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新出的《王朝》,豆瓣高达9.7,它究竟凭什么?



提起自然纪录片,恐怕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BBC了吧,

一向以魅力不凡、惊艳世界而著称的BBC,带领着观众一同探索着自然生命的种种神奇和伟大。



此前,它曾与腾讯联合出品了两部纪录片,

一部是《地球脉动2》,另一部是《蓝色星球2》,

可以说,这两部纪录片创造了全球收视纪录,豆瓣评分更是历史性地飙到了9.9分。



初见《蓝色星球2》时,

从冰雪覆盖的极地海域,到颜色多变的珊瑚岛礁;从风暴肆虐的大西洋,到物种奇特的漆黑海底,

或美轮美奂,或惊心动魄,或热泪盈眶,海洋世界最真实的一面,就此徐徐展开。



来到《地球脉动2》后,

从茫茫天地的壮美和卑微,到生命世界的坚韧与脆弱;从世间万物的神秘和莫测,到自然法则的宽广与不仁,

或光怪陆离,或眼界大开,或直抵人心,地球一帧帧精美的画面,就此缓缓铺开。



如今,BBC又一次和腾讯携手,于不久前,推出了最新自然类纪录片巨制:

《王朝》(Dynasties)。



依旧没有让观众失望,豆瓣评分高达9.7分。



整部纪录片共5集,但拍摄与制作历时4年,

主要讲述了自然界里最具标志性的动物族群的“王朝更替”,记录属于它们家族命运的跌宕起伏。



每集选取一种动物作为主角:

南极洲极地荒野,极光下的帝企鹅;肯亚马赛马拉大草原,晨曦中的狮子;

非洲津巴布韦赞比西河洪泛平原上,暮色中的鬣狗;印度班达迦丛林,夜色下的老虎,以及塞内加尔的黑猩猩。



每一种动物都有着王者般的气场,

引领你走近这个充满权力斗争、家族背叛、兴衰更替的世界,揭开那些隐藏在动物族群中,不为人知的秘密。



打开这部纪录片,你会发现,这里发生的一切,远比任何小说都更富有戏剧性,

其中尖锐激烈、高潮迭起的矛盾冲突,和一波三折、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更是堪称动物版的“权力的游戏”。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不仅可以见证,动物之间的温情和残酷,感受到它们在面对对手挑战时瞬间爆发出来的斗志,

还会领略到它们在面对兄弟反目、母女不和、家族斗争时的心酸。



《王朝》的第一集,

以西非塞内加尔撒哈拉沙漠边境的黑猩猩家族首领戴维,和篡位者卢瑟之间的王权争夺展开,

呈现出生者为王,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



身为族群的首领,曾经的王者,戴维,

它有着与生俱来的王者风范,耳朵上的伤疤,以及身上累累的伤痕,无不在昭示着曾经决斗时负伤的英勇。



从青少年时期开始,戴维就开始挑战王位,

尽管经历了多次失败,但它依然重新站了起来,最终打败了上一代的首领,变成了新一代的王者,

在它称王称霸的这几年中,享有着猩猩族群中至高无上的权利,

凭借着拳打脚踢的余威,让所有觊觎王座的竞争者,都败下阵来,知难而退。



动物的族群和人类的并无二致,在它们的社会关系中,同样具有难以预料的复杂性,

原本稍微平静的生活,因为丛林里旱季的来临,骤然被打破,

因为资源变得稀缺,每个猩猩都想拥有充足的食物和水源,以及优先的繁衍权力,

于是,这个族群的政权开始愈发动荡不安。



曾经对首领之位虎视眈眈的几个猩猩,不改狼子野心,

它们开始蠢蠢欲动,企图谋权篡位,而这其中的带头者,便是卢瑟,

卢瑟很年轻,也很受拥戴,不但有谋,而且有勇,

趁着戴维不备,联合众猩,攻它一个措手不及,这是卢瑟早就盘算好的计谋。



激烈的战斗就此打响,飞扬的尘土在风中叫嚣,几个回合下来,上了年纪的戴维,难以以一敌十,

胜利者们大获全胜,洋洋自得,于是重新分配了族群的雌猩猩们,并开始寻找新的水源和食物,

只留下奄奄一息地倒在地下的戴维,

它的趾头被扯断,血肉模糊,身上也皮开肉绽,曾经的王者,失去了不可一世的风范。



当所有猩猩都离它而去时,躺在地下的戴维,像一个命不久矣的老者,孤苦无依、气息微弱,年老体衰,伤痕累累,

眼神里浸透着太多的过往,让人不忍心去一探究竟。



这一次,在拍摄手法上,BBC也一改以往宏大壮阔的风格,采用的更多是手持跟拍、近焦拍摄,

得益于这种偏向电影特写式的镜头,戴维等动物的神情被捕捉得很好,

正当人人都在担心曾经的王者会就此倒下时,镜头一转,戴维从地上慢慢地爬了起来。显然它不会轻易认输,

坚定的眼神,似乎也在昭示着它想要重新夺回王位的决心。



战斗的号角已然吹响,这场战争还会继续,下一场战斗也会到来,

有权利的地方,战争将永不停歇,

无论是对于人类,还是对于猩猩!



在拍摄时,该纪录片的执行制片人迈克·冈顿(Mike Gunton)曾说:

“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个族群当中谁会胜出,最后谁会死,谁会活下来。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

如同观看《权力的游戏》,你也会置身于精妙绝伦、危机四伏的世界,

而你永远也不会知晓,故事中的主角,下一秒会经历什么样的遭遇。



纪录片中的主角,也同样有着瞬息万变的命运,

它们的危险不仅来自于虎视眈眈的敌人,而且来自于处心积虑的同类,然而,无论是外部斗争还是内部矛盾,都不是最大的挑战。



迈克·冈顿先生直言:

“所有的这些动物都是濒临灭绝的,它们在自己的生命当中所面临的,除了自然挑战之外,还有人类对它们的挑战。”

就猩猩来说,由于当地采矿行业的发展,栖息地日渐被破坏,滋生了大量的偷猎者,

在过去的25年间,西非黑猩猩已经消失了80%,

而塞内尔加黑猩猩的数量,不过残存了几百只。



“世界纪录片之父”戴维·阿腾伯勒爵士,依旧担任这个纪录片的解说者,

九十多岁高龄的他,一直在强调:

“我们对自然界,了解得还是太少。它值得更好的理解和尊重。而我们没有心存敬畏,是因为我们对它们一无所知。”

从这个角度来说,BBC的自然纪录片,依旧有着深刻的警醒意味。



对于这部《王朝》,制片人在采访时说:

“这是我们自然历史纪录片当中的一个转折,因为拍摄的视角和内容非常不同。”

“如果这个拍摄计划成功了,最后与观众们见面的,将是一部真正的莎士比亚戏剧。”



前文中有介绍:该片不仅通过大量短焦镜头,捕捉动物主角的微表情,

而且采用电影式的角色设定和配乐,试图展现出动物世界的戏剧性本质。



对于观众来说,这看似是一件好事,因为戏剧性的张力,显然更能够吸引关注,

但隐约中,透露着些许过犹不及的担心,

毕竟莎士比亚戏剧性的效果,实乃百年难得一遇。

而作为一个纪录片,我们之所以称它为纪录片,是因为它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的人事物为表现对象,

虽然可以通过艺术手段,加强作品的逼真性和艺术感,但不可以随便选择和剪裁。



纪录片的核心取材于真实,若强行夸大或虚构事实,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大众,

如果像之前,BBC的“树屋”那样,为了创造奇观,要求对方爬非常高的树采蜜,

或者进行合成嫁接,怕是有些不合乎常理了。



希望这部《王朝》,能够让观众看到BBC慢慢回归的初心,

而不是沦为被市场化或商业化同质,一味吸人眼球的伪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