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夏冬春被罚一丈红,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夏冬春是《甄嬛传》里没活过三集下线最早的小主,跟《金枝欲孽》里黎姿饰演的候佳玉莹一样,嚣张无知蠢笨又滑稽。

她到死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谁的棋子,被罚“一丈红”,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她的每一次出场,都显出她的嚣张和无知。

第一次出场是在选秀的最后一个环节,等待殿选时,安凌容把茶水洒到了她的衣服上,她不依不饶地要凌容给她下跪赔礼道歉。

沈眉庄实在看不下去了,跟甄嬛说:“皇家宫苑,天子近旁,谁这般轻狂?”

眉庄的意思是,到这里来的秀女都是官二代,非富即贵,这人真是没眼力、没见过世面,在这里炫耀家世,以为自己家的那点富贵就是顶天了,真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眉庄说的轻狂,是说夏冬春初到皇宫也敢嚣张,嫌弃安凌容穿过时的衣服,说自己的穿的是苏秀,说明夏冬春无知没见过世面没见识。

第二次出场更显出她的无知,进宫后,皇后和华妃大张旗鼓地给各小主恩赐礼物。

皇后派身边的贴身侍女剪秋姑姑送礼物给她,夏冬春高兴得忙不迭地谢恩,还亲自送剪秋姑姑出来。

看到安陵容呆坐在屋里没收到多少礼物,抬高声音讥讽她出生低微,连皇后娘娘也不待见她,华妃送的东西再好,也不如皇后娘娘的。

她以为皇后是后宫里的最高权力者,抱紧皇后这棵大树就万事大吉了。

夏冬春不知道的是,皇后和华妃这样给各新进小主恩赐礼物,意在笼络和显威。

就像《红楼梦》里林黛玉刚进贾府时,王希凤热情地对她说,需要什么缺什么尽管跟她说。

王夫人冷不丁问了句,这个月的月银发了没有。而王希凤和王夫人并不真正关心林黛玉。

意思都是在向新来者承能显威:看,我才是这里的最高权力者。

就连甄嬛身边的侍女浣碧也看出来了,当流珠高兴地说华妃赏给甄嬛的礼物跟眉庄富察贵人的一样多时,浣碧说华妃意在笼络和显威。

甄嬛当即制止浣碧,有些事心里知道就好,看破不说破。

甄嬛和眉庄都看出皇后和华妃的意图,所以合宫觐见时,既夸了华妃又赞了皇后。

刚进宫不知道她们好不好相处,所以尽量要给她们留个好印象,虽然辛苦些,但可以看出皇后和华妃当时也很高兴。

只有夏冬春傻不拉几地以为,皇后赏她礼物就是对她好,就是自己人,华妃没赏她礼物就是她的敌人。

一进宫就公开站队,这不是给自己树敌,让对手来砍自己吗?

夏冬春不知道,华妃尽管没有皇后的尊称,位份没有那么高,敢跟皇后分庭搞衡,她能做敢做的事就不会比皇后少。

夏冬春天真的以为,瞧,我现在是皇后的人了,看你们以后谁敢惹我。

她利用皇后来向别的嫔妃显示威风,同时也向皇后表明,我现在是你团队的人了,你一定要保护我的。

岂不知,皇后正是利用夏冬春这种心理,把她当作棋子,是棋子必定是弃子。

皇后知道夏冬春能被选上,是因为皇上当时跟太后赌气,随手一指,觉得她有趣而留用的。

说明皇上和太后都不看好她,不看重她。

知道她在等待殿选时就刁难安陵容,还在家里给教习姑姑甩脸色,说明她嚣张无知没见识,好利用。

所以一进宫就叫剪秋亲自给她送礼物,让她觉得皇后很看重她,把她当成自己人。

夏冬春穿着皇后赏赐的布料赶制的衣裳合宫觐见,她的目地就达到了一半。

因为皇后知道夏冬春公然选择她,华妃一定会打压夏冬春。逼着华妃犯错,皇后好治她的罪,或者说让皇上好治她的罪,对比之下皇后在人前就好树立母仪天下的形象。

果不其然,合宫觐见时,夏冬春穿着新衣服,看华妃姗姗来迟,就说她摆架子给谁呢。

华妃听后强忍怒火。

出了景仁宫,夏冬春又找甄嬛眉庄陵容的茬,还举手要打安陵容,刚好被后面出来的华妃看到。

华妃便毫不留情地赏了她“一丈红”,把她打残废,送去了冷宫

杀鸡给猴看,华妃既废了跟她作对的夏冬春,也震慑了眉庄甄嬛等人,让她们知道在后宫,她也可以说了算。

华妃这一招也真有效,安陵容吓得直哆嗦,眉庄看出了她烂用职权,甄嬛看出她的狠辣。

后来看到小福之死和桂花树下的麝香仁,甄嬛便想到韬光养晦,装病避宠。

皇上想要翻甄嬛的牌子侍寝时,才知道甄嬛因看到华妃赏夏冬春“一丈红”和不明不白死在井里的小福子。

受到惊吓病倒了。

皇上问何故受到惊吓,皇后答,她一进宫就看到华妃罚夏冬春”一丈红”,和不明不白死在井里的小福子。

听说夏冬春在宫里想打人,罚就罚了,小福子死得不明不白,就吩咐皇后去查。

你瞧,皇上对他新进的嫔妃,还没被侍寝就被送入冷宫也无所谓,对小宫女的死还要一查到底。

说明皇上也知道夏冬春嚣张又蠢笨无知,同时也知道了华妃的狠毒。

如此皇后利用夏冬春的这枚棋子的目的就全达到了。

皇后利用夏冬春被罚“一丈红”所得到的好处有:

一是皇上知道华妃的狠毒,对她心生不满,不罚她是碍于年羹尧的面子;

二是让皇上最喜爱的妃子甄嬛推迟获宠,她暂时少了竟争对手;

三是在新进嫔妃面前树立母仪天下的形象,让聪慧的甄嬛处处维护她,帮她扳倒威协她后位的华妃。

皇后知道甄嬛的长得像纯元皇后,皇上很喜欢她,将来必定宠她,甚至可能威协到她的后位。

知道甄嬛受到惊吓是假,装病避宠韬光养晦是真,她也知道甄嬛并非池中之物,获宠是迟早的事,只是后来没想到她的荣宠来得那么快。

所以甄嬛一进宫,皇后就想法子设计她,让她帮忙搞垮先威协她后位的华妃,然后再想法办除掉甄嬛。

皇后的做法是,在人前立好母仪天下的形象,先笼络甄嬛,在华妃面前帮甄嬛说话,在皇上面前也说甄嬛的好。

让甄嬛觉得她很友善很善良,信她敬她,有母仪天下的风范,对她毫无防备。

果然,甄嬛在误穿纯元皇后故衣之前,在华妃面前处处维护帮助皇后。

比如,皇后端着香炉,说火烧得正旺怎么办,甄嬛走过去,拿水浇灭了它。

意思是她会帮皇后灭了华妃。

皇后邀请妃嫔们到御花园赏花时,华妃尊卑颠倒鄙视皇后,甄嬛用一首“牡丹真国色”的诗替皇后解了围。

清音阁看戏时,华妃借用薛丁山三请樊梨花,讥讽皇后是庶出,甄嬛用南柯记警醒华妃,所有荣华富贵,尊卑贵戝,都不过是南柯一梦。

既帮皇后讨回了公道,还怼得华妃变了脸色。

所以说,夏冬春被废,皇后才是幕后真正的推手,可能还希望她被罚得越重越好,这样众嫔妃才会看到华妃的狠辣,皇后的母仪天下。

其实皇后比华妃更狠毒,诚府更深,害人不留痕迹,毁人于无形。扳倒华妃之后再设计害甄嬛,这是后话。

尽管皇后做人表面很圆滑,对嫔妃们很大度、和善,但是心术不正,作为打胎队长,不知害死多少条无辜的性命,终究也没有落下好下场。

真应了那句“好人有好报,坏人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没到”的老话。

所以说,夏冬春一进宫,这成了皇后的棋子,皇后才是害她的幕后推手,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大家觉得呢?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