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一年中最热的盛夏季节,94岁的杨少华老爷子走了。
网上热议提到最多的桥段是,当天上午他冒着酷暑参加一个饭店的剪彩仪式,下午身体出现不适抢救无效去世。
虽然这一点遭到网友吐槽,可在实际生活中,能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的晚年比得过老爷子?
90多岁的年纪,身体硬朗,耳聪目明,有地位,受尊重,能赚钱,而且孩子孝顺,时常陪在身边哄着老爷子乐。
拥有其中的一点或者几点可能不难,能够全部集齐的绝对是凤毛麟角。
而且最让人羡慕的是,活着的时候健康长寿、尽享天伦之乐,走的时候没有遭受病痛的折磨,这一点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人生结局。
如果老人家这样不算喜丧的话,那世界上恐怕就没有喜丧可言了。
以这样的方式离开,杨少华老爷子想必不会有啥遗憾,但却留下了两个谜团。
一是盖棺定论的身后名。“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身前身后名”,自古以来,凡有一番建树者都比较重视别人的评价,尤其是去世之后的定论,直接关系到一辈子的声誉。
众所周知,杨少华在相声界辈分高、资历深,为马三立、马志明父子捧过哏,在相声大赛中获过奖,登上过央视春晚的舞台,独创了“蔫哏”的相声表演手法。
面对这样的履历,权威媒体给出的评价却天壤之别。
杨少华去世之后,人民日报的用词是“相声演员”,而新华社则大不相同,用的修饰词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相声演员,是对每一个从业者的称呼,是每一个为观众进行“说学逗唱”表演之人都能用的职业描述。
而“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则是一种极高的评价,浓缩着对其事业成就的极大肯定,似乎没有比这个规格更高的用词了。
两个权威媒体,给出了两种相差悬殊的盖棺定论,到底哪一个才是老爷子应得的身后名呢?
目前似乎没办法有确切的答案,只能交给后人评说了。
二是儿子杨议与郭德纲是否能冰释前嫌。想当初,杨议在网上大张旗鼓进行砸缸时,杨少华老爷子一定也备受煎熬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地看着儿子与自己欣赏并力挺过的郭德纲交恶。
如今杨少华老人家突然辞世,郭德纲有格局、有心胸,不仅以公司名义送上花篮,还公开发文进行悼念。
虽然郭德纲此举更多是看在杨少华的面子,但在这高姿态举动之余,也借机伸出了橄榄枝。
只要杨议事后给出相匹配的回应,化干戈为玉帛也不是没有可能。
相声圈是一个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是非争端,但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后续如何发展,就看杨议的态度以及如何接球了。
当然,这些身后的俗事与杨少华老爷子已经没有关系了。
希望老人家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