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九天,票房超62亿,直接登顶中国影史票房第一。《哪吒之魔童闹海》已经成为国漫作品中的无冕之王,没别的,一个字:牛!
能够同时收获口碑爆棚与票房登顶,《哪吒2》肯定有其感人至深的特别之处。
简单梳理三个情感点,精准击中观众们的情感经历与共情体验。
a. 亲情
相比起第一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勇猛纯挚,《哪吒2》花了更多的篇幅来叙述哪吒、敖丙及周边角色之间的感情牵绊。由此也铺展出了或温柔、或深沉、或浓烈、或静默的亲情表现。
比如殷夫人对儿子的深切母爱。即便是一团肉球,即便是混世魔王,在母亲眼中永远是可以亲近与感化的好孩子。
无论哪吒怎么折腾与闯祸,母亲永远报以宽容的拥抱;即便是哪吒摆酷转身离去,母亲也总能不计前嫌,凝视着儿子的背影。当哪吒迎战强敌、险象环生时,更是母亲一直全力守护,儿子就是一切,甚至超越自己的生命。
而父爱又何尝不是如此广博深远?片中有李靖对哪吒的教导和保护,有龙王敖光对敖丙的期待与理解,也有申正道对申公豹和申小豹的悉心关爱。
父爱不像母爱那样一味纵容,有着一定的严格要求,但却同样是真诚无私的。经历种种艰险,李靖依然义无反顾地为哪吒挡下了攻击,敖光最终也放手让敖丙踏上冒险的征程。
即便是像申正道这样的妖族顶流,依然能够为了儿子放弃一切名分和道义。
想来片中的诸多亲情段落,大概都是导演饺子的内心投射吧。
父亲早逝,又难以舍弃内心的创作梦想,饺子放弃药学专业,待在家“啃老”三年,潜心创作自己第一部动画短片,母亲完全包容并理解儿子的行为,默默守护着他完成处女作,拿下大批奖项,最终收获了想要的成就。
整部《哪吒2》,都像是饺子回馈给父母的一首散文诗。
b. 反叛
在《哪吒2》一以贯之的气质,依然是哪吒的反叛和抗争。
在第一部中,他奋力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打动了无数观众。到了《哪吒2》,他和敖丙面对着更加复杂的局面。
有陈塘关和东海龙族的误会与冲突,有双魂同体的混乱与纠缠,有阐教仙道的入门考核(其实是服从性测试),更有妖魔界限、人性善恶的模糊判断。
面对着土拨鼠大王这样的弱力小咖,因为饼藕双魂(敖丙和哪吒)无法做到娴熟合作,不得不咬紧牙关,奋力一搏;随后的挑战难度越来越高,哪吒也从最初强压性子,逐渐展示出真实魔性,为了理想和正义不顾一切。
当然,到最后阴谋败露,终极反派显形,并像《唐探1900》中阿鬼那样膨胀强壮,哪吒仍然不畏强敌,管它什么命数、仙魔、正邪,他要的是内心的光明磊落,要的是世道的改邪归正,为了这个理想,他可以不顾一切,甚至放弃自己的轮回肉身。
这何尝不是曾经的我们?
谁都有过孤傲轻狂的年少,都有过改变世界的勇气和决心。
可是太多的复杂真相、模糊人性,太多的困窘、挫败、劝诫与讪笑,我们不得不败下阵来,向无量仙翁拱手,向“阐教仙道”低头,老老实实接受成仙的考核,即便是心有不忿,也只得忍气吞声。
年岁渐长,更有太多的顾虑和牵绊,为父母的期待,为妻儿的安定,为自身的舒适,不得不忍耐早已无法撼动的灰暗路径与潜规则,再不敢轻言一声。
而哪吒,则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种活法,我命由我不由天,我认定的正义和道理,即便是粉身碎骨,也要全力争取。
一旦你有了这等英雄气概,前方又能有什么阻挡呢?玉虚宫只能分崩离析,虚伪的仙道阴谋被戳破,无量仙翁也只得黯然退场。
c. 阴谋
也许我们的大部分人,只能像申公豹那样,一边羞惭悔恨,一边又身不由己。
明知道登仙考核就是一场骗局,所有妖魔鬼怪通过考核登仙入宫,等待他们的不是什么逍遥升华,而是被封锁进天元鼎(美元符号),成为炼制仙丹的耗材,以自身血肉助力阐教的法力提升。
那绿牌不是什么通往仙界的幸运券,而是诱人入瓮的催命符。一旦你听信了这番说辞,便如同孤注一掷的赌徒,只能在这条死胡同中越陷越深。
而最最痛苦的,则是清晰地知晓这一切都是谎言,但却为了利益,不得不成为助纣为虐的白手套,帮着骗子吆喝,引导更多无辜者入局被毁。
几句台词点出了玉虚宫与漂亮国的隐喻关系,很多朋友早已看出。
其实还有类似的社会怪像,便是罪恶的传销组织。
身陷传销组织中的人士,时常都会有申公豹的痛苦和懊恼。要继续诱骗亲朋好友,内心的纠结刺痛无从道出;想放弃骗局抽身而出,却又早已陷入太深,积重难返。那样的尴尬困局,想必已生不如死。
而社会上,像阐教无量仙翁这样的骗局数不胜数,每个成年人一定都经历过类似的场景。或断然离席,或浅尝辄止,或深陷其中,或为虎作伥,每种选择都有相应的后果。而当我们看到申公豹和无量仙翁最后的结果时,也该生发出侥幸或是痛悔的情绪吧。
面对阴谋无所畏惧,舍生忘死搏命反击,是因为我们永远怀有正直情怀与反叛气质;
而能保持这样的情怀与担当,必然是因为有父亲的引导和鼓励,有母亲的包容与托底。来自家庭的力量绵延且坚定,那就无需在乎外部社会的险恶阴暗。像哪吒和敖丙那样迎难而上,大步前行,心怀正义,眼望光明,希望一定就在不远的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