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印象里,大型演唱会是年轻人的“专属”,自称去现场“激情蹦迪”的18岁到34岁年轻人,是演唱会购票的绝对主力。但近年来,随着张学友、刘德华、刀郎、周华健、凤凰传奇等大量国民级歌手纷纷举办演唱会,中老年观众成为演唱会受众的新增量,“银发族”比例的上升,为演唱会市场的健康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现象
刀郎演唱会50岁以上观众占比超四成
“我要带爸妈去看张学友演唱会啦,陪他们追星,去看他们那个年代的偶像!”距5月16日张学友在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的演唱会还有一天,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小王同学把爸妈从河北老家接来京,准备带他们第一次感受演唱会的万人现场,“去年张学友来北京我就想带他们看,不过没抢着票,今年终于圆梦了。”
抢票陪爸妈看演唱会,在这两年成为演唱会市场的新潮流,直接导致中老年观众成为全新增量。去年刀郎官宣将在北京举办演唱会后,不少年轻人的社交平台都写着,“谁懂啊,我也有帮爸妈买演唱会票的一天”“我必须抢到刀郎的票,我爸我叔全等着我呢”。等演唱会正式上演时,不少中老年人的朋友圈则是“晒一晒我看的第一场演唱会”。今年凤凰传奇在北京鸟巢的演唱会开票时,也有曾听着他们的歌跳广场舞的叔叔阿姨在手机上抢票。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与灯塔专业版共同发布的《竞逐升级、多元发展——2024大型营业性演出市场趋势及特点分析》报告显示,2024年刀郎巡回演唱会观众中,50岁及以上观演人群占比高达44.5%,远高于大盘均值。周华健、刘德华的巡回演唱会上,50岁及以上观演人群占比也分别达到20.3%和10.7%。虽然年轻人还是演唱会市场的绝对主力,但部分演出已体现出受众市场的明显偏斜。
原因
国民级歌手激活全年龄段观演需求
演唱会受众中,中老年观众甚至“银发族”比例提高,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近三年来多位国民级歌手重回演出市场举办巡演。
2023年以来,刘德华、张学友、周华健等老牌歌手纷纷举办演唱会,其中不少人时隔多年没有举办线下演出。即将于5月下旬在北京举办《回响 resonance》2025巡回演唱会的林忆莲,则是在近十年后再登北京舞台。今年也是林忆莲出道的第40年,此番再登台,一下激活了全年龄段观众的心理需求,开票后很快售罄。“这些国民级歌手本身极有票房号召力,受众面广,影响力大,举办演唱会就会吸引很多中老年观众进入消费视野。”北京民乐非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熠明说。
“虽然在线娱乐活动发展迅猛,但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人意识到,演唱会本身也是一个让人感到愉悦、释放情绪的线下活动。”张熠明说,这几年演唱会市场蓬勃发展,观众群体相互影响,中老年观众也逐渐发现,去看演唱会就像去看场电影、吃顿大餐一样充满乐趣。
演唱会市场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丰富,也吸引了更多原本不是演唱会主要受众的人群前来。张熠明以不久前在北京华熙live·五棵松举办的电影配乐大师汉斯·季默音乐会为例,“很多喜欢《星际穿越》《沙丘》《加勒比海盗》的观众是高知人群、中年群体,他们可能是第一次来看大型音乐演出,来了一次就会被现场气氛感染,以后就‘路转粉’,成为演唱会市场的受众。”
展望
演出市场消费结构更为合理
中老年观众比例的提升给演唱会市场带来了更多机遇。
“演唱会的主要受众在19岁至24岁的年龄段,这一区间的总体规模一直保持稳定,没有太大的变化。”大麦总裁何弭表示,但比较2023年和2024年的全国大型演唱会市场数据时可以发现,40岁以上的观众占比为11.3%,与2023年相比有所上涨。
“这反映出我国大型音乐演出市场呈现出非常健康的行业生态,才会促使不同年龄段的观众群体增加。”在何弭看来,尤其近两年演唱会市场正在向全年龄层渗透,银发群体破圈加速,演出市场的整体消费结构也更趋向合理。
演唱会不一定是年轻人的专利,“银发族”也可以有自己的回忆杀,演出市场的格局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在供给端推出更多场次的演出,演出主办方、场地方也应该转变习惯,为全年龄观众提供服务,“从线上演出票的销售到线下餐饮的联动,从演出地景点拍照打卡的联动到周边商品的设计售卖,都应该考虑到全年龄段观众的需求,给观众提供更好的观演体验。”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