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不了》|把人生的小泥泞都画成了满天繁星

欢迎在每周一与我相遇,2022年的26周,为你推荐漫画——《回答不了》。

这是一本让人咀嚼文字、不想看图的漫画书

随着年龄增长,周遭的一切都在变得越来越复杂,生活中回答不了、没有答案的事情可太多了。

当然,更大可能的是:环境的复杂度没有发生变化,而是我自身变得复杂了。

或者换一个好听点的说法,我理解复杂事物与关系的能力更强了。

书如其名,关于应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完全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

但还是能够给我们在“情绪疏导”和“人性理解”方面有所收获。

看完这本书,你会变得不那么焦虑了。

因为你发现,你所痛苦的很多问题,书里的普通人也同样要面对和纠结。

我们和我们的问题没什么特别的,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但是问题不特别不严重,都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我们的问题,忽视我们的感受。

一个人可以做到情绪稳定,那一定是他非常关注自己的情绪。

像对待情人、朋友那样对待自己,不要对自己说刻薄的话,带着体谅理解与自己相处。

看完这本书,你会感受到人性另一面。

作者隐匿了所有人物的真实姓名,甚至还给一些人挂上了猪头表情,连漫画形象都没有。

所以这份肆意就可以流露在字里行间。

没有冠冕堂皇的说辞,没有矫揉造作的伪装。

都是直击灵魂的大实话。

你看,有匿名人士说

“人不会因为自己长得一般,就也喜欢长的一般的,还是会喜欢长得好看的。”

你可能会想——原来长得好看还是很重要呀。

毕竟是很简单的道理,我们自古就有“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但其实“喜欢”是一个很简单的情绪,我们的一生也会喜欢很多人,它代表的含义非常有限。

  • 比如我也喜欢小狗,但未来3年一定不会养,因为没有精力和环境照顾。
  • 比如我也喜欢瑜伽,但我退休之前都不会想要成为瑜伽教练,因为作为一名爱好者就能带给我足够的成就感、最大的幸福感。
  • 比如我也喜欢过一些人,但其中大部分没有在一起甚至不再联系,因为短暂相交,相互支撑着走过一段路,就很美好,也很足够。

你看,有匿名人说

“现在好看的蠢女人太多了,你很难发现有完全值得把自己的生活所得与之平等分享的魅力女性。”

坦诚无耻地说,这句话可以击中我,大概是因为我在某一段关系里,也曾经想过与对方平分分享生活所得。

这种想法有错么?我认为答案取决于这个想法萌生的时间。

  • 如果是亲密关系的初期,那就是目的过强。真挚而纯粹的感情可遇而不可求,但完全出于某种目的的感情不该有,也不能长久。
  • 如果是亲密关系的中后期,那就是理所当然。婚姻也是一种合作,队友之间无法平分所得,彼此都很难认为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对等的回报,关系天平就会失衡。

all models are wrong,but some are useful。

目的-行动模型有用,但一定不会在所有场景都对。

另外,我还想提点自己,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错和对或许边界模糊,但不会因为你承认了,错误就会减少,后果就会减轻。

深入思考那些难听的话,你会获益良多。

捕捉有意义的启发洞见。即刻优化才能快速进化。

你看,有匿名人说

有些女的吧,自视甚高,你对她好。她还总觉得应该能找到比你好的,她要计算和你在一起的机会成本,这么一想,就觉得和你在一起牺牲巨大,所以特别骄纵,根本没办法相处。

扪心自问,我不太在意机会成本。

因为我总是很快速且自信地判断出最优选择,然后快速试错。

典型的现代快餐式感情模式,是主动选择也是被动选择。

  • 越来越缺少耐心去深入地了解一个人,与其变得亲近和信任。
  • 越来越难以放下戒备,因为比与人变得亲近更难的是——与一个亲近的人分开。

扪心自问,我并不娇纵,却难以相处。

娇纵其实代表着安全感和不在意。

而我非常没有安全感,又非常在意感受和结果。

所以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封闭且拘束。

要知道,从科学角度,闲聊八卦——也是人类进化、情感建设必不可少的元素。

“三思而行、说话做事要达到目的”是我一直奉行的原则。

而这份原则却不能让人在亲密关系中如鱼得水。

在和别人的关系中成长,以上。

谢谢你的阅读,愿你在2022年的27周,温暖阳光,充满希望,我们下周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