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奥斯卡绝了,含“中”量超高,主持人说中文,集体缅怀郑佩佩

文|云起

编辑|南烛春之晚


说起华语电影和奥斯卡的缘分,从1950年就开始了。

多数时间,都是因为影片被提名。

而今年的奥斯卡,却以一种特别的方式,与中国观众产生了奇妙的联结。

网友直呼,这届奥斯卡真是绝了!

01 主持人说中文

今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的杜比剧院举办。

现场大咖云集,还有杨紫琼贾樟柯陈冲这三位大家熟悉的华人面孔。

主持人柯南·奥布莱恩作为脱口秀主持人,向来以风趣幽默且善于临场发挥著称。

谁都未曾料到,在串场环节,他竟毫无征兆地说起了中文。

他一本正经地说:

“我欠了一屁股债,请让我出演你们更多的电影吧!拜托了!”

这话一出口,现场瞬间炸开了锅。

原本正襟危坐的嘉宾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也不知道坐在台下的贾樟柯,有没有听懂他这蹩脚的中文。

但柯南·奥布莱恩要想演贾樟柯的电影,是真没戏吧!

毕竟贾樟柯喜欢拍的“县城文学”,要是有个外国人,多突兀啊。

在中文社交媒体上,他这句中文,更是掀起了热议。

有网友称:要不是有英文字幕,他说得还真是一个字都听不懂!

有人调侃他为了接中国广告真是拼了老命了,这是在中国网友面前刷好感度?

更有细心网友发现加州山火后,柯南的房子被烧毁,如今可能是真缺钱。

事实上,在奥斯卡的历史舞台上,中文元素并非首次出现。

当年李安获奖时曾用中文感谢团队;

成龙领取终身成就奖时也以中文致辞。

但像柯南这样将中文融入喜剧段子的设计还是第一次。

这一设计的成功,折射出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复杂心态。

一方面,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另一方面,近年中美合拍片的降温让欧美电影市场也有点急了。

然而,这场看似无厘头的插曲,只是当晚奥斯卡含“中”量爆表的序章。

真正的高潮,出现在“追忆逝者”环节。

02 追忆逝者—郑佩佩

奥斯卡过往的“追忆逝者”环节,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中国面孔。

但是今年,华语影坛传奇女星郑佩佩出现在了大银幕上。

当她的身影出现的时候,台下掌声雷动。

镜头扫过杨紫琼等华裔影人时,她们的眼角泛着泪光。

郑佩佩去年七月份在美国逝世,享年78岁。

她的离去,是华语影坛的一大损失。

而在今年的奥斯卡舞台上,她再次成为了焦点。

组委会播放郑佩佩生前电影中的经典片段,带领观众一同回顾了她辉煌的演艺生涯。

1966年,19岁的郑佩佩在《大醉侠》中饰演金燕子

她手持折扇、剑眉星目的形象,成为东方暴力美学的视觉符号。

连当时跑龙套的成龙、洪金宝都称她为武侠教科书。

34年后,她在李安《卧虎藏龙》中饰演的“碧眼狐狸”。

她那凌厉的眼神、矫健的身手,让人印象深刻。

这部电影在上映后便轰动全球,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华语电影。

郑佩佩也凭借“碧眼狐狸”一角,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提名。

同时,这个角色还拿下了2001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奖。

《卧虎藏龙》将武侠美学与东方哲学完美融合,在国际影坛上掀起了一股“中国风”。

2020年,郑佩佩还参演了迪士尼真人版电影《花木兰》,在其中扮演媒婆一角。

尽管戏份不多,但她凭借精湛的演技,为影片增添了不少亮点。

这部电影入围了第 93届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与最佳视觉效果奖。

郑佩佩的参演,也让影片多了一份来自华语影坛的文化底蕴。

她的身影,在每一代人心中都留有痕迹。

在60后的记忆里,她是邵氏片场的“武侠影后”;

在80、90的青春里,她是《唐伯虎点秋香》里泼辣精明的华夫人

在00后的印象里,她是《花木兰》里的媒婆,是《仙剑1》里的姥姥……

这种持续的文化输出力,恰与奥斯卡追忆环节的宗旨深度契合。

尽管郑佩佩有如此成就,但这真的能成为她被奥斯卡致敬的理由吗?

03 中国含金量还在上升

作为早年赴美发展的华裔演员,郑佩佩亲历了好莱坞对东方元素从猎奇到尊重的转变。

奥斯卡选择在追忆环节致敬郑佩佩,也不仅仅是郑佩佩的优秀履历。

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因郑佩佩、刘亦菲等华人面孔的加盟,在中国市场有3.6亿票房。

奥斯卡是想通过郑佩佩,向14亿潜在观众递出了一份请柬。

中国电影市场早已成为好莱坞的必争之地。

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

“中国电影未获奖,但每一部奥斯卡影片背后都有中国人民币。”

如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今年春节档,一部《哪吒》便拿下140多亿的票房,成为全球票房前十。

现在的欧美电影市场,很难再出现像这样的现象级的影片。

这次奥斯卡舞台上说中文,致敬华语电影演员,绝非偶然。

背后隐藏的,是多重力量的交织与博弈。

阿里影业联合出品《绿皮书》斩获奥斯卡最佳影片,证明中国资本早已嵌入好莱坞产业链

万达从收购AMC院线再到卖掉,证明了中美电影交流的盛况已经不再。

这种“以资本换话语权”的模式,让奥斯卡不得不正视中国市场的审美取向。

奥斯卡为了重新赢得中国观众的青睐,必然会作出更多实质性改变。

未来,奥斯卡和中国电影之间的关系肯定更有意思。

说不定下一届奥斯卡,会出现更多中国元素,从主持人的串场到奖项设置,都可能有新花样。

结语

电影从来不只是艺术,它是一场关于话语权的温柔战争。

当柯南用中文喊出“求合作”时,好莱坞的焦虑与野心,早已藏在那蹩脚的“一屁股债”里。

资料来源:

新京报|《绿皮书》拿下“小金人” 中国电影的奥斯卡资本局

海峡导报|奥斯卡悼念演员郑佩佩,曾凭借《卧虎藏龙》“碧眼狐狸”一角提名奥斯卡最佳女配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