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90后和较早出生的00后都对曾经4399等网页游戏网站上曾经存在过的一款名为“狂扁小朋友”的游戏印象颇深。
虽然这款内涵简单粗暴(颇有“地狱笑话”色彩)的flash小游戏因为种种原因现在无法正常玩到,但其出色的游戏性和制作者背后的传奇故事依然值得我们去了解深挖。
flash游戏的开拓者
实际上,“狂扁小朋友”只是早期国内的搬运者对游戏采用信达雅中“达”的命名,游戏本身名为《dad 'n me》,直译为《爸爸和我》。
《dad 'n me》的制作者是一名来自美国宾州的程序员和网站作者托马斯·查尔斯·富尔普,又叫汤姆·富尔普/tom fulp。
tom fulp出生于1978年,从小到大一直都生活在宾州,就连大学也读的是宾州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德雷塞尔大学”(费城三大名校之一)。
早在tom fulp13岁那年(1991),他就已经开始向snk公司的neo geo家用机粉丝推出名为new ground的杂志,虽然成绩一般,但这却是标志着他进入游戏领域的第一步。
到了1995年,tom fulp在念高中的时候正式创建了一个名为new ground remix的网站;
这个网站原本只是一个bbs论坛网站,但tom fulp创建网站不久之后就加入了一个名为“club a seal and assassin”的网页游戏选项,最终网站彻底变成了以网页游戏为主的newgrounds。
1999年,tom fulp用flash3开发了成名作《比克学校》(pico's chool),而通过开发这款游戏tom fulp顺势开发出了后来几乎所有flash游戏开发者都会用到的脚本语言actionscript初代版本。
在这之后,tom fulp遇到了他的重要合作伙伴,也就是“狂扁小朋友”另一位开发者的丹尼尔·约瑟夫·帕拉丁,又名synj、丹·帕拉丁/dan paladin。
flash游戏的艺术家
不同于tom fulp在游戏程序方面的努力,synj对美术设计更为擅长也更加上心。
在《比克学校》发布后同为flash游戏开发者的synj觉得tom fulp的美术风格很对自己胃口,于是这两个相距5000公里左右的天才在2000年的时候正式开始合作开发游戏。
(左下角有狂扁小朋友的彩蛋)
根据synj在newgrounds上不时发表的动态,怪兽叔了解到“狂扁小朋友”以及后来《城堡破坏者》的美术雏形很有可能来自一把椅子。
没错,后来火遍全球的《城堡破坏者》也是他们做的。
2002年,tom fulp与synj正式成立了一家新的游戏公司——巨兽(behemoth),并在同年开发出了登录多平台的游戏《外星原始人》。
《外星原始人》一经发布便受到了玩家与各大媒体的一致好评,甚至在当年本作还被提名为gamespot的年度“最佳趣味性”奖项,不过最终这个奖被颁给了《圣安地列斯》(就是你们想的那款游戏)。
时隔6年之后,当欧美游戏圈对flash游戏的热情逐渐消退之时,synj和tom fulp又开发出了更出色的《城堡破坏者》。
虽然“狂扁小朋友”因为4399等小游戏门户网站而被国内玩家熟知,但《城堡破坏者》却是一个响彻全球的ip,所以我们在标题中才会说“狂扁小朋友”只是其开发者最普通的作品之一;
论影响力、知名度、还有游戏间接创造的收入“狂扁小朋友”都无法与synj主创的《城堡破坏者》以及tom fulp开发的actionscript脚本语言比肩,就连《比克学校》在全球的知名度也比《dad 'n me》要高。
最后,虽然flash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但经典不会消失,并且未来也会有更多天才来为游戏圈创造新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