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四大”时装周一直是不同季节的风格代码:巴黎的关键词是奢华高级,纽约的是商业实用,米兰的是精致高贵,而伦敦则是保守与先锋并存。在老牌的四大时装周之外,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如今已经低调地成为了又一个重要的时尚目的地。随着绿色时尚的倡议日益盛行,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哥本哈根时装周近年吸引到一群才华横溢的设计师以对环境负责的方式参与到时尚设计的华丽世界之中。
上周,2023年春夏哥本哈根时装周刚刚落下了帷幕。尽管2006年才创立的哥本哈根时装周看似略显“稚嫩”,但近年来它的影响力并不逊于传统的四大时装周。作为“四大”到来前打响的第一发“彩炮”,本季哥本哈根时装周的热门品牌不仅包含着令人惊叹的环保意识,而且强实穿性和少见的多彩风格也打破了人们对北欧设计“性冷淡”的刻板印象,带来了一股让时尚界为之耳目一新的北欧风。

哥本哈根时装周上Iso Poetism的品牌走秀。-视觉中国
不止高冷的北欧风
来自北欧的时尚到底是什么模样的?
北欧时尚的“崛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2005年,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时装周成立;次年,丹麦的哥本哈根时装周创办。在两者的合力之下,“北欧风”在时尚圈中自成一派。在人们的印象里,来自北欧的设计往往强调极简主义的黑白灰,并且以其标志性的冷淡气质揽粉无数。但哥本哈根时装周的首席执行官Cecilie Thorsmark表示,其实北欧的时尚界正努力突破人们的这些刻板印象。
北欧时尚其实是生活气息最浓郁的风格——对华而不实不屑一顾,但对设计、质感、舒适度和可持续性有着近乎苛刻的理性追求。而所谓的极简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平淡无趣,它也可以拥有丰富的细节和耐人寻味的美学。因而,北欧风这种“实在”的时装理念近年来在时尚界越来越吃香,影响也越来越大。
英国老牌奢侈品零售商Harvey Nichols时尚总监Laura Larbalestier曾经参加过十多届哥本哈根时装周,可谓见证着时装周的成长。她认为,哥本哈根时装周最吸引她的地方是北欧的设计师品牌大多带有一种“现实主义风格”——不仅服装实穿性很强,日常生活穿着也实在而不浮夸,价格也相对平易近人,因此对广大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作为哥本哈根时装周最受瞩目的本土品牌,Ganni把哥本哈根这座城市最常见的生活方式——骑行搬上了舞台。据悉,哥本哈根拥有的自行车数量(74.5万辆)比市民人数(60万人)还要多,整个城市到处都是受保护的自行车道,而人们也习惯了骑自行车出门办事。本季,Ganni选择在Ofelia Plads海滨码头的自行车道上举行自家的大秀。“Joyride(快乐骑行)”的主题自然离不开自行车,模特们穿着与跑道同样靓丽的造型穿行在自行车道上展示,不用担心华美的服装无法适配“落地”的日常生活。
今年Ganni重新推出了粉丝最喜欢的款式:褶边接缝、泡泡袖、娃娃裙,整体主打日常生活风格,不时穿插正式的晚装。整体剪裁更加清晰明快,对生活在“自行车之都”的人士十分友好。用色上亦丝毫不冷淡,大胆的豹纹、大片的花卉印花,还有粉红色、蓝色、橙色甚至荧光色,化作哥本哈根的夏日彩虹落入观众眼帘。
Ganni研发的“未来面料”Infinna™引入了循环再造的纺织废料,还有品牌所推出的Vegea鞋子,用的是葡萄酒生产中剩余的葡萄皮特制而成。
来自瑞典的Jade Cropper是哥本哈根时装周日程表上较年轻的新一代设计师,但无疑她也是最受关注的设计师。2020年,Jade Cropper围绕重新使用滞销品和回收材料的主题创立了自己的同名女装品牌,后来她被选为瑞典时尚达人,还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不少名人粉丝的关注。
本季,她带来的全新系列是以她母亲对腐烂树叶和花朵的摄影作为灵感来源。黑白灰蓝棕的深沉色调,展现出充满力量和自信的多面女性形象;精致的超长高开衩黑色礼服和酷炫不羁的机车女孩皮衣裤套装都在同一条秀场跑道上找到了家。Cropper表示,她想象中的女性是自信、独立、独特的,可以性感妩媚也可以是北欧酷妹,但更重要的是她们是有环保意识的消费者——关心可持续发展,远离快时尚。
环保扎根台前幕后
今年4月,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报告。数据显示,2010-2019年全球温室气体年平均排放量处于人类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增长速度已经放缓。但报告也指出,不立即在所有部门进行深度减排,想将全球变暖限制在1.5℃将变得毫无可能,未来极端天气将更加频发。作为被诟病为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最厉害的行业之一,时尚行业背后付出的巨大环境代价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反思。
尽管绿色时尚的说法已经不再新颖,但对庞大的时尚产业而言,要真正地执行和落实依然任重而道远。Cecilie Thorsmark指出:“我们需要更加坚定地应对气候危机。目前我们所有为环保付出的努力都被时装行业自身巨大的产量所抵消,所以对气候造成的负面影响仍然在增加。”
真正的改变需要时尚界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参与。Cecilie指出,品牌方需要生产数量精简但可以增加穿着场合和次数的服装;消费者则可以妥善保养现有的服装或者购买二手服饰,从而减少新品购买的需求。而作为时装周的主办方,她说:“我们则需要更强有力地推动立法,采取激励行动和创新的政策措施,订立和提高整个行业的标准。”
哥本哈根时装周在两年前依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入了一套对品牌可持续发展实践情况的评价体系,体系中共包含18项需要满足的最低标准,涵盖设计流程、材料选择和工作条件等六大重点领域。这些要求里对时尚行业常年被诟病的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不会销毁以前时装系列中未售出的衣服;不在商店或电商订单中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装,而是提供可回收再用的包装;时装秀的布景设计和演出制作都保持“零浪费”等。
2023年1月,这些可持续发展条例标准将正式实施。届时,所有参与哥本哈根时装周走秀日程的品牌都必须满足这些标准才能参与时装的展示。2023年2月,时装周会增加额外的可持续标准,并为品牌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
Cecilie透露,这些制定的标准并不是“死的”,组委会每季都对其进行修改,以确保这些要求能及时地反映行业的发展并作出行动。这些标准中,最为瞩目的莫过于今年刚刚宣布的:禁止在时装系列和时装秀上使用皮草。丹麦是欧洲最大的皮草进口国,而这个把皮草“清出”时尚界的决定和举动无疑将巩固哥本哈根时装周作为全球可持续时尚平台的地位——赚钱要紧,美丽要紧,但道德和地球的未来也同样重要。
本季时装秀台前幕后的许多细节,也不乏为环保努力的用心。不少品牌改用电动汽车接送看秀的客人,取消了纸质邀请函,为客人提供素食餐点,以及用纸质包装的饮用水等。哥本哈根本土时尚品牌Iso Poetism带来的时装主要使用天然的染料,而且还会用冷水染色技术来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水量。推崇简约风格的另一个本土品牌Samsøe Samsøe则十分看重产品在可持续性方面的表现,他们认为耐用性是减少浪费的关键,因此目前正致力于生产由优质材料制成的经久耐用的服装。除此之外,在后台,品牌工作室搬来了平时用惯的置物架,还使用了由生物特制而成的衣架。在绿色环保、零浪费的路上,各大品牌都“卷”得不亦乐乎。
美丽是一项终身的事业。而对哥本哈根时装周而言,在关注漂亮的设计之外,更多地考虑人类、自然和未来,才是让这份美丽永续不断的要义。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