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乔任梁去世五周年的日子,如果真有“轮回”这么一说的话,他现在应该已经是个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了吧?
还会和1992年时5岁的他一样帅气可爱吗?“现在”的他,一定是很快乐的吧?
可是,在这世界上,“快乐”的成本真高啊。
当年被困在“网络暴力”围城中的乔任梁选择结束生命来逃离,那些只敢躲在键盘后的恶语相向的人,便把枪口转向了他身边的人。
还记得吗?5年前,陈乔恩因为没有第一时间【发微博】悼念乔任梁,被追着骂了无数条。
“乔任梁都死了哎,你都不发个微博?还朋友呢!”
“还好闺蜜呢?死了也不见你有多难过啊?”
“你这个女人也是真的狠心,亏我还喜欢你呢,想想都恶心!”
可是,每年的9.16凌晨,陈乔恩都会发一张粉红色天空悼念乔任梁……她一直记得他。
5年后,这些键盘侠又找到了另一个供他们发泄的对象——乔任梁父母。
乔任梁去世后,关于他父母的状况一直鲜少有报道。直到2019开始,乔爸乔妈的情绪状态有所缓和,他们也开了社交账号。
起初这个账号叫@高彩萍,后来有了乔爸的加入,变成了@高彩萍和乔老爷。主页背景是乔爸,头像是乔妈依偎在乔任梁怀里。
也许,这也是一种“一家三口永远在一起”的方式吧?
这些年,他们的生活里处处都保留着儿子的痕迹——
乔爸乔妈会晒出Kimi粉丝送的小礼物,镜头扫到客厅墙上,那里挂着一家三口的合影。
另一面墙上,还挂着14年前《加油好男儿》时期的经典合照。
乔爸乔妈去东海观音寺祈福,手机里竟然正在播放儿子的照片和佛音。抬头看到蓝天白云,乔妈想到了儿子,“世界万物都在治愈你”。
去年今天,乔任梁祭日时,上海下雨了。乔妈看着Kimi儿时的照片对他说:“今天是你离开妈妈的第4年,现在应该已经4岁了吧?”
回首那28年短暂又刻骨的母子缘分,乔妈一直在自责,她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但儿子永远是她的骄傲。
看到那些泛黄的老照片就会不自觉哽咽,照片里那个软萌可爱的小人儿,如今已经不在了……
这些年,他们也在努力让自己开始新生活——
乔爸带乔妈去逛街,乔妈说仿佛回到了谈恋爱时的日子,“笑的像个孩子”。
乔妈学会了玩那些搞怪特效滤镜 ↓
也学会了和朋友互动说“土味情话” ↓
现在他们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录制各种美食制作视频,从战斧牛排到自制巧克力……乔爸乔妈面对镜头也越来越娴熟自然。
看着他们的社交账号从最初只有1、2万点赞,到现在每一期都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那么多人都没有忘记乔任梁,都在关心着他父母的生活,真好啊。
他们是中国100+万失独家庭的缩影——在失去儿子的这些年中,他们也会陷在回忆和悲伤里,却也在努力振作、完成自我重建的过程。
但是,他们承受的又比普通失独家庭要多得多——
如果说失去儿子已是巨痛,那失去的是一个“明星儿子”,就意味着他们不光要经历巨痛,还要承受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恶意。
乔爸乔妈晒出做美食的视频,会有人说:“你儿子都死了,你还吃得下?”
乔妈开开心心和粉丝互动 ↓
会有人说:“感觉她一点都不想乔任梁了!”
在这些人眼中,乔爸乔妈失去了儿子,他们余生就连吃饭和笑的权利都没有了。
Kimi忌日时,乔爸乔妈去陵园探望儿子,看到儿子墓前堆满了粉丝送来的粉色花束和千纸鹤,他们拍下来分享到了网上。
这下可好,可是戳着键盘侠们的肺管子了,给他们气得够呛。
有人质问乔爸乔妈为什么要拍视频,自己知道不就得了?
有人质问他们叫儿子就得了,干嘛还要把乔任梁的名字说出来?
甚至有人说乔爸乔妈是在利用已经逝世的儿子来营销自己???
他们指责乔爸乔妈,说夫妻俩消费儿子,乔任梁生前的好名声都被他们给败完了。
乔爸乔妈他们不是吸血鬼父母,把粉圈那套“营销”“消费XXX”的话术和思维放在两位失去儿子的老人身上,也太不礼貌了吧……
难不成,明星儿子去世了,父母连个拍视频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这时还有人批斗起了粉丝,仿佛全世界就他最理中客、就他最重感情一样:“我想问问粉丝们,那些你已故的亲人,你能做到每年都回去看看么?现在人的价值观都怎么了!”
乔爸乔妈粉丝越来越多,开始有广告商找来寻合作,他们在视频中植入了一个小广告,于是便收到了比“消费儿子”更恶毒的留言。
那些浑身散发着“管闲事光环”的人说了:怎么一点都不悲伤, 竟然还用儿子来赚钱!真是毫无底线!!!
更有甚者,直接用“吃人血馒头”来形容乔爸乔妈……
父母吃孩子的“人血馒头”?不知道这位网友是九年义务教育没念完,还是单纯恶毒的想要恶心人?
看到没?当父母失去了一个做公众人物的孩子后,他们就会被剥夺吃、笑、玩、赚钱、重新生活……等等的一系列权利。
在他们眼里,乔爸乔妈必须每天吃不下、睡不着、以泪洗面、唉声叹气、哭天抢地、要死要活……这才符合他们心中“不挨骂”的标准呢。
道德绑架还不够,这些键盘侠甚至还攻击起了乔任梁父母的长相。
他们说乔妈长得好可怕,“吓死我了” ↓
说她长得像女巫,根本不敢看到她的这张脸 ↓
最恶毒的一条留言是,有人说乔妈的眼睛吓人,高赞回答:所以她儿子没了。
他们还说乔爸嘴歪,下面评论又在谈论那些无端揣测的阴谋论。
试想一下,如果这些人走在大街上,会直接对着一个长得没那么符合主流审美的人说“你长得好吓人啊,好像格格巫”吗?
不会的,因为他们又欠又怂,只会躲在屏幕后面敲键盘。
乔爸乔妈当然看得到这些留言,他们每次都会跳过这些恶毒的话语,去回复那些支持她的人。
他们甚至还会好言好语地解释嘴歪和脸长的原因,一个是医疗事故造成的,一个是生病导致的。
但换位思考,如果被言语中伤的是你身边的人,你在刷到这些留言时,是不是恨不得冲进屏幕和他们理论?
在“乔任梁父母”这个身份之下,他们也只是一对失去了孩子的普通父母而已啊。
这些道德卫士可不会就此收敛,他们要管天管地,恨不得统治互联网。
妈妈悼念自己儿子,道德卫士要问:他为社会做过什么贡献?
乔妈做个波士顿龙虾,道德卫士要说:还是做点好事,放生吧!
这得是吞了多少颗高师的舍利子,今生才能拥有如此高洁的品德啊!!!
尽管这世界有无限大的恶意,但乔任梁父母还是回报了最大的善意。
乔任梁是在中秋节离开的,但每年的中秋节,乔爸乔妈还是不忘祝大家阖家团圆,即使他们一家三口再也无法团圆。
有人说乔妈长相吓人,阿姨竟然还会为此感到抱歉:“因为我本身就是长这个样子,我也没办法。无意吓到你们,阿姨表示抱歉。”
在许多人为乔爸乔妈发声怼恶评后,阿姨甚至还会给大家比心。
那些只会疯狂敲键盘发泄的人们,现实中过得一定很糟糕吧,是吧?
就像博主刘媛媛说的,如果你做不到温暖安慰、善意鼓励,那么,闭嘴也是一种善良。
看上去,经历了5年的调整,乔任梁父母已经完成了巨痛之后的自我重建,他们找到了新的生活方向,有了新的人生乐趣。
其实,丧子之痛是一生都走不出的阴影。
前不久,《人物》采访了乔任梁父母。在得知乔任梁患上重度抑郁症后,乔妈经常陷入自责——“我自己恨死了呀,怎么就一点都没察觉呢?”
明明这是乔妈心底的痛,但就是有一些人会精准捅刀,仿佛自己是可以洞察一切的先知一样,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指责一个极度自责的母亲。
被道德绑架、被攻击长相后,乔爸乔妈甚至一度被吓得不敢出门。
但比陌生人的恶意中伤更让他们难过的,依然是对儿子无力的想念。
尽管他们已经很努力在生活,但每一个闲下来的时间碎片里,他们都在怀念着儿子。
儿子离开后,乔妈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如果儿子在就好了”。
她也只梦见过儿子一次,很短暂的,甚至都来不及“抱”一下。
乔爸虽然不说什么,但他会深夜独自去KTV,把儿子的歌全都唱一遍。
无论是乔任梁小时候的故事,还是2016年9月16日那一晚发生的事情,乔爸乔妈到现在都依然清晰的记得。
但他们也会强迫自己不再回忆,生怕陷在回忆里出不来。那种只能看着儿子照片流眼泪的情绪,虽然无法感同身受,但也深知有多痛苦。
作为一名海员,乔爸从小就在海上漂着“环游世界”,乔任梁和乔妈的相处时间则多得多,他们像朋友一样相处,乔任梁是妈妈的精神支柱。
妈妈,也是乔任梁的精神支柱。在他病重的那段日子里,好像只有听妈妈讲那些细碎又平常的小事,才能让他收获片刻宁静。
对于从新闻中了解到他的路人,或是一路陪着他成长的粉丝来说,对于“乔任梁离开”的痛感是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化的,在特定的日期里,还会想起他。
但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永远活在痛苦之中,那是活生生的家人,是他们耗尽心力养大的孩子。
《人物》采访中,这一段能让我们切身感受到,父母与子女的连结是怎样一种情感——乔爸捧着儿子的骨灰盒走出来,他突然想到,29年前儿子也是小小一个,“好不容易辛苦养得这么大,现在又回到这么一个小盒子里去了。”
暖水瓶大小的娃长大了、离开了、又回到了小盒子里,从出生到离开都紧紧抱着他的父母呢?要如何度过那漫长又孤独的余下岁月呢?
《送你一朵小红花》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妈妈以前特别胆小,怕黑,怕虫子……生了你以后,就天不怕地不怕了。也不是…生你以后,我害怕更多。怕你生病,怕你挨欺负,怕你不学好……”
“那你现在最怕什么?”
“怕失去你呗。”
总会有人遗忘他,但妈妈永远记得他。
面对这样两位失去孩子的父母,做到最起码的善良,很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