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安徽的霹雳舞联队招新比赛现场,一位拄着双拐的少年,登台后扔掉了拐杖,仅凭上肢力量完成街舞表演,引得台下一片欢呼。
这个男孩名叫李俊豪,今年11岁,来自安徽亳州,三年前开始练习街舞。俊豪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因为接受手术治疗,一直没有练舞,直到这次比赛前一个多月才恢复训练。是什么机缘,让先天腿脚不便的他爱上了街舞,一路走来,他又付出了哪些努力,一起走进街舞少年李俊豪的故事。
这次比赛,是李俊豪完成矫正手术后的第一次登台,毕竟一年多没有跳舞了,他还有些紧张。
李俊豪:人特别多,然后有点紧张。上台是老师给我编了一个动作套路,先让我拄着拐杖上台,上台转了一圈之后,把拐杖一扔,然后再开始跳我自己的地板动作。
深呼吸,音乐响起,用力甩开拐杖,李俊豪的表演开始了。他一个倒立动作稳稳撑起自己,台下响起一片欢呼。
记者:你为啥要这么使劲地给拐杖扔了?
李俊豪:我的动作幅度比较大,老师说所有的动作要尽全力去做,我要甩得近会碰到拐杖。
随后,李俊豪又做出了单手定格、托马斯全旋,风车、飞机跳等动作,顺利完成整套表演。
李俊豪:像我这样腿不好的人还能跳街舞,他们可能会感到惊讶。
李俊豪从小患有先天性肌营养不良症,导致双下肢肌肉萎缩、关节变形。为了能够站起来行走,从一岁就开始了漫长的康复训练,至今已经接受了四次矫正手术。
李俊豪的爸爸 李站:一条腿要做两次手术,两条腿都有问题的话,总共加在一块要做4次手术。
李俊豪的妈妈 卞德勤:做手术的时候,这一个腿上全部都是钉子。而且钉子晚上是不能取掉的,全部都是从肉里面扎进去的。
多次手术后,李俊豪的双腿有所改善,但还需要穿着矫正鞋辅助康复。
李俊豪:这样的鞋我从几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穿,一直穿到我现在10岁了,我每天都在穿。因为刚做完手术,腿还使不上劲,它起到一个支撑的作用,然后还起到一个固定的作用。
记者:就是你这个鞋也得比正常要大是吗?
李俊豪:它鞋这边是宽的,如果不买比别的鞋大一号的话,塞不进去。
记者:你正常脚是多大码的?
李俊豪:我正常脚是31码。我现在戴上矫正鞋的话是42、43码。
一个多月的恢复训练,李俊豪重回舞台,他奋力起舞的样子打动了很多人,网友留言说:“街舞少年丢掉的是拐杖,撑起的是自信。”
不与别人比较
只想突破自己的极限
双腿力量不足,就用双手撑起梦想,李俊豪的坚强和乐观,深受家庭的影响。他的父亲李站患有先天性视力残疾,母亲卞德勤则是先天性肢体残疾。夫妻二人经营着一家按摩理疗店,生活虽不宽裕,但对儿子的病情,他们从未放弃,一直在努力寻求康复治疗。
与此同时,家庭对李俊豪各方面发展的培养也不遗余力,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父母先后引导他学习过书法、围棋,但都没能坚持下来。出人意料的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李俊豪爱上了街舞。
2022年5月,李站的店里来了一位顾客,他就是李俊豪后来的街舞老师邱宇。
李俊豪的街舞老师 邱宇:我就身体有点不舒服,然后去他父母的按摩店按摩,通过和他父母聊天,就看到李俊豪是这种情况。当时我觉得他挺适合来跳霹雳舞的,因为霹雳舞比较自由一点,也不妨碍他去跳,所以说就让他来尝试。
邱宇认为,霹雳舞很多动作不需要站立完成,科学训练还有助于李俊豪增强力量,锻炼体质。
李俊豪的爸爸 李站:他体验过之后,内心的感觉非常喜欢,然后非常高兴。走路上说爸爸我非常喜欢跳街舞,我还愿意学。
李俊豪:就感觉街舞跳得很酷,然后我想试一下,我以后能不能跳成这样。
李俊豪从此开始踏上街舞之路。邱老师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练习方案,重点训练上肢力量和地面动作。
由于双腿肌肉力量不足,对别人来说相对简单的动作,李俊豪得成百上千次的练,每天放学后练两个小时,周末还要加练达到六七个小时,李俊豪说,他不在意别人的进步速度,只想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李俊豪:他们做的动作我做不了,我也理解。没有压力,我该怎么跳就怎么跳。因为我腿不好,像足球篮球我都学不了,我只能学街舞这一项,而且我也喜欢街舞。
训练日复一日,摔倒是家常便饭,瓶颈期也遭遇过好几次。
李俊豪:有时候一个动作练几百次的时候,练厌倦的时候就想放弃,有时候练得特别累的时候就想放弃。最多一个动作练了一年多,是我的一个臂力托马斯,2023年开始练,然后练到2024年的3月份,才练出来,才真正领悟是咋做的。
每当遇到困难,李俊豪都会告诉自己一个字:练。
李俊豪:就是靠练,日复一日地练习才能实现梦想。现在的街舞已经纳入亚运会了,然后你可以代表着国家去外国参加比赛。虽然说是可能以后当不了街舞运动员,但是我有信心。不练的话百分百不行,但我要练的话就可以有希望。
温暖向上的家庭
阳光开朗的性格
虽然知道自己的街舞水平只能算是刚刚入门,想要成为高水准的街舞运动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李俊豪小小的身体里已经有了大大的梦想,并且朝着它一点点努力靠近。
2023年,他参加全国街舞大赛滁州赛区邀请赛,获得32强。2024年,李俊豪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全国残障青少儿艺术双年展上,凭借街舞表演获得“最佳表演奖”。这次霹雳舞招新比赛,他也顺利过关,也许,未来还有更大的舞台在等待着他。
从无法行走,到跳起街舞,李俊豪付出了艰苦的努力,身后的父母更是一路陪伴,全力支持,虽然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身体障碍,但温暖向上的家庭环境,让李俊豪从小就阳光开朗。
尽管自己也行动不便,但李俊豪的妈妈每天都会来接儿子放学,晚饭后,再开着残疾人专用的三轮车送李俊豪到街舞培训班上课。
李俊豪的妈妈 卞德勤:晚上他爸爸的视力不行,都是我去接他,我去送他,还有阴天下雨,他爸爸都看不到了,然后我去接。
周围总有人不解,为什么要让一个腿脚不便的孩子跳街舞,但李俊豪的父母,从儿子第一天走进舞蹈室开始就全力支持,训练中的苦和累让他们心疼,但舞台上散发光芒的街舞少年更让他们骄傲。
李俊豪的妈妈 卞德勤:我记得一次是在万达比赛的时候,他老师非得让他脱掉矫正鞋,腿就没有支撑力了,别的小孩都在那站着,他就双腿在那里跪着,我看到心里面好难受。而且我旁边的人还在说,他说你看这小孩他的腿不方便,他还在这里上台表演。我说你就要好好上学,你就要好好做好你自己的事。现在挺高兴的,别人小孩能上去的,我家小孩也能上去。
在康复和四次手术的过程中,李俊豪得到过很多人的帮助,这几年,父母也常常带他参加公益活动。
李俊豪的妈妈 卞德勤:给人家送个米送个面啥的,像端午节的时候包包粽子,送给那些老年人吃,我们给包好,然后叫小孩给他送过去。
李俊豪的爸爸 李站:从几岁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带着他去,让他去体验那种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一些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做一个榜样。
父母的引导,让李俊豪从未因身体的缺陷而感到自卑,如今的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和舞台上的表演,去激励更多的残障少年。
李俊豪:如果别的小孩是我这样的话,他们估计是会自卑,但我没有,我是开朗的。我也希望通过我的表演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让他们觉得自己跟别的人没什么区别。
坚韧乐观的家风传承
用心舞动生命的精彩
别的小伙伴能做的动作,自己做不了,李俊豪毫不在意,也许付出要多很多,也许进步会慢一点,但这份不断突破自我的乐趣并无二致。在属于自己的节奏中挑战、收获,正如李俊豪所说,他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
每一次定格、旋转,都是对命运强有力的回击。面对身体的缺陷,没有自怨自艾、消极沉沦,而是选择用双手撑起未来,追求梦想,从父母到孩子,这是一个残障家庭坚韧、乐观的家风传承,也是他们创造幸福生活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