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综艺制作方有个毛病,一旦手中有档爆款综艺,必然会连续拍出N季,直到完全消耗掉口碑,观众缘崩塌,方才罢休。
《奔跑吧兄弟》是这样做的,《极限挑战》是这样做的,《欢乐喜剧人》同样是这样做的!!
不知不觉,《欢乐喜剧人》已经做到第七季。能够走到今日,说明对于这一综艺IP,制作方是买账的,电视台是寄以厚望的,只是观众已经审美疲劳,关注度不在!
其实《欢乐喜剧人》自第四季后,已经走入下坡路。前四季,还有岳云鹏、贾玲、宋小宝、沈腾、常远、艾伦等老喜剧人交织出演,稳固质量。
但从第五季起,《欢乐喜剧人》节目质量直线下降,第六季已经是收视惨淡、无人问津。
其他不说,就说第六季冠军金霏、陈曦,谁认识?
就这,制作方还是硬生生搞出来了《欢乐喜剧人》第七季!
为什么要说硬生生?且看嘉宾阵容!
除去百年不变的控场主持郭德纲,新加入嘉宾就是张大大、范湉湉、李雪琴、秦霄贤、李艺彤、熊梓淇、纯情阿伟!
是否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尤其是最后一位“纯情阿伟”,原来是一名短视频网红,平常主要以搞笑段子为主。
节目组这是请不到人了吗,但凡与喜剧沾边的都请来了!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张大大、范湉湉、李艺彤,对应职业分别是主持人、演员、秀人!
唯一算得上喜剧人的,恐怕只有德云社的秦霄贤!
狗子,你变了!
弄一帮与喜剧毫不沾边的艺人参赛,这档次连喜剧节目《笑傲江湖》都比不上。
估计节目组也明白,就凭借这样的阵容,想要取得开门红,无异于痴人说梦。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曾经参加《欢乐喜剧人》的艺人,在网上联动,配合官方宣传。
节目组很聪明,多次明确这是跨界秀。并且在玩法上作出了更改,搞了一个“喜剧人联盟拓展计划”。这些参与嘉宾,前期被称作“欢乐人”,经过后续多层角逐,方可能成为“喜剧人”
玩法变化主要在于这些跨界艺人,前期并不需要登台PK,而是融入到不同喜剧生态,进行学习与提升。
第一期,七名嘉宾前往沈阳刘老根大舞台,与当地二人转艺人两两组队,登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由现场观众记下对每组表演艺人的评价,以供嘉宾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整个表演流程,毫无笑点。本以为一场跨界秀,再加上二人转演员加持,会在舞台上出乎预料的效果。
然而跨界毕竟是跨界,喜剧舞台上,最重要的就是笑点,这些全都没有。
为数不多的几个包袱,皆出自在二人转演员身上。
更讽刺的是,全片最搞笑的地方,还是几位二人转演员开会片段。
可以说句句是包袱,宋晓峰还闹出“熊梓淇”念成“熊辛淇”的尴尬,这就是遇到生字念一半嘛!
尤其是杨树林、张大大那场,简直是赤裸裸的实力碾压。
而张大大“讨人嫌”这在娱乐圈是公认的,节目中还特意以此作梗,弄了一首《凡人(烦人)歌》送给张大大。
张大大路人缘有多差?这可是凭借着一人之力,使《欢乐喜剧人》评论区骂声刷屏的人。
市场就是这样,越骂越火,越火曝光度越高,简直成了恶性循环。
不过这段表演,其中杨树林说的一段话,挺值得回味:“《欢乐喜剧人》总冠军,能得总冠军的作品,一定要煽情。为什么我们前几季没得总冠军,就是因为我们煽情煽的不到(位)。”
杨树林说的这段话,与隔壁节目《我就是演员》中,小沈阳说的“喜头悲尾”呼应上了。
当时小沈阳直言不会再演小品了,因为想不出好的包袱了。同时,他对于小品“喜头悲尾”现象,也表现出了排斥。
不管东北二人转评价如何,它至少是真真切切带给观众欢乐的,观众可以放心从头笑到尾,而不必担心临近结尾,突然来个煽情套路。
否则,可真成了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
另外,杨树林这番话,是出现在《欢乐喜剧人》官方正片中,说明节目组还是挺大度,能够接受这种调侃的。
宋晓峰、李艺彤那场,两人在台上表演时,宋晓峰抛出一个包袱,引发台下观众喝彩。
令人尴尬的,台上的李艺彤竟然也跟着鼓掌,确定你俩不是共同出演吗?怎么还当起了现场观众。
其他几组虽未有大的瑕疵,但也没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效果平庸、笑点全无,还不如农村地方的唢呐团表演。
简单来说,《欢乐喜剧人》第七季,就是狗尾续貂之作,不值得一看。
节目开头,郭德纲就曾明言:“其实去年录完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了,我说咱就到这了,天下的事哪有十全十美的。”
显然,郭德纲在经历第六季的低潮期后,已经感觉到《欢乐喜剧人》影响力透支,再继续进行下去,意义不大。
不过,资本家们并不会考虑这些,在他们眼中,只有利益。像《欢乐喜剧人》这类IP,唯有榨干榨净,才符合商人本性。
节目中,郭德纲也谈到喜剧人问题,称:“喜剧类的节目,其实干的就是人,但是现在这点人,都让我们挖干净了,都差不多了。后面年轻的又跟不上,所以说这行确实是不容易。”
言语间,老郭尽是无奈呀!
喜剧类节目与选秀节目,如今面临困境相同。从曾经百花齐放,到如今人才断层,只能借助跨界艺人、注水选手凑数,非要榨干榨净。
拼到最后,伤得最深的,还是热爱这个行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