肤三分之一的厚度,非常敏感。
更重要的是,嘴唇几乎没有皮脂腺和汗孔,完全没法分泌皮脂水分来滋润自己。所以,一旦天气干冷或者风吹日晒,就很容易干燥起皮了。
比起其他部位,嘴唇还有一个特点,尤其怕风。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干燥的秋冬季,嘴唇虽然缺水但不至于开裂,但要是到户外被风吹到,搞不好就是开裂出血的下场。
这样的症状,中医有个很形象的说法叫“唇风”,往往跟脾胃问题有关。内经讲,“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与嘴巴是相通的,精华上注于唇。但脾五行属土,天生容易被风木克制,嘴唇怕风就是这个道理,故有“唇风”一说。
毁唇日常:3件事很多人做错了!
要拯救“沙漠唇”,下面3个日常毁唇大坑,请务必避开。
1、舔嘴唇
大家有没有经常用舌头舔嘴唇的习惯,特别是嘴唇干的时候,更会下意识地舔一舔?可你们发现了吗,嘴唇越舔越干!经常舔嘴唇,不仅不会让嘴唇湿润,还会适得其反,加重干裂,甚至可能惹上唇炎。
这可不是吓唬人。常用舌头舔嘴唇,就跟在干燥的天气里勤洗手一个道理,唾液中的水分蒸发会带走本来就比较紧张的水分,形成越干越舔、越舔越干的恶性循环。甚至会使嘴角处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
而且嘴唇平时很少直接接触到唾液,对唾液中各种大量消化酶没有抵抗能力。舔嘴唇后口水蒸发后残留的消化酶还粘在嘴唇上“消化皮肤”,这完全就是自残毁唇。
2、撕嘴唇的皮
如果习惯舔嘴唇的话,起皮结痂是分分钟的事。唾液里的水分蒸发后,消化酶里的大分子蛋白质会残留在嘴唇上,与唇部脱落的细胞一同就形成痂皮了。一起皮就忍不住撕,撕又撕不尽,不撕又难受,死循环。
一方面,痂皮下面的组织还没生长完整,强行撕掉会形成更多痂皮。更严重的是,嘴唇皮肤很薄血管丰富,一旦死皮周围的毛细血管被撕裂出血,容易引发感染。
所以,真要控制好自己的双手。
3、用错唇膏
唇膏看起来都差不多,但是成分各有不同。唇膏用错了不仅起不到润唇作用,还可能越用越干。下面是唇膏的常见成分,大家可以多关注说明书,自己判断下是否适合:
推荐成分:
❶ 透明质酸钠、神经酰胺、角鲨烷:保湿修复
❷ 蓖麻油、霍霍巴油、凡士林:锁水
❸ 尿囊素、维生素E:缓解嘴唇干裂起皮
不推荐成分:
❶ 水杨酸、苯酚:虽然能去除嘴唇干皮,但也容易破坏唇部角质层,导致嘴唇皮肤屏障受损水分更难留住。
❷ 矿油、矿蜡:虽然有锁水效果,但长期频繁使用会让嘴唇周围皮肤腺体减少油脂分泌,同时降低嘴唇自身的保湿能力。
涂唇膏的方法也要注意。不少朋友习惯左右涂,其实这样并不能达到滋润效果。因为唇纹是竖着排列的,上下涂更容易让唇膏的有效成分滋润嘴唇,从而缓解干燥。
光补水没用的!私家护唇tips送给你!
秋季燥邪当令,燥邪最易损伤津液。外面有燥邪侵扰,脾虚又无法运化输布津液到全身,表现在嘴唇就是瘙痒、脱皮、开裂。
要真正改善嘴唇干裂起皮,需要在内调理脾胃,在外敷护唇养唇,才能从内而外让嘴唇润起来,美起来。
外养
秋冬干燥,嘴唇确实容易变得粗糙,日常可以一周做一次简单的去角质保养。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用绵白糖,绵白糖颗粒很细,是温和又安全的去死皮小能手。
洗脸后用热毛巾敷唇3分钟,然后用指腹沾取绵白糖在双唇上轻轻摩擦直至融化,最后清洗干净就可以了。去完死皮再接着做个唇膜效果更佳,敷着唇膜可以直接睡,一觉醒来嘴唇会润得吓你一跳。
秋意越来越浓,燥气也越来越强,所以就简单地疏理了一下,希望有所帮助。
关注你的健康困扰,关心你的饮食起居,关注活法儿,每天一篇新鲜养生干货送给你,我们一起追求美好生活和健康养生。感谢阅读,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