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如懿传》终于理解:为何后来,甄嬛拼了命也要保护如懿

导语:甄嬛和如懿,分明是两种悲剧,一个是“宛宛类卿”,一个是“兰因絮果”,二人同样一头栽在爱情里,甄嬛及时调头,如懿一头撞死在爱情的旋涡内,二人明明应该惺惺相惜,偏偏因为弘历这么一个男人,二人彼此交恶。




杏花雨下:


甄嬛的悲剧人生,得从那一场杏花微雨的天气开始说起,甄嬛坐在秋千架上,正好遇到了微服出巡的皇帝,当时,他未穿朝服,身边也没有陪着侍卫,皇帝借用果郡王的名义,遇见了甄嬛,再到倚梅园祈福,甄嬛的小像落入果郡王手中,这一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是阴差阳错了。


后来,甄嬛流产,当时皇帝不在旁边,是果郡王冲过来,将甄嬛抱走,在朦胧中,甄嬛感到有人在流泪,也正是因为这一滴泪,甄嬛最终还是不忍心责怪皇帝,甄嬛认为,皇帝作为一朝天子,肯为她落泪,是真的心疼她,却不曾想,这一滴泪都是一个“误会”。


兰因絮果:


如果说甄嬛的悲剧,是宿命悲剧,那么如懿的悲剧,可以说是自己一手作的,如懿和弘历的感情基础,原本就很浅薄,原著中,弘历最初不喜欢青樱格格,不过是看在她姑母的面子上,善待了她,只可惜,等到她的姑母倒台,青樱在府邸中的地位,逐渐尴尬了起来,青樱开始学会低头做人,越来越谦卑。


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青樱的转变,慢慢吸引了弘历的注意,他在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等到青樱主动替弘历生母求位份,他彻底被这个女孩打动,慢慢爱上了她,只可惜,青樱太看重了这份爱,不懂得帝王的凉薄,于是,当青樱失去爱情之后,她才会选择断发这样的举动。


同样是至情至性的女子,甄嬛帮助如懿,是因为在如懿身上,甄嬛看到了自己从前的影子,更看到了自己身上,所不具备的品质,在如懿薨逝后,太后看着如懿制作的经幡,她对弘历说,看见如懿,她才懂得:自己从前在深宫中的种种作为,种种勾心斗角,当真没意思。



所谓温柔:



不得不说,周迅版本的如懿,当真是温柔到了骨子里,连甄嬛这样“老而成精”的人,都被她的善良和温柔所打动,连魏嬿婉在死前,都会称呼她一声“翊坤宫娘娘”,当褪去了青樱的骄纵后,变成了如今的如懿,可惜,哪怕她能温柔所有人,也始终无法打动皇帝,那个原生家庭残缺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