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再看一遍电影《廊桥遗梦》,不是因为我要在今日头条写电影评论,而是我自己正经历一段婚外情却无法自拔。
想到这个标题“肌肤的热恋”,也是因为我们的爱恋,也完全是从肌肤之交开始的。在现代婚姻家庭中,有很多婚外情,都是从“肌肤的热恋”开始的。
摄影师罗伯特·金凯(我们姑且叫他金凯),与家庭主妇弗朗西斯,用现在人的逻辑看,确实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一个艺术家,一个家庭主妇。而电影却让他们相恋了,不仅是持续几乎半生的记忆,而且是那种肉体和精神都很“激烈”的那种。
对于弗朗西斯来说,金凯不仅是肉欲的倾泻,也是人生梦想的实现,她精神上仰望金凯,肉体上需要金凯,而上帝确实又给他们安排了这么一个“消魂”的“四天”。
其实四天就是一个情感的发射窗口,摄影师金凯也有着对女性的渴望,有着对弗朗西斯这样一个家庭主妇的渴望。
事实上,从肉体逻辑看,他们都释放了,也都享受了,也没有任何人知道,也算“隐私”了。可是为什么还会有后边的纠缠呢?
弗朗西斯几乎用自己的后半生,记忆、回忆,记忆再回忆;而金凯一直想带走弗朗西斯,想与她相伴一生。一段从爱慕,到身体激情的男女一样产生了爱情,深深的爱情,而这也成为了他们此后人生的重要秘密。
电影对燃烧的激情的渲染,到了美与美轮美奂的状态下,你看到的是一副美的图画,而不是肉体和色情。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金凯、自己的弗朗西斯,之所以没有发生,是因为上帝没有给你这样的“四天”,给你这样可以一直埋藏在内心的“欲望”和“隐私”。
甚至有些“道貌岸然”的人还把这样的事、这样的电影称之为“露阴癖”,当然这个“阴”是隐私的阴。当然弗朗西斯,也试图隐瞒这段故事,隐瞒这段她人生中最美的故事。
当然电影的“反转”,靠的是责任,是对其他人的伤害。其实这种“反转”与电影、与电影故事是符合逻辑的,她让这种“出轨”的美,被道德、责任和生活所“反转”。而电影追求这种悲剧效果,与观众的喜剧期待,或者与他所塑造的“出轨”之美,形成艺术上的另一种美、另一种“道貌岸然”。
而这种欺骗,似乎成为了一次次“出轨”的遮羞布,或者“美丽”的“谎言”。其实,婚姻的核心是相互忠诚,也就是你不能爱上别人,你也不能与别人有肌肤激情,如果有了,不管是一次还是4次,一天还是四天,一年还是十年。
而在你享受了这种“出轨”的震颤之后,这种激情之后,你依然以保守秘密的方式,坦然的与你的丈夫过成邻居、过成合作者、过成“面和心不和”的人。因此,弗朗西斯是不值得同情的,她是应该被批判,而不能被饶恕的那个。
金凯与弗朗西斯发生了肌肤之交,产生了爱慕,他的想法本来很简单,就是要带她走,带她去享受那个只属于他们自己能懂的“黄昏恋”。
因此,在婚外恋里这种“责任”的“纠缠”,不是真的讲责任、真的讲道德,而是典型的“既想做婊子,又想立牌坊”的“道貌岸然”,就是这个男人的“激情”也要,那个男人的“家庭”也要,是真的虚伪和无耻,而这种“弗朗西斯”到底为什么还值得我们“扼腕叹息”呢
《廊桥遗梦》是改编自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同名小说的电影。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梅丽尔·斯特里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主演。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
讲述了家庭主妇弗朗西斯卡在家人外出的四天里遇到了《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罗伯特·金凯,在经历了短暂的浪漫缠绵后,弗朗西斯卡因不愿舍弃家庭而与罗伯特·金凯痛苦地分手。但是对金凯的爱恋却萦绕了弗朗西斯卡的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