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评丨厚积薄发方能“一杆清台”

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逯海涛

2025斯诺克世锦赛决赛第4阶段:赵心童18-12马克·威廉姆斯。图源:视觉中国

刷“心”纪录,共“童”见证。北京时间5月6日凌晨,在2025斯诺克世锦赛决赛中,赵心童以18-12战胜马克·威廉姆斯,夺得世锦赛冠军,就此成为中国首位、也是亚洲首位世锦赛冠军。特别是半决赛“挑落”“火箭”奥沙利文,一杆清台后,“火箭”直接瘫在椅子上苦笑:“我连摸球的机会都没有。”

厚积薄发方能“一杆清台”,对赵心童来说如此,对任何一个运动项目而言,也是同样的道理。从赵心童的职业生涯来看,取得这次胜利并非偶然。斯诺克三大赛事,分别是世界锦标赛、英国锦标赛和大师赛。早在2021年,赵心童就已获得英锦赛冠军。这意味着,他离大满贯只差一步之遥。正如丁俊晖在社交媒体上所写“之前我说过:‘很高兴地看到,当年我踏碎的门槛,如今已成为大家的跑道!’而今天,在这条跑道上终于有人冲到终点!”任何一个运动项目的突破,需要赵心童这样向终点冲刺的人,也需要更多踏碎门槛、前赴后继的人。

虽然中国城乡间的台球厅不少,但是斯诺克运动并非中国体育界的传统强项。斯诺克起源于英国,规则较为复杂,有“绅士的运动”之称。相对于三大球来说斯诺克较为小众,拥有高水平运动员的国家并不多。但是,就是这样一项我们本不具备传统优势的项目,随着越来越多中国运动员和从业者的加入,凝聚起了一股让人惊叹的中国力量。

首先,中国力量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运动员的努力。国人最为熟悉的中国斯诺克运动员之一,当属丁俊晖。2005年,初出茅庐的他一鸣惊人,在英锦赛夺冠。2007年,在与“火箭”奥沙利文的一次交战中失利后泣不成声,也曾让球迷心疼。某种程度上来说,丁俊晖让更多中国人开始了解并喜欢上斯诺克运动,世界斯诺克运动中,从此也有了中国人的一席之地。在孤独中前行,在质疑声中坚持,昔日“独闯世界”的少年早已化身为一位沉稳的前辈。如今的中国军团已经集体爆发,下赛季初,将有5名斯诺克中国选手排名世界前16,中国的斯诺克培养体系也迈入正轨。再看丁俊晖这句“踏碎门槛”,能感受到一种完成使命后的释然。

无独偶有,在“五一”假期举行的羽毛球苏迪曼杯比赛中,中国国羽新老运动员全力以赴,再一次把苏迪曼杯留在了中国。既有连续参加了五届苏杯的“老大哥”压阵,也有第一次参赛的新人球员,但是球不落地绝不放弃的作风一脉相承。为国争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体育精神代代相传,也带领我们在不同项目中一次次走上领奖台。

其次,离不开国际体育交流合作。赵心童获胜后,“火箭”奥沙利文随即在社交媒体上晒出和年幼时赵心童的合影,并祝贺他夺冠。从赵心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合影可以看出,中国球员和国外高水平运动员的交流互动十分频繁。在一个非传统优势项目中“开疆拓土”,只靠自己关起门来“硬啃”是不行的,须以开放的心态,向世界先进水平不断学习交流互动。斯诺克如此,网球、花样游泳、冰雪项目等更多的体育项目也是如此。国际体育交流合作意义重大,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国外的项目来到中国,武术、围棋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也逐渐迈向国际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载体。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中国的经济腾飞带动了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随着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有能力参与、关注原本在国内较为小众的体育项目,各类商业赞助商纷纷涌入,并吸引了众多外国顶尖选手参赛,为这些运动项目蕴育了较好的土壤。

从丁俊晖的“门槛”到赵心童们的“跑道”,中国斯诺克、中国体育的故事,会更加精彩。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