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武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龙

2020年11月28日03:44:03 娱乐 1024

夜读|武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龙 - 天天要闻

今天,是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诞辰80周年的日子。

你知道吗,李小龙18岁时的理想是医生或药剂师,这个理想分明地写在他给某导师的咨询信里。而这封信,是《李小龙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一书收录的最早的一封李小龙书信,同时配有他在香港圣芳济书院念书时的登记卡,上面有他泛着青涩笑容的照片,非常珍贵。

夜读|武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龙 - 天天要闻

若问李小龙的师承,你八成会说叶问。对,又不全对。其实,武学奇才李小龙有着曲折却励志的成长之路,真的是博取众长,又开拓创新。收录在《李小龙信札》中的信件,都是李小龙向亲朋好友的倾诉交流之语,从中不难看出他的武学探索历程:咏春——中国功夫(咏春、太极等)——致力于全接触实战——截拳道,以及蕴含其中的哲学理念。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是粤剧名人,多年修习太极拳,这自然对从小就活泼好动的李小龙有着启蒙性的影响。太极拳对李小龙的影响不仅是最初的,还是一辈子的,他日后在自创的截拳道中将有关“太极”“无极”“阴阳”等理论发展成为截拳道的核心理论。

因为《一代宗师》《叶问》等影视作品,李小龙的师父叶问可谓家喻户晓。作为近现代香港武坛德艺双馨的武学名师,叶问是香港武术界的领袖人物,更是咏春拳得以走向世界的首位功臣。李小龙街战失利后,受好友张卓庆的影响,决定投入到咏春门下。开明的叶问不仅不反对李小龙继续练习太极拳,也不反对自己的弟子与别的拳派过招,恰恰相反,他还特别注重实战训练,因为他知道一个拳派要想生存下去靠的就是实力,习武者只有在“讲手”或“实战”中,才能不断地完善与强大。

夜读|武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龙 - 天天要闻

李小龙与师父叶问

另外,李小龙和老一辈武术家邵汉生学习过北派功夫,跟“美国跆拳道之父”李俊九学习过跆拳道踢法,受埃德·帕克的空手道影响发展了新型格斗技艺,跟随加藤修造学习过柔道……同时,李小龙一直密切关注着西方的拳击、击剑等运动,借鉴颇多。可以看出,李小龙的武学渊源是驳杂的,但他却能融万千武学于一炉,为己所用,在前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创新。他在给一生的密友曹敏儿的书信里表露:“想过上好日子有两条路:一是靠苦干,一是凭创意(当然,这也需要实干)。勤劳节俭的确能造福生活,但唯有那些敢为天下先的创新之人才能收获真正的财富。在美国,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领域都在追求创新。正是这些‘想法’成就了今日的美国,一个好点子能助一个人达成毕生所愿。”

李小龙在美国的大学里修习哲学,在书信里逐渐体现出了他对武学具有哲学性的深度思考。比如在给最为亲密的朋友之一木村武之的信里,他展现出的学习功夫的过程正是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一步步完成的。在1964年的一封书信里,他通过“修身养性”“无思”“无想”“知退”“无为法”“贵柔守雌”来阐述他的武学理念。

夜读|武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龙 - 天天要闻

“一直以来,我都以武术家为志,以演员为职,

但首先,我要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作为第一位在西方取得杰出成就的中国武术家,李小龙对宣扬中华武术、甚至重塑西方人对中国人的形象认知都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他的电影,众多西方人改变了“光头、长辫、旗服”等对中国人的刻板印象,西方影视里一再出现中国武术高手,使得西方人以为中国人个个都会功夫。

夜读|武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龙 - 天天要闻

《青蜂侠》剧照

夜读|武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龙 - 天天要闻

李小龙在片场为莎朗·塔特指导动作。

在李小龙的书信里,他也非常满意自己在西方靠武术获得的成绩:“纵然我现已涉足新的领域(演艺),但回首过去十年,发扬中华武术一直是我奔走的主要重心。而我在武术方面的成就也最令人满意,三位全美自由式空手道冠军如今都师从于我,为此,‘中国人’这三个大字也在武术界内威名大振。”这几句话虽说只有短短几行,却令人热血沸腾,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在生活中、在电影里处处体现,振奋了无数华人的心。所以,时至今日,李小龙和他塑造的影视形象依然令无数人心生敬意。

“后浪”李小龙作品系列

《截拳道之道》(全新修订版·平装版)

最具影响力的李小龙武学名著,永不过时的截拳道理论经典。

《李小龙基本中国拳法》

李小龙倾囊分享中国拳法的训练方式与格斗技巧。权威之作,多场景实战模拟,展现“以少胜多”的功夫之道。

《李小龙技击法》(全新完整版)

风靡全球30年,唯一由李小龙真人示范的截拳道宝典。

《李小龙健身法:肢体表达的艺术》

功夫之王李小龙的健身经典。

《生活的艺术家》

一直以来,李小龙都以功夫高手的形象闻名于世。但本书却告诉读者,他还是出色的哲学家、心理学家、作家、诗人、艺术家、演员、社会学家和灵魂的探求者。

《生活的哲学》

体现李小龙哲学家身份的经典文本。

《李小龙信札:功夫、表演和生命》

李小龙诞辰80周年纪念版。15年鼎盛时光,138封珍藏信札,李小龙亲笔告诉你……

《我是李小龙:自述画传》

一本集中展示李小龙一生的剪贴簿,

以获奖纪录片《李小龙自述》为基础,

精选200余幅李小龙精彩剧照和罕见家庭留影,

并配以其自述文字。

本文图片多出自此书。

夜读|武学探索与哲学思考,你所不知道的李小龙 - 天天要闻

本文图片由后浪出版公司独家提供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全球短片征集计划发布 - 天天要闻

“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全球短片征集计划发布

加快建设“五个中心”的上海正不断吸引着全世界目光。日前,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起、上海广播电视台真实传媒有限公司主办的“This Is Shanghai”(这里是上海)全球短片征集计划正式开启!征集计划面向全球创作者,征集时长为5分钟的优质微纪录片、短视频作品,旨在鼓励创作者立足上海,用真实、多样的影像语言共...
水均益辟谣移民传闻 - 天天要闻

水均益辟谣移民传闻

此前,网传水均益移民。6月30日,水均益在个人账号发布视频,晒出他带两个孩子领取身份证的画面。(来源:极目新闻)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解码建国初期陕西电影观众的生存史诗! - 天天要闻

解码建国初期陕西电影观众的生存史诗!

建国初期的陕西银幕,像一台精密的社会扫描仪,将不同阶层的生存状态投射在方寸之间。当西安纺织城的工人凭工会证免费踏入工厂俱乐部,当陕北农民攥着五分硬币在晒谷场等待幕布升起,当城市孩童在儿童早场啃着窝头看《鸡毛信》,银幕内外早已超越了娱乐范畴,
2025年扑的最惨的三部剧,居然都是大制作,太不应该了! - 天天要闻

2025年扑的最惨的三部剧,居然都是大制作,太不应该了!

25年扑街的剧很多,但这三部剧扑的确实太让人意外了。因为无论是制作班底,还是流量阵容,都不应该!首先就是《淬火年代》,正午阳光出品,央妈力荐,张新成、宋祖儿、王彦霖、任程伟、高露等实力派出演,还与大爆剧《大江大河》联动,每一个看点都是爆剧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