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又喊话鲍威尔降息!看似不合,实则红白脸一唱一和

当地时间5月13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喊话质问“鲍威尔出了什么问题”,再度要求美联储降息。

上周,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继续维持在4.25%至4.5%之间。面对特朗普的敦促,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三次坚持不降息。

特朗普 资料图

特朗普对降息的执着,首先源于关税政策的负面冲击。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直接推高进口商成本,导致输入性通胀。据央视新闻,《财富》杂志网站报道说,特朗普希望降低利率,以“抵消”关税政策所带来的通胀。

更深层次的动机,则是将货币政策工具化,为自身政治目标服务。特朗普将美股市场表现视为其重要政绩。降息能够增加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刺激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上涨,股市将在短期内呈现向好景象,彰显特朗普管理国家经济的行为有力,有益于其选民支持。

另一方面,美联储是独立于总统和国会的私有银行机构。特朗普在这种独立性下时不时对鲍威尔开启“催催催”模式,也是想利用美联储和国会政府间的制衡张力,将关税引发的经济数据疲软归咎于美联储的“政策过紧”。

在制度设计上,将美联储隔离政治波动、保持政策独立性,正是为了防止短视的政治干预摧毁经济长期稳定的根基。

据新华社报道,面对特朗普的持续施压,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不会屈从政治压力。面对特朗普政府近期贸易政策带来的复杂经济局面,美联储将重点考虑对抗通货膨胀。

当然,这种“不屈”更是为了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币值稳定就会增强市场对美元的信心,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地位将得以维护和巩固。

现实来看,美联储之所以保持观望,有对历史教训的警惕,也有对客观数据的理性考量。美联储的两大要务是通过货币政策来保持物价稳定和就业市场健康,更偏向基于消费价格指数(cpi)、失业率等经济数据做决策。

美国劳工部13日发布数据显示,美国4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3%,低于市场预期的2.4%。由于美国企业当月仍处于去库存阶段,关税冲击尚未真正显现在经济数据上。目前,关税政策已经开始让美国失去信任,此时美联储若无法保持机构的独立性,公众和市场将会对美元失去信任。所以,渐进调整预期成为美联储现阶段的优选路径。这样既可以回应部分经济放缓现象,又能避免被解读为屈服于政治压力。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发动的这场关税贸易战充满了未知数,在这个极不稳定时期,美联储更加需要为危机预留政策空间,不能贸然行动。

不过,美联储和白宫是真的有冲突吗?实际上,这是美国政治舞台上战略与战术的“红白脸”演绎,俩人一唱一和,本质都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全球霸权。

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美联储作为全球货币政策的风向标,通过操纵各种政策工具来维持美元强势地位,稳定以美元为主导的全球金融秩序;特朗普政府则通过关税贸易政策压制竞争对手,在维持霸权中收割全球财富。无论美国政府和美联储怎么分岐,万变不离其宗,殊途同归。

这也许才是华盛顿意味最深的剧本……

然而,尽管美国在竭力维护全球霸权,美元的绝对主导权似乎已经在被侵蚀。

据财联社报道,多组迹象显示,亚洲地区的银行和经纪商对绕过美元的货币衍生品的需求正在上升,企业收到的交易请求日益增多,包括诸多避开美元的对冲交易,涉及人民币、港元、阿联酋迪拉姆和欧元等货币。与此同时,一个颇为明显的现象是:对人民币计价贷款的需求开始日益旺盛。

美国是时候直面国内自身问题,直面这个新的时代了。

(大众新闻编辑 刘鑫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