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谋论看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懂《西游记》!| 精选

2025年04月13日16:02:03 娱乐 1155


阴谋论看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懂《西游记》!| 精选 - 天天要闻

大家好,我是小镜。

从今天这篇文章开始,我要写一个关于解读西游的长篇连载。

我想,至少有90%的朋友们,是从86版电视剧开始了解西游的,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不过呢,我跟大家不太一样。因为我小时候,家里没有有线电视。我跟西游记的缘分,是从一本连环画上开始的。这个连环画,虽然内容上有很大的改编,但剧情人物基本上是完整的,说白了就是妖怪是全的。

等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可以在电视上看西游记了之后,就始终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我,那就是不管我每天多么守时的坐在电视机跟前,总会觉得自己错过了几集。

所以,为了补上这莫名其妙的几集,每次电视上播放西游记的时候啊,我都是一集不落的认真看完,可气的是,无论我怎么努力,它就是补不上。后来才知道,人家电视剧压根儿就没拍全!

阴谋论看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懂《西游记》!| 精选 - 天天要闻

在当时那个互联网还不发达的年代,为了了解那些在电视剧里消失的妖怪,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去看原著。

我记得我当时下了很大的决心,说一定要把西游记仔细的读一遍。但实际上,这就是囫囵吞枣的翻了翻,知道那些消失的妖怪是怎么回事之后就放下了。

可是万万没想到,多年以后,当我在互联网上,再次看到关于西游的内容,竟然都变成了,诸如:

红孩儿是太上老君的私生子啦;

孙悟空其实已经死在了取经途中啦;

猪八戒才是那个隐藏实力的大佬啦;

取经都是如来佛在下的一盘大棋啦;

玉皇大帝对佛道两派的平衡之术啦;

满天神佛都是怎么靠吃人长生不老啦;

蟠桃人参果还有唐僧肉是怎么控制神仙的数量啦;

西游记其实是一部恐怖血腥的黑暗现实小说啦;

等等等等。

这些数不胜数的揭秘文章,先别说内容啥样,就算光看个题目似乎就能让人激动不已。

但是这些内容,却让我产生了错觉,难道我之前看过的原著是残本儿吗?

虽然我看的很粗糙,但是也不能有这么多的关键点没有注意到啊。

没办法了,只能在耐着性子读起了原著。

该说不说,再次读到原文,确实有了很多新的收获啊。

之前因为年龄小,书中大量的定场诗啊,旁白词啊,我都是跳过不看的,一来呢,有很多字儿不认识,二来呢,也不明白是啥意思。

阴谋论看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懂《西游记》!| 精选 - 天天要闻

等人到中年时,再次看到的时候才发现,那些之前跳过的内容里,信息确实挺多,首先,它是用来补充背景信息的,其次,这里面还填充着很多关于修炼的指南,那这么一看的话,西游记还真的不只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的。

但是,就上面我说到的,那些惊人的揭秘内容,我还真的是一点儿都没找到。

为此,我又看了明朝李卓吾评本的西游记和清朝黄周星的《西游证道书》,我发现,他们在点评中,也经常辟谣一些毫无根据的解读。

我这才知道,原来那些微言大义含沙射影的解读,也不是现代人才开始的,抓眼球搞流量的事儿啊,是古已有之。

除去一些完全与原著矛盾的解读之外,还有一些解读,虽然没有什么可靠的依据,但是呢,人家能够发散思维的同时,把自己的故事自圆其说了,哎,这倒也算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一件事,毕竟西游记的体材就决定了他可以联想的自由度。

在吾评本的西游记的开端,有一则明时小说家袁于令的题词,是这么写的:

文不幻不文,幻不极不幻,是知天下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极及真之理。故言真不如言幻,言佛不如言魔。佛非他,即我也,我化为佛,未佛皆魔,魔与佛立齐而未逼。丝发之危,关头非细,催挫之极,心性不惊,此西游之所以作也。

啥意思呢?就是说,小说就是编出来的虚构的事儿,没有想象和虚构,就没有文学小说,但虚构和想象呢,也是来源于现实世界。

所谓“神魔皆有人情,精昧亦通世故”。

作为读者的我们,还是能从中感悟到某些人生的真谛的。而且从实用主义的方面来看,用虚构和想象的小说要比用真实发生的事更容易让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会说:“人教人,百言无用;事教人,一次入心”

阴谋论看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懂《西游记》!| 精选 - 天天要闻

从魔障的角度切入就比直接教化也更容易的让人接受。正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磨灭。”是佛是魔呢,往往只在一墙之隔,如何抉择却是一个异常重要的关头,整部西游记,其实就是讲这件事情。

我对袁于令的这篇题词是深以为然。

我的观点是,不论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解读西游记,其实都没啥问题,是借其讨论职场也好,还是讨论官场也罢,是从中发现光明,还是从中挖掘黑暗,也都是可以的,毕竟呢,变着法儿的讲故事才会有人看。

但问题的关键是,你不能把手段当成了目的!

什么意思呢?就比如说从暗黑的人性去切入,你不能解读着解读着,就变成了宣扬暗黑了吧!

西游记里有没有人性的卑劣和阶级的压迫呢?有,而且还不少。但你非得说,西游记洋洋洒洒百余万字,就是为了让你学习这些个东西的话,那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了呢?

这时,就又有人会说了,说文学作品这种东西啊,一旦作者写完了,故事就交给了读者,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怎么看那都是读者的自由。

这个话确实没错,我也同意。但问题是,既然你选择了这样解读,那就得明明白白地告诉你的读者说:“我展示这个哈姆雷特他黑,是因为我的世界就黑,所以,我看到了一个黑的哈姆雷特,而不是这个哈姆雷特他本身就黑。

阴谋论看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懂《西游记》!| 精选 - 天天要闻

这样一来,大家也好接受。可是,你偏偏上来就说,读者看不出哈姆雷特黑,是因为读者没看懂,这就有点不讲道理了,不是吗?

西游记原著,它也不是什么奢侈品,谁还看不起个原著是咋的?就只有你能看?别人所谓的“看不懂”,大抵呢,不过是因为别人心怀光明,愿意去发现美好罢了。

总不至于说,因为小日子他不要脸地往海里倒核污水,别人家正常的核废水都成了有问题的了吧?很明显,有问题的,是混淆这两个概念的鬼子,您说是吧?

反正我已经是看完了三个版本的西游记了,而且对现在到处充斥的这种解读方式也不太喜欢,所以,就想尽一些绵薄之力,去扭转一下这种局面。

不管这个系列有多少人看,在开始之前呢,我们还是要先达成一些共识。

在解读西游记的内容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儒释道三家的内容,但不论书中对它们的理解如何,在我这个系列里,除非是剧情的需要,不然就都要先去除掉其所包含的宗教意义,仅仅就讨论它们的哲学意义。

此外,西游记毕竟是一本古代小说,已经距离我们五百多年了,很多世俗的价值观,已经和现在大相迳庭了,那么在解读的时候,我们尽量的把他们限制在当时的环境中去讨论,最多也只能是借古喻今,切不可全盘按照如今的价值观去思考,说这时刻舟求剑和南辕北辙,那都是轻的。关键的是,时间久了,很容易就走火入魔了。

阴谋论看多了才发现,他们根本不懂《西游记》!| 精选 - 天天要闻

本公众号计划一周三更,尽量以原汁原味的方式,去解读西游记原著的内容,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先点下关注,以免失联。

2025年,咱们西游世界走一遭!


以上,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西游心镜

本系列是长篇连载,点赞关注,解锁全网最正的西游记解读。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之”字型奇葩走位?中央气象台解读台风“丹娜丝” - 天天要闻

“之”字型奇葩走位?中央气象台解读台风“丹娜丝”

台风“丹娜丝”为什么会走出一条奇葩的“之”字型路线?背后推手当然还是副热带高压。副高轴线由之前的南北向竖型分布转为东西向横型分布,而台风沿着副高外围移动,也就由北上转为西行。实际上夏季的副高位置经常会变化,但因为副高看不见摸不到,大家平时很难感受到,但有了台风这一“显形剂”,我们就可以通过它的“奇葩...
一场闹剧,戳穿汤唯退圈后真实处境,才发现张柏芝不是唯一受害人 - 天天要闻

一场闹剧,戳穿汤唯退圈后真实处境,才发现张柏芝不是唯一受害人

2007年,一部电影的横空出世,让汤唯深刻体会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爆红与封杀接踵而至,28岁的汤唯被打得措手不及。然而,当她退出内娱之后,却找到了一条新的上坡路。退圈之后,大众都非常好奇汤唯的现状。如今,一场闹剧的发生,暴露了她退圈之后的“真实处境”。原来,她与张柏芝都是受害人!一场闹剧“现原形”2...
韩国女演员李诗英离婚后发文称“怀上和前夫的二胎” - 天天要闻

韩国女演员李诗英离婚后发文称“怀上和前夫的二胎”

据韩媒8日报道,曾出演《甜蜜家园》的女演员李诗英在社交平台宣布怀上和前夫的二胎,透露在结婚期间曾通过试管婴儿技术准备二胎,在冷冻胚胎五年保存期限届满时自行接受移植,前夫未予以同意,但她选择将孩子生下来。
《长安的荔枝》IMAX专属海报发布 7月12、13日点映IMAX大银幕“尝鲜” - 天天要闻

《长安的荔枝》IMAX专属海报发布 7月12、13日点映IMAX大银幕“尝鲜”

备受期待的暑期档巨制《长安的荔枝》IMAX专属海报今日发布,影片将于7月25日正式上映,7月12日至13日开启全国IMAX点映,将通过IMAX大银幕磅礴再现盛世大唐的万千气象,邀观众于荔枝成熟的季节沉浸体验跨越万水千山,饱览人间百态的盛唐之旅。 今日发布的《长安的荔枝》IMAX专属海报删繁就简,沃野厚土一马平川,远山起伏连...
78岁罗家英四度患癌放弃化疗,妻子汪明荃最新回应 - 天天要闻

78岁罗家英四度患癌放弃化疗,妻子汪明荃最新回应

7月6日,78岁的汪明荃接受采访时回应老公罗家英四度患癌并放弃化疗,“很平常的事!这个病情发展很慢,未来也会有很多新药,我尊重他的决定。”提及周骢、雪妮、唐佳相继离世,汪明荃表示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不想说太多,很难过,“永远怀念,真的很
“中国有戏”首次走进新疆 戏剧梅花奖新晋得主绽放伊犁舞台 - 天天要闻

“中国有戏”首次走进新疆 戏剧梅花奖新晋得主绽放伊犁舞台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月6日,由中国剧协、中国外文局文化传播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主办的“新梅绽新疆——‘中国有戏’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演员走进伊犁专场演出”在伊犁大剧院上演,十余位新晋梅花奖获得者献上了精彩纷呈的戏剧表演,引得在场中外观众掌声喝彩声不断。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