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目友人帐》这部系列动画中,曾经有这么一段对话,夏目告诉猫咪老师,他寄养在别人家的时候,即使没有吃饱也不敢要求添饭。现在看来,那时候没有吃饱就直接讲,饭很好吃的时候直接夸赞就好了。
当时看的时候,我并没有搞懂为什么这么说。直到我看了《胡萝卜须》这本书。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胡萝卜须》的作者是儒勒·列那尔,法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戏剧作家,龚古尔学院成员。萨特称其为“世纪末的作家”,认为他“直接或间接地代表着法国现代文学的起源”。这本书便是根据作者童年经历创作的。
作为家中第三个孩子,胡萝卜须没有被父母叫过名字,只叫这个有些不太友好的外号,这个外号源自他并不英俊的外表。
胡萝卜须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作为第三个孩子,他并没有得到父母多少爱,可以说,为了能够得到父母的关注,他做了很多事情,不禁让人觉得心疼。
在《安排》这篇中,胡萝卜须跟新来的女佣阿加特讲了他在家要做的事情,竟然洋洋洒洒说了两三页,其中还说会抽空帮阿加特干活。看到这,我都怀疑胡萝卜须也是勒皮克一家的佣人。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胡萝卜须为了得到父母的爱,压抑着自己的需求:他可以忍受挤脚的鞋子,独自扛着打猎的装备走一路,直到脚肿了,手肿了也不说一句话;他宁愿吃不饱吃不好,只为了不让妈妈说他贪吃,为了和妈妈吃一样的东西讨她欢心;他不敢说他也想吃西瓜,只去啃喂兔子的西瓜皮。这样的事情书中写了很多,一个为了得到爱,做出各种讨好行为的小孩形象跃然纸上。
如果你觉得这样的事情离你很远,不妨想想中午和同学/同事吃饭的时候,你是按照自己节奏来吃饭的吗?还是看大家都吃完了,匆匆吃两口结束呢?
关于这部分,书中是如下描写的:
不要因为食物好吃而太早吃光,显得贪婪;也不要吃得太慢,显得磨磨蹭蹭。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还好,在最后,《反抗》这篇里,胡萝卜须开始表达自己的意见,学会说不。虽然胡萝卜须内心也是恐惧的,妈妈第一次被拒绝后,反应也很大,但是,只有勇敢表达自己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而委屈自己并不能。胡萝卜须拒绝妈妈的时候,哥哥对胡萝卜须开始有了尊重之情。
这也就是为什么,夏目在被温柔善良的藤原夫妇收养后,才明白的道理:一味委屈,并不会增加对方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