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那一年,他们以为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十八岁那一年,他以为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他是《少林寺》里的“秃鹰”,

是《新少林五祖》里的马宁儿,是《红高粱》中的土匪秃三炮,

是《方世玉》里的于振海,

是《连城诀》里的血刀老祖

他叫计春华,在演反派角色的路上,他风光无限,塑造出的“狠毒”的形象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人们只当他的面貌是角色设计的需要,没人知道,这张“凶恶”面相后藏着怎样的人生低谷。

正如他所说,他之所以成为演员纯属阴差阳错。


十八岁那一年,他就感觉自己的人生已经到了尽头。

全国武术大赛在即,教练把他叫到了办公室。

他以为,机会来了。

计春华从小立志要做一名武术运动员,八岁习武,练武十年,即使筋骨受伤,在训练上,他也不敢有一丝懈怠。

身材健硕、浓眉俊目的他,是教练眼中的练武奇才,一直以来都被当作参加国家赛的重点选手培养,教练要求别人七分,就会要求他十分。

可是这次,他怎么也没想到,向来看重他的教练,会因为他的形象劝退他。

一次生病,让他永远失去了眉毛、头发甚至睫毛,奇奇怪怪的长相不仅让他无缘成为武术运动员,还影响了他的日常出行。

能遮住大半个额头的帽子成了他的标配。

梦想落空,19岁的他无奈退队。

此前十余年,他的人生里只有武术,如今退队,他不仅不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于是,他开始闭门不出,开始颓废不堪,开始一整天一整天地发呆。

父母的担忧他不是没看到,他想,总得找点事做才好。

可他怪异得像颗卤蛋,没人敢要。

与日俱增的自卑让他觉得:他完了。


但好像又没完全完,他不想放弃自己,在武术教练劝他回去练习散打时,他又站了起来。

或许,跌到谷底的人只要动起来,往后的每一步都只会是上坡路。

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演鑫炎为《少林寺》选角,因为自卑躲在角落的计春华,还是凭借出众的形体被一眼相中,后来看了他扎实的武术功底和“凶狠”的面相,张导更是满意,当场盘算着“秃鹰”的这一角色。

本非科班出身,入选的计春华,演戏全凭一股子愣劲儿,台词和动作全靠现学现卖,但他比谁都努力。


虽然武梦破碎了,但他意外地发现似乎在电影里也有拓展自己武术事业的机会。

此后,不断有名导找上门来,他也成了许多导演口中的御用反派。

那些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望等待,最终为他换来了属于自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生。

武术运动员不是唯一的武生路、高考也不是唯一的人生路

因为把成为武术运动员当作自己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计春华在梦想破灭的时候觉得自己一辈子就完了。

如今,许多学生将高考当作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旦高考失利了便常常一蹶不起,甚至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高考失利了,内心世界崩塌,连带着外部世界也不想要了。

在大家十几年的人生中,好像除了学习,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

父母常说:

“你只需要管好自己的学习就好,其他的什么都不要你操心。”

“你现在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要想”

“高考就是你现在唯一的目标”

从古到今,家庭对于读书人的砸锅卖铁式付出没有变、光宗耀祖式期望没有变。大摆酒席、宴请庆祝的传统没变。

有的孩子成了寄托父母理想的容具。

有的孩子成了父母之间攀比的工具。

好像大家都活得“有模有样”。

当孩子在父母这样满怀的期望和对成绩的执念中长大,你永远不知道压死孩子的是哪根稻草。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一次高考就走上极端的孩子,即使出了社会也没有什么出息。

或是,现在的孩子抗压能力也太差了吧。

哈,是的,你们一直在说,那么请问什么时候也能听孩子说说呢?

听他们说说他们对高考的态度,和他们聊聊高考之外的事,关心关心他们的爱好。

或者,告诉他们,高考不是唯一的道路,这条路断了人生也并不会崩塌。

锅底法则,只要尝试再走一步,就不是谷底

如果你觉得高考失利了,你的人生跌到了谷底,不见太阳。

那么,我反而要恭喜你了,你获得了一张人生的“锅底法则”体验卡。

此后你的人生,无论往哪里走都只会是上坡路。

已经在谷底了,跌无可跌,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乾坤流转,万象更。一切都该是积极向上的时候了。


18岁的周杰伦在舞台上被批得一无是处;18岁的李子柒在酒吧为生计和奶奶的药钱发愁;18岁的岳云鹏不仅被顾客骂得狗血淋头还丢了工作......

18那一年,他们也绝望着,想象不出18岁后的摸样。

我不劝大家要有多坚强,但总之,先活着看看。

太阳尚远,但必有太阳。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必太在意短期成绩的不如意。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