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距今40年。这一年间有很多熟悉的明星出生,比如小S、梁静茹、孙燕姿、薛佳凝、李玉刚、秦海璐、还有日本歌手滨崎步以及跳水王后伏明霞。
1978年,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堪称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剧变发生的一年,也是改革开放的开始之年。
毫无背景,勇闯娱乐圈
而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一年,很忙碌,很新鲜,没有光芒,只有死扛。那是17岁的刘德华。
刘德华的祖辈是农民,为了能更好的生活,父亲带他们兄妹6人搬到了城市,经营小本生意。刘家兄妹6人,从小就帮着挑水洗碗。长大后的刘德华开玩笑说:我最讨厌洗碗了。当然,他也感谢那时候的贫穷,
那时的经验让我受益无穷,使我学会独立生活、照顾自己。
也因为搬到在城里,刘德华接受良好的教育。在中学时期,还加入学校剧社。当时的老师是香港有名的戏剧老师杜国威,他看出了刘德华的潜质,不厌其烦的对刘德华进行戏剧方面的指导。此外还有编剧在内的幕后制作工作。
许多年后,刘德华还专门写文感谢这位启蒙老师:
“假如没有你,或者我今天不会这么热爱演艺事业。
跑龙套,也要120%的用心和努力
时间到了1978年,刘德华刚结束了高二课程,和7个好友一起报名了明星训练班,只有刘德华考上了。在训练班,他没有先天的家境优势,初入娱乐圈时也没有过硬的人脉,他所有的支撑只能是他自己。由于成绩优秀,长相帅气,所以很受监制喜欢,刚进训练班就被带到片场跑龙套。
很多角色根本脸都没看到,这一跑,就三四年了。后期的作品好歹找到刘德华的脸蛋。
1981年《过客》黄日华当主角的戏中,刘德华拿到一个角色,扮演一位学生。
1981年李司棋,李琳琳等人主演的《无双谱》里跟梁家辉客串山贼。
还有,和梁家辉一起客串只有一句对白的角色。但能和周润发同台,估计当时的刘德华心里乐开了花。
发哥赏识,抓紧机会
刘德华初入行的偶像就是大他6岁的周润发。十七岁的歌里面有一句歌词就特意提到:
记得四哥,发哥都已见过面,后来荣升主角太突然。
四哥是谢霆锋的爸爸谢贤,资历非常老。而发哥则比刘德华早几年入行,当时已经凭借出演《上海滩》许文强一角大红大紫。搭档汪明荃、吴孟达、任达华个个都是大咖,是跑龙套的刘德华理想标杆。
周润发和刘德华的相识也是非常有趣。在入行前,刘德华其实是一个理发店的学徒,所以在片场没事的时候,总喜欢帮人理发。有好几次周润发在片场看到一个小伙子总给人理发,而且理发工具从兜里拿出来的。这事引起了周润发的好奇。
周润发:“你是做什么的?”
刘德华:“我是演员”
周润发:“你是演员你怎么帮别人理发?”
刘德华:“正好我有功夫,大家头发长了我就给理一理。”
周润发很是感动,于是记住了刘德华。
还有一次,刘德华在周润发的电影里演他的保镖,可周润发1米8,刘德华矮他半个头。
为了演得更像一些,刘德华在开拍前穿上了3寸厚的增高鞋,不小心崴了脚,发哥看到之后笑了,但看到他的努力。当刘德华向周润发去取经,都会提点一二。
刘德华的龙套越跑越靠前,受到的打击也越来越多。曾有一次有幸和黄秋生合作,华仔也是非常珍惜这次机会,希望可以好好表现。但却被黄秋生痛批没有演技,花瓶一个。这让刘德华非常失落。周润发见他兴致不高,问清楚什么原因之后,亮出腕上的劳力士金表给他看。
周润发:你现在一场戏,大约可以得到100~500的片酬。这个劳力士对你来说会是天文数字,但是凡事有一个过程。做人最重要的是,对自己有决心,第二要尽力。只需要尽力了,总有一天,也有劳力士表,也会有全部。
跑龙套的那几年,刘德华拍什么戏都会特别认真,别人不愿意跑的龙套,他主动接过来演,别人不敢拍的危险的动作戏,他摔几次都没关系。尽力和拼搏,是走红前刘德华给人的印象。
“在漫长的跑龙套日子里,我没有气馁。既然踏上了这条路,再累也得坚持。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需的。机会就在身边,看你有没有拿出100%的努力。如果有,别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别人能得到的,你也能得到。”
1981年,20岁的刘德华迎来了首部个人电视剧《江湖再见》,在剧中饰演以贩卖妇女为生的小混混阿龙,随后出演喜剧《花艇小英雄》,搭档叶德娴出演时装警匪剧《猎鹰》,开始受到关注。
这里提一下叶德娴,当时的她可谓是前辈,看到刘德华刚刚出道拍戏时,非常照顾他,后来还合作了很多影视作品,很多都是母子,所以,刘德华索性叫叶德娴干妈了。刘德华也是感恩的人,2011年的电影《桃姐》,叶德娴扮演从小照顾刘德华长大的佣人,凭借多年的默契,这部电影非常成功,帮叶德娴拿下8个影后殊荣。刘德华更单膝跪下颁奖给她,感谢这么多年的照顾。
1983年,主演金庸武侠剧《神雕侠侣》,饰演的杨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自此,与黄日华、梁朝伟、苗侨伟以及汤镇业组成“无线五虎将”,开启了灿烂的演艺篇章。
身边友人对他的评价大多都是,“他能有今天都是靠自己熬出来的,他会抓住每一个机会”。
比如,周润发推荐了刘德华出演《投奔怒海》的男一号。开启了电影荧屏体验。
再比如,由于遭到TVB雪藏,林子祥让他尝试唱歌。尽管声线和功底都不是很好,但他虚心的,诚恳向林子祥请教学习,林子祥也被刘德华不服输的精神所打动,调教他如何唱好歌。他也潜心研究唱歌的各方面技巧,没人给自己填词,索性自己也学起填词。
在500多首歌曲作品中,150多首是刘德华自己填的词。曾经被黄霑痛批狗屁不通的他,没有放弃,一直在钻研,一直努力进步,创作出传唱度非常高的作品,如像《笨小孩》,《冰雨》,《十七岁》等等都出自他手。刘德华在张国荣和谭咏麟之后,能和张学友、郭富城、黎明,成为四大天王,靠的就是尽力、努力的韧劲。
29岁颁奖的晚宴,FANS太疯癫,来听我唱段情歌歌词太经典。
一句简单的歌词,背后是刘德华日复一日不变的努力。尽管是天王巨星,刘德华没有忘记出道那几年的状态、心态。
他在片场从不搞特殊,吃穿住行都是和工作人员一起。提前到片场,台词了如指掌,在拍摄删人的情景,为求真实,让群演扇到脸蛋发肿。
2018年,刘德华在泰国拍广告从马上摔了下来,尽管危及生命,休养半年后又继续拍电影。
而这半年其实是开演唱会的,推到了2018年年底,结果,在唱第三首歌《如果有一天》时突然没了声音。他在舞台上泪流满面,对着上万观众,不停道歉,深深鞠躬。
“大家听到我唱歌的声音,也知道我没有好好照顾自己。其实刚才医生也叫我最好不要唱下去,但我真的舍不得,没有办法,我不想这样。”
对歌迷,刘德华总有赤子之心。因为粉丝的一封信,他把演唱会任性的举办到了乌鲁木齐。曾经为了粉丝不顾危险从高台下一跃而下,从人群中解救粉丝。
在四大天王里面,他的歌喉不如张学友,帅气不够黎明,跳舞不够郭富城,但是用心,排到第一位。对于粉丝,他努力的不负期望,做到最好成为大家的骄傲。
不忘初心,努力变成一个习惯
从1978年,报名明星训练班开始,刘德华喜欢被大家称为“华仔”。除了谦虚,更多的是不忘初心。看到一篇人民日报对刘德华的专访。记者问他这么多年努力的源头是什么,刘德华说了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
“把努力变成自己的一个习惯就可以了,你不会有压力。
从出道开始,对于平凡的他来说。努力早已变成他的一种习惯,在娱乐圈这种复杂的地方,单靠颜值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努力拼命,要不毫无出路。
有意思的是,在选改革开放文化产业“1978年卓越大奖”的评选活动中,刘德华在娱乐圈、导演界、文学界的各路精英和互联网大佬、商界红人中拿到了第一。
因为刘德华的这份努力,从1987年,从没停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