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第一主角,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很多本领在中国是家喻户晓,比如筋斗云、七十二般变化、如意金箍棒等等。而“火眼金睛”在中国民间也被认为是孙悟空的著名神通之一。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主要的功能就是识破妖魔的变化,很多改编《西游记》原著的影视剧更是大大强化了这一印象。那么孙悟空的“火眼金睛”真的可以识破妖魔变化吗?
首先要说明的是,《西游记》原著对“火眼金睛”的描写是:“只是风搅得烟来,把一双眼煼红了,弄做个老害病眼,故唤作‘火眼金睛’。”按照原著的描写,“火眼金睛”是一种眼病而不是什么神通法眼。
正因为“火眼金睛”的存在,所以眼睛后来成为孙悟空身上少有的命门。比如在大战红孩儿时,本来不怕火的孙悟空完全是因为“火眼金睛”吃了大亏。原文为:“把他煼做火眼金睛,故至今只是怕烟。”
正因如此,“火眼金睛”只是孙悟空的一种特别外貌,与神通法力无关。小说中多次写道的孙悟空“睁火眼金睛观看”其实就跟《三国演义》里的关羽“凤目圆睁”或者《水浒传》里的宋江“圆睁怪眼”一样。
另外,原著中“火眼金睛”的效果基本上都是孙悟空说的大话,而且往往立刻就被打脸。比如在通天河边,孙悟空说自己的“火眼金睛”在夜里能看三五百里,结果转脸就把两三步远的石碑看成了渔人。
而在识破妖魔变化的问题上,“火眼金睛”更是多次失灵。比如在乌鸡国的时候,孙悟空就没能识别妖精变的假唐僧,还得靠紧箍咒分辨真假;在三调芭蕉扇时,孙悟空也没认出牛魔王变化的猪八戒。
按照原著的描写,孙悟空识破的妖怪变化没有一次是纯粹靠的“火眼金睛”,而是多种能力和外部条件综合的结果。“火眼金睛”本身只是种眼病和特别的外貌,其法力效果基本上是孙悟空吹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