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演员朱媛媛因病去世,将生命定格在51岁,其丈夫辛柏青于5月21日才公开她去世的噩耗,可以想象到,朱媛媛的离去对辛柏青的打击有多大,多位好友安慰着辛柏青,希望他能节哀!
在朱媛媛去世后,北大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刘海鹰主任公开发声悼念,他晒出朱媛媛在医院就医的照片,透露自己和朱媛媛夫妇认识十多年了。
刘主任还透露朱媛媛不为人知的一面,说媛媛美丽善良,是大写的好人,每次参加公益活动,不仅分文不取,还默默捐款几十万,他晒出媛媛做公益活动的照片,是那样的端庄、善良、美丽。
朱媛媛还是海鹰基金会爱心大使,用自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公益活动中,一直都是那样的正能量。
朱媛媛被确诊后,刘主任一直希望奇迹能出现,早日康复,从晒出的照片中可以看出,朱媛媛当时的状态并不好,脸色看上去很憔悴,但她一直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合影时嘴角都是上扬的。
刘主任还公开朱媛媛的病床照,可以看到朱媛媛身穿病号服,手腕处系着医用腕带,床铺上还有她的衣服和包包。
可以明显看到,朱媛媛的脸色不好,肤色蜡黄,黑眼圈严重,但看到朱媛媛温暖的笑容,她真的太坚强了。
在朱媛媛住院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前去医院探望,还送去了鲜花,想必私下非常熟悉。
从公开的祝福语可以确定,在2021年1月6日,朱媛媛就已经确诊,当时詹院士和刘主任送去了祝福,希望媛媛早日康复,我们都盼你早日出院与我们相聚。
刘主任还晒出与辛柏青夫妇的合影,如果不说朱媛媛是癌症患者,真就看不出她病得那么严重,始终露出笑容。
据田沁鑫院长透露,她最后一次与朱媛媛通话时,媛媛咳嗽得特别厉害,田沁鑫院长非常担心她,也知道她的病情,听到媛媛那头的咳嗽声很心疼,田沁鑫院长还嘱咐辛柏青,家里有病人照顾,但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要吃好要挺住,让媛媛别放弃。
田院长还说,最后和辛柏青通话时,媛媛还能吃一些流食,当时辛柏青还抱着希望,觉得有恢复的可能,只是后面媛媛的情况恶化很快,走得特别快!
在上个月,朱媛媛还在拍戏,有偶遇者透露,朱媛媛拍戏时一直咳嗽,但她仍把自己的戏份拍完,和剧组所有的人一起杀青,敬业精神令人佩服。
在上个月,辛柏青还曾出席活动,当时他的状态非常不好,但面对观众的呼喊声,他还是勉强挤出了笑容。
看当时的照片,真就像刚刚哭过的一样,双眼通红,情绪很低落。
原计划辛柏青五一当天有首映礼的活动要参加,但当日他没有去,想来这个时候朱媛媛的情况就不太好了,最后的时光,辛柏青一直陪在朱媛媛身边,走得时候很平静从容。
我想朱媛媛和辛柏青下辈子还会相逢,会一直陪伴到老,因为古人有句话说的话“百年修得同船渡”。
“妇癌之王”—卵巢癌
卵巢是女性非常重要的器官
大家好像很了解它
却也并不真正懂它
卵巢,是位于女性盆腔内的一对扁卵圆形器官,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之一,肩负着生育的重任—排卵,还是生产女性性激素的“工厂”。
卵巢癌特点
卵巢癌即生长在卵巢上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高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被称为“妇癌之王”“沉默的杀手”。其恶名主要源于卵巢癌“三个70%”的特点:
01
发病隐匿
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
02
复发率高
70%的患者会在初次治疗后三年内复发!
03
恶性程度高、病死率高
70%的患者生存时间不超过5年!
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国癌症报告》数据显示:中国女性新发卵巢癌患者超5.7万例,死亡病例数近2.7万例。
卵巢癌高危因素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卵巢癌的风险越来越高,50岁到79岁左右的女性是卵巢癌最高发的人群。
遗传和家族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brca1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此外,卵巢癌具有家族聚集性,20%至25%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家族史,家族中有卵巢癌、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患者时,亲属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可能增高。
内分泌因素
女性一生中的排卵周期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大。所以未婚、未育(不孕)、不哺乳的女性,以及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的女性,服用雌激素药物超过10年的女性,都应提高警惕。
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高脂饮食、肥胖、心理压力大、 熬夜等,都可能诱发卵巢癌的发生。
排便习惯改变
有排便习惯改变的人群结直肠癌发病风险更高,尤其是30岁以上黏液血便、大便次数增多等情况的人群。
卵巢癌的症状
卵巢癌早期症状不显著,极易被忽略,以致70%的患者就诊时已处于晚期。虽然它善于伪装,但如果平时能细心观察,身体一些细微的变化还是能够提前察觉到。
这四大危险信号应警惕卵巢癌的发生:
01
腹胀、腹痛、胃口差
这个症状最常见,进食不多,但仍有饱胀感,没有食欲,时不时就感到腹胀,且经消化科医生久治不愈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肿瘤侵犯周围组织或压迫时,会出现腹痛、腰痛或下肢疼痛,如果压迫盆腔静脉可出现下肢水肿。
02
腹围增大、消瘦
人在短时间内消瘦,但是肚子却越来越大,这样的反常并不是肚子上长肉了,是腹腔内的肿瘤已经产生大量腹水。
03
月经紊乱、
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04
尿频或尿急
如卵巢癌的肿块压迫膀胱,可能出现小便次数增多,尿频或尿急等症状。
卵巢癌的治疗
卵巢癌的治疗模式已从传统的“手术+化疗”转变为"手术+化疗+靶向维持治疗"的全程管理方式。
手术
术前医生会进行全面评估,如判断能实行满意的手术,会直接进行手术。如肿瘤较大或无法立即手术,会建议先进行数个周期的化疗,再进行手术。
术后辅助化疗
除个别早期患者,大部分患者会进行术后辅助化疗,需6-8个化疗周期。对于上皮性卵巢癌,一线化疗方案首选紫杉醇+卡铂。
靶向维持治疗
初始化疗后结束,病情缓解后,会进行靶向维持治疗,延缓复发,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医生会根据不同的基因检测结果及化疗方案,选用parp酶抑制剂奥拉帕利、尼拉帕利及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珠单抗治疗。
卵巢癌的预防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不吸烟,适当锻炼,提高免疫力;低脂低胆固醇、高钙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规律作息,保证睡眠,适时调整生活压力等,都可降低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妊娠和哺乳
妊娠和哺乳可使卵巢有一段生理性休息时间,是预防卵巢癌的措施之一。
口服避孕药
有研究表明,口服避孕药可使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下降40%-50%,并且随着服药时间延长,危险性降低更明显。服用一年的危险性下降10%-20%,而服用5年以上者危险性则下降50%。
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
有卵巢癌、输卵管癌、腹膜癌或乳腺癌家族史的女性,需遗传咨询、接受brca基因检测(卵巢癌易感基因), 对于完成生育的brca突变女性可以预防性切除输卵管和卵巢。
定期妇科检查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建议25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盆腔超声检查, 如发现卵巢肿瘤或出现不适症状或进入围绝经期,需做血ca125和he4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
卵巢癌虽然可怕,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说到底还是需要我们每一个女同胞关爱自己的身体,提升预防意识,出现问题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