噱头十足的《追光吧!哥哥》,这是追了个啥?

《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下简称"浪姐")刚火起来的时候,就有人说能不能复刻一档男版节目,当时他们心里想的哥哥们大概是——他,

他,

他,

在节目播出后,来的是——他,

他,

还有不知道是谁的他们......

是的,它来了,它带着人间“油物”向我们走来了,它就是——《追光吧,哥哥》!(以下简称"光哥")一个想抄作业都抄不明白的"差生",光是第一期片头的文案就差着"浪姐"几条街。

为什么说它抄作业都抄不明白呢?

01、定位不明确,噱头远大于内容

"浪姐"的定位是展现30+女性的魅力,是为了打破大家心中对女性年龄的成见,证明30+的姐姐们也可以在舞台上肆意洒脱的唱跳,也可以成团追梦。虽然到节目后期也很拉胯,但姐姐们的业务能力和努力程度是有目共睹的。

在姐姐们身上,岁月给她们带来的更多是阅历、知性,是经历过人生起落的成熟女性之美,是"我的人生我做主"和"老娘天下第一美"的独立自信。

反观"光哥",节目热度是做足了,只要播出必上热搜。从"杜淳和印小天主动搭话"到"爽言爽语reaction",就差把"我要炒热度"这几个字写节目上了。

如果节目做得好倒也还好,能展现一下哥哥们的成熟男性魅力也不是不可,毕竟年龄面前人人平等。

But!这个节目真的是开屏雷击。

先说说剧本痕迹,陈志朋和艾福杰尼尬聊的场景,剧本都快直接甩观众脸上了;再是嘉宾设置,从相声演员、rap歌手到现役爱豆,那真叫一个参差不齐;和"浪姐"全员30岁以上的嘉宾配置相比,最让人迷惑的还是"哥哥们"的年龄,丁泽仁99年的今年才21岁,啊这……小小年纪为啥非要往"油腻大叔"堆里扎呢?

然后就是让人迷惑的节目环节,是真的不懂第一期让他们拍照测评自己多少分到底有什么用,就是为了证明李汶翰没整容?还是单纯的想"公开处刑"一下某些哥哥?

其实这一part利用好了也是可以做出节目效果的,比如分数高的哥哥可以先选房间,然后房间配置分开档次,分数高的就能先选自己心仪的房间,分数最低的就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

但是节目组显然没有利用好这个环节,就是单纯为了设置环节而设置环节,第一期加长版里的哥哥们测评分数时的表现也并没什么看点,so,这部分就显得十分鸡肋冗余了。

在第三期节目中,小考平分的两个队伍通过平板支撑决胜,最后却沦为了猜拳,而后的掰手腕环节更是意义不大,拖时间。

02业务能力差,槽点多于亮点

虽然"浪姐"也不是全员高精尖,但整体来说业务能力过关。宁静不会跳舞但是唱歌好听,张雨绮四肢不协调但是人家脸好身材好,还敢说敢做能带热度,而且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最后呈现的效果也,像王菲菲、孟佳这类专业选手就更不用说了。

再来看看我们"光哥",倒是显得颇为尴尬且油腻了!

金星看到陈志朋甩着他的小肚子边吐舌头边wink时的表情,简直就是我本人,而剪辑一本正经的给了那段wink三个特写……

不得不说,这个节目请了金星和郑爽这两位真的是太正确了,真实、毒舌、敢说,堪称"人间刮油器"。不管是不是剧本,这两个人的吐槽都比哥哥们有看点多了。

第二期里郑爽的reaction,更是一句比一句精彩。个人感觉杜淳在这档节目里是否洗白另说,但爽妹子肯定能收割一波路人口碑。

一句"男生有时候是不是不知道什么是帅啊",完美诠释了女生在看某些男生耍帅时的心理。不由得让人想起了著名脱口秀演员杨笠的出圈名言——"他明明那么普通,为什么却可以那么自信"。

实不相瞒,她看到汪东城那段"大家懂的都懂不懂的慢慢了解"的地板动作时的表情,和手机屏幕前的我一模一样,看完我只想用李成儒老师的"三如"来表达我的观感。

杜淳把《情人》直接唱成了"好汉歌",那一口一个"蛋饺若儿思",郑爽都直说"我一句都没听出来是这首歌",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突然get到了当红流量们的无奈,这选歌选的真是一点目的性都没有呢。

出道好多年归来仍是路人的李汶翰,好歹也是个C位出道的现役爱豆,抛开那些绯闻不说,业务能力还是不错的,但现在的表现来看就真的很emmm...

他还参加了另一档节目《我就是演员3》,第一期就被于正怼到闭麦,不过这次我站于妈。

爱豆都还没当明白就开始跨界,真不明白什么叫贪多嚼不烂吗?就算是想圈钱,也适当爱惜一下自己的羽毛吧。

其实也不是所有人的表现都让人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的,也有几个相对还可以的选手。

陈晓东一上台我就感叹保养的是真好啊,状态声音都很nice,虽然舞台表现略带年代感,但实力歌手就是实力歌手,一开口就甩某些人一大截了。

符龙飞也让人比较惊喜,说实话之前都没听过这个人,第一期出场的时候我的反应和郑爽一样,就觉得这个哥哥还挺帅但没什么印象。

但他初舞台上的表现个人认为是里面最好的一个,唱跳稳、台风自然,在哥哥们一众浮夸油腻的舞台对比下,显得格外清爽。最主要的是没有顶胯、臀桥和广播体操......

明道和印小天都算是努力型选手,无论是拍短视频还是台上台下努力做效果,这两个人都显得又好笑又心酸。"螃蟹舞"虽然有点用力过猛,但胜在明道自身气质很好,还有童年滤镜的加持,所以大家也会觉得他笨拙可爱。

在第三期中,第一次正式公演舞台上,虽然节目只播出了一个,但是李汶翰带队陈晓东和刘维表演的《不服》,作为开场也颇为亮眼。但是却也是出现了不少颇为明星的问题,比如舞台站位不准、舞蹈卡拍不准……

虽然看着会觉得还不错,却也颇有点降维惊喜的成分。而就“光哥”们目前的表现,也只能是“矬子里面拔高个”。

03人物群像没看点

不知道是不是年底了各大平台都在冲业绩,最近几档综艺的剪辑都给人一种塑料感,那剪得感觉都快撵上观众脚后跟了。这是想表达只要我节目剪的够快,糊就跟不上我?

细品"光哥"的剪辑,你就会发现:哥哥们的有效互动基本没有,不是互相"哈哈哈",就是在尬聊互捧,有些人聊天的时候都没有眼神接触。

哥哥们的出圈后采基本没有记忆点,有记忆点的只有陈志朋说胡夏和他有音乐人的惺惺相惜,然后没下文;哥哥们的后台reaction,有,但那都是些啥?嗯?

而反观"浪姐"的后采是怎么做的,宁静一句一个大霹雳,观众直呼好家伙!

看看《偶练》《创造营》《明日之子》这些节目的后台reaction都是怎么拍的,选手们尬吹也尬的可爱有梗;看看《说唱新世代》的台下互动是怎么剪的,每个人都生动鲜活、真实自我。

这么一比,节目组能把"光哥"做成一档看了相当于没看的节目,也真的是让人瑞思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各大综艺都开始聚焦中年艺人们的职业困境,尤其是女艺人,"浪姐"更是直接把这波节奏带上了高速。

然后大家纷纷效仿,很多人都把这些综艺当成了自己翻红的机会,"光哥"仅有的几个采访镜头里也清一色都是"我想有个机会"、"我想有个舞台",总之就是一句话:我想红。

但越是这样,就越会显得有些人红是有道理的,而有些人不红也是有道理的。不可否认娱乐圈里生存是需要运气和背景,但这些可以决定一个人能不能红,而能红多久还是得看个人实力和人品。

同样出身小虎队的苏有朋,在《创2》当导师的时候,状态好到说他二十多岁都有人信,导师秀上的唱跳rap哪样都不差。

年过半百的刘德华一场演唱会几个小时,自己唱不动了含泪给粉丝道歉;同样是"四大天王"之一的郭富城,在《创2》当导师的时候体力比那些年轻爱豆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年龄困境各行各业都有,普通的打工人面临的困境比艺人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年龄从来都不是你破罐破摔、越来越油腻的理由。

所以其实对于艺人来说,有那么多"整活"的时间还不如好好提升一下自己,这样机会给到你的时候才能显得更有诚意,而不是像"光哥"里把大写的敷衍写在脸上。

而如今很多综艺录制的也颇为粗制滥造,却总打着"观众爱看"的旗号搞一些包装精美的垃圾出来,这个锅观众不背。

大家明明从不吝啬为那些有质量、有综艺效果、有内涵的节目买单,很多节目的制作者却闭着眼睛说观众只爱看"明星互撕"和"抓马桥段"。

节目有噱头,狗血固然是卖点,但是其实观众们更想看到的是一个真正的用心的节目。在节目中不仅可以看到嘉宾们的真诚,也可以看到节目组在节目构思制作过程中的真诚。这才是一个节目长久与口碑的保障!

文|雪小跑

图|网络

发布|文刀木之南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要观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刀木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