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公园,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不友好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城市的本质是什么?

有人说,是集聚

“城”,一个物理空间,是人的聚集地;而城市的灵魂则在于“市”,即商业交互的场所

人类社会相对成熟之后,才有了城市,在城市中,人们实现了集中的居住、工作、社交,以及各类商业、经济行为...

现代社会更是如此。

一个城市,或者区域,衡量其活力、势能的关键要素有两个:商业

繁华的地方才能孕育出商业,反过来,活跃的商业会推动城市更快发展成熟。

重庆最深谙这个道理的地方,其实,就是中央公园

最近中央公园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明确:明年,首开商圈

除了公布商圈开业计划,他还释放出另一个更意外的重磅消息--大扩容

甩了一对“王炸”出来。

1


(来源于公众号“渝北发布”)


最近,渝北官方通告了两组重磅数据。

第一组:2021年,商圈首开!2022年,全面开业,2025年,形成千亿商圈

第二组:2022年,商圈从当前的360万规划,扩容至420万方,2025年,至600万方!(约3个观音桥

(两江国际商务中心效果图 图源网络)


中央公园,凭什么有这个底气?

简单梳理,你就会明白:

从宏观层面而言,“内循环的关键,就是刺激并释放消费潜能

基于此,重庆已提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战略。

解放碑、观音桥两个千亿商圈,显然还不够。

渝北要抓住这次大机遇。

提出辐射500万人

(来源于公众号“渝北发布”)


从微观上看。

渝北常住人口超168万人,人均GDP突破十万元大关,接近发达省份水平。产业+人口旺盛

加上周边悦来,空港,水土,蔡家.的新增人口...回兴两路的原住民。

合计起来,就已有2-300多万人的当量。

(示意图)


以及江北国际机场4400多万的年旅客量!

一座600万方,5.0时代--全新“超级体验中心”式的商圈,会吸引多少人呢?


2


这是一场有把握的仗。

为了商圈,强悍的渝北+两江一直在给予众多资源加持。

比如已经网格化的全新主干道路


还有对重庆格外关键的轨道交通。中央公园内早早就布局了三条

10号线已通车,在建5号线未来将贯通南北,9号线连接中央公园与江北嘴、观音桥、沙坪坝等重要区域!

山水相隔的重庆,轨道网沿途的重要性,会十分突出

  • 重庆报业集团、市检察院;
  • 市人社局、市档案馆;
  • 重庆市新闻传媒中心等等。

众多单位已经入驻。

全新的渝北区人民医院,17所中小学校,配套真心不错!

中央公园的核心价值,是未来的全新的重庆新中心

对大都市生活的塑造,和对优越环境、配套的追求,实际上已是支撑区域的关键动力。

从推进周期看,轨道已通车、学校已开学、医院开业、公园开放、商圈明年首开!

中央公园,进入成熟的最后一步,只是需要大家装修好搬过去而已...

(纽约中央公园 图源网络)

中央公园不光是一个商圈,而是一系列综合配套!

3


中央公园式的理想生活”,在重庆其实明显的自成一派。

上班族,年轻小两口,或是三代同堂;

需要教育、医疗、地铁,还是购物中心;

这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

工作日,乘5、9、10号地铁去上班,小孩就在附近上学,老人逛公园都能逛一天;

休息日,去公园趟2小时、跑跑步,去商圈逛街,看场电影,下个馆子...

(意境图 图源网络)

工作、交际、娱乐、运动、购物、公园、亲子,在公园5公里半径以内,聚齐了现代城市的绝大部分要素

当然,价值与价格,往往是相匹配的。

面粉和面包的价格,形影相随。

随着地价升高,市场进入一个“高举高打”的行情。

主流价格区间,基本追上了“两江四岸”核心区。

  • 新盘价格徘徊在套内17000-20000元/㎡上下;
  • 公园头排,总价已经去到400-500万+!
  • 品质小高层、大平层,总价基本都在200-250+的水平。

180万以内的新房,已经很少了!

市场也有明显产品分化

2018年之前的产品,品质一般,高层塔楼居多,中小户型为主;

2018年之后上市,品质提升,但大平层、小高层为主,套内80㎡+起步中大户型为主

如今中央公园对于不想背负太多负债的追随者,已经不友好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