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开两年,才看懂这盘大棋!董明珠和孟羽童联手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编辑|朝暮古今

5月20日,一则"董明珠与孟羽童或将同台直播"的消息冲上了热搜。

这也让人们十分的诧异,毕竟两人闹得不可开交,几乎撕破了脸。

董明珠公开批评孟羽童作为“连个文都写不出来”,只想着利用格力平台当网红。

而孟羽童则表示自己同时要兼顾多项工作,可是月薪只有五千块钱,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然而,仅仅两年的时间,两人却突然冰释前嫌?

细看两人接下来的举动,不得不说,两人真的是联手下了一盘好棋。

本文图片、描述源于网络,旨在弘扬正能量,无不良引导。若涉版权或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即刻删除。内容信息可靠,部分情节为提升可读性或有虚构,仅供参考,望理智阅读

2021年,刚毕业的22岁大学生孟羽童,参加职场综艺《初入职场的我们》。

节目里,她凭借聪明伶俐、积极向上的表现,成功吸引了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注意。

董明珠大手一挥,直接让孟羽童从实习生变成自己的秘书,还放话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这消息一出,网友们都惊了,直呼这是现实版的“霸道总裁选中我”!

格力也因此收获了一大波年轻粉丝的关注,这波操作简直血赚。

到了2022年双十一,董明珠和孟羽童联手打造的“明珠羽童精选”直播间,销售额直接突破3000万元。

大家都觉得,这种“老带新”的模式太靠谱了,说不定真能培养出下一个商业女强人。

可谁能想到,剧情突然急转直下。2023年5月,孟羽童毫无预兆地离职了。

之后,董明珠在公开场合多次吐槽孟羽童,说她“借格力平台当网红”,工作也不认真,还直言“只想着挣钱和行尸走肉没区别”。

这边孟羽童,嘴上说着“前老板是贵人”,转身就一头扎进自媒体行业,开启了“事业养成系大女主”的新征程。

网友们也分成了两派,吵得不可开交。

就在大家以为这事儿就这么僵下去的时候,2025年5月,剧情再次反转。

孟羽童在社交平台发文,说时隔两年又和董明珠联系上了,还文艺了一把,写“天地有盛意,山水总相逢”。

格力官方账号也很快回应“欢迎回家吃饭”,这温情脉脉的互动,看得网友们目瞪口呆。

其实仔细想想,这哪是什么简单的和解?在如今这个流量比啥都重要的时代,冲突能吸引眼球,和解更是能制造大话题。

董明珠和孟羽童这出长达两年的“商业连续剧”,每一个情节都精准拿捏住了网友们的好奇心,不得不说,这两人把流量密码玩得明明白白的!

格力这几年的日子,有点像卡在瓶颈里的球——上不去也下不来。

作为“空调一姐”,格力的空调业务撑起了超70%的营收,可国内空调市场都快饱和了,家家户户该装的都装得差不多了。

董明珠大刀阔斧搞多元化,手机、芯片领域一顿猛冲,结果手机没卖出多少台,芯片也没溅起多大水花,妥妥的“雷声大雨点小”。

渠道这边更是麻烦不断。董明珠推行“直播反渠道”战略,本想开辟新战场,结果关键人物接连离职。

就拿孟羽童来说,2022年她直播带货,销售额加起来还不到400万元,和预期差了十万八千里,王自如那边也没掀起多大风浪,这战略推行得磕磕绊绊。

更绝的是,格力把专卖店改成“董明珠健康家”,品牌和董明珠个人深度绑定。

虽说董明珠知名度高,但她毕竟74岁了,退休是迟早的事,可格力还没找到能扛起大旗的接班人。

这时候孟羽童的“回归”就很妙了,一下子缓解了“接班人断层”的舆论压力,还能靠她的网红身份吸引年轻消费者,给格力注入新鲜血液。

董明珠太懂“争议即流量”这一套了。之前“玫瑰空调”被吐槽土气,“酒店换空调事件”引发热议,每次都能让格力收获一大波关注。

这次和孟羽童“和解”,更是一箭三雕:既塑造了大气的格局形象,又能抵消之前“怒斥”带来的负面影响,关键是成本低,一场联合直播,就能换来全网热议,堪称现代营销的“省钱教科书”。

对孟羽童而言,这场"破冰"同样是一次精妙的个人品牌升级。

孟羽童绝对算得上“人间清醒”代表。前脚离开格力引发全网热议,后脚就化身“流量密码”,在互联网上玩得风生水起。

离职后的她像开了挂,小红书、抖音粉丝轻松突破400万大关,单条广告报价直奔24万-28万元,妥妥的“行走的印钞机”,年收入超千万的消息更是羡煞众人。

2024年9月,她又甩出王炸——筹备影视文化公司,还拉来“知名导演制片”当合伙人。

紧接着宣布2026年要出国留学,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就是要彻底撕掉“前秘书”的标签,朝着“企业家”的新身份大步迈进。

而她与格力的“和解”堪称神操作,直接实现三重价值飞跃。

格力这个国民大品牌,就像自带光芒的金字招牌,往她的创业项目上一挂,流量和关注度自然就来了。

她主动向董明珠示好,巧妙化解之前离职带来的“背叛者”质疑,成功塑造出懂得感恩、有大格局的人设。

“相逢一笑泯恩仇”的剧情,完美契合大众爱看的“事业养成系大女主”剧本,直接把她的个人品牌推向新高度。

参加活动时,孟羽童和杨澜、梅耶・马斯克这些中外大咖同台,一下子就把自己从“格力前秘书”升级成了“跨界创业者”。

更绝的是,她对时机和分寸拿捏得死死的。

知道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没话题就等于没热度,所以把和董明珠的过往当素材,但又不把这张牌打烂。

在事业刚有起色时选择和解,既拿到了格力的商业资源,又没落下“吃回头草”的名声,这商业头脑,真让人不得不服!

而董明珠与孟羽童的关系变迁,本质上是两种职场价值观的碰撞。

董明珠代表着传统制造业的奋斗哲学,她坚信“钱是奋斗的结果”“只想着挣钱与行尸走肉无异”,这种理念在格力内部推行多年,也成就了格力的辉煌。

而孟羽童作为Z时代的典型代表,追求自我实现、快速变现和work-lifebalance。

她在社交媒体吐槽“工作21个小时打卡,两个月没有完整休息周末”,瞬间点燃了网友的讨论热情,不少年轻人纷纷站队,吐槽职场“内卷”。

这场价值观的对立,在舆论场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大辩论。支持者把董明珠的“工匠精神”捧上神坛,还拿孟羽童从素人到网红的逆袭故事激励年轻人。

质疑者可不买账,直接开扒格力“画大饼”,当年承诺的“一人一套房”至今没完全兑现,成了网友调侃的“格力未解之谜”。

分开两年后再回头看这场大戏,最绝的不是当初的冲突有多激烈,而是双方竟然把对立变成了共赢。

董明珠靠着这波热度,成功吸引了年轻流量;孟羽童也没闲着,商业信誉和个人品牌一路飙升。

格力更是在空调旺季前怒刷一波存在感,销量和关注度双丰收;而这些吃瓜群众,免费看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商业真人秀,简直是皆大欢喜。

两人的“破冰”直播,不过是她们商业故事的新章节。

这对神奇组合用两年时间,给我们上演了一出超现实的商业寓言:在万物皆可直播带货的时代,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不得不说,在商业这场大棋局里,真正的赢家,都是能把对立转化为合作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