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向阳 花自盛开——泉州女画家赴榕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

  这一周,画室的学生们已经连续几天没有见到老师了,面对老师的临时停课,学生和家长们不仅没有抱怨,还纷纷表示支持!原来,他们的美术老师——这位来自泉州的热血女画家杨老师要去做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赴榕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延续生命的希望。

  杨老师是一名大学老师,也是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深耕在自己的国画专业领域,她的画作温暖向上且极富生命力。天趣在手,万化归心;心若向阳,艺笔生花。她的爱心善举,一如她的画作一样为生命赋能、温暖时光。

爱心使然,她热衷公益

  因为母亲从事医务工作,杨老师从小浸润在医者仁心的教育中,助人为乐的种子深深埋在了她的心底。杨老师自2008年开始了长达3年的无偿献血之路并参与各种公益活动,在生活中她主动到社区担任志愿者,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科普靠谱,她勇敢入库

  在2016年4月的一次无偿献血中,杨老师得知还有捐献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这样一种救人方式,并且这种采集方式如同采集成分血一样科学、安全。通过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她勇敢地伸出手臂,留下血样和个人资料,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困难重重,她义无反顾

  转眼七年过去了,她的人生角色也从青葱少女转变为颇受爱戴的教师和小有建树的女画家。在漫长的配型等待过程中,杨老师自身也经历了疾病的折磨,对患者的遭遇更能感同身受。金秋时节,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拨通了她的电话,告诉她与一位血液病患者的hla初配成功,询问她是否愿意伸出援手时,彼时身体抱恙的她很快做出了决定,答应了捐献。

  由于患者病情紧急,杨老师就接到了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需要同步进行高分辨分型确认和全面体检,她积极调整时间配合各项检测,在一周内完成了所有流程,后因患者身体原因,采集计划随之延后。“既然选择了捐献,我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经历几番波折,救人的初心却始终不变。

  七年践诺,她完成心愿

  2023年年底,在确定采集日期后,杨老师开始为这场生命续航之旅做准备。在学生、家长们的理解以及父母、单位的支持下。她在福建省红十字会、泉州市红十字会和医护人员的见证下,签署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同意书》,为挽救他人生命作出郑重承诺。

  当天,杨老师就开始接受动员剂注射,几天后顺利完成了造血干细胞采集,在得知她献出的生命种子第一时间被护送到患者所在的医院,重新点亮患者的人生,她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至此,杨老师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6553例、福建省第424例、泉州市第37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福建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 丁丹阳)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